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小板減少治療思路解析

血小板減少治療思路解析

中醫證型——陰虛火旺,此型血小板減少患者常見皮膚散在紫癜,女性可有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現象,同時,頭暈耳鳴,手足心熱,夜寐盜汗,腰膝酸軟,舌紅而干,少苔。

對血小板數值極低的患者,單純中醫中藥起效徐緩,而西醫用藥單一,有一定的副作用,為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都是辯證互補,中西醫結合治療。

西醫方面,基於血小板數值過低,出血風險大的情況,採取緊急施救措施,迅速提升血小板數值,控制嚴重出血現象。

方法包括:① 血小板輸注,使得血小板數值保持在20以上;②大劑量丙球輸注;③ 甲潑尼龍衝擊治療。

中醫方面,儘管沒有西醫藥物治療顯效快,但穩定性好,具體體現在:

①與激素聯合應用,可以減少激素用藥劑量,降低或避免其副作用;

②激素治療期間病人呈現陰虛火旺現象,停葯後又出現脾腎陽虛之象,配合中藥減輕激素副作用;

③對難治複發的ITP患者,從本論治,逐漸提升並穩定血小板數值,改善病人生存質量;

專家提醒,中西醫結合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是採取辨病與辯證結合的方式,即可提升血小板數量,也可以改善其質量,有利於病情的穩定,避免複發!

備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小板減少病友會 的精彩文章:

兩種「抗體陽性」的血小板減少治療思路!
青紫,紫紅,鮮紅,還是暗紅?中醫分型辨『出血

TAG:血小板減少病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