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漢、明誅殺功臣比較多,唐朝、宋朝比較少?

為什麼漢、明誅殺功臣比較多,唐朝、宋朝比較少?

漢朝和明朝之所以誅殺功臣比較多,而唐宋兩朝比較少。或者說是所處的階層不同,個人是這樣看的,漢、明的建立者是劉邦和朱元璋,之前一個是亭長,一個是放牛娃,要麼是基層管理人員,要麼就是普通員工,說白了都是被壓迫的。但是,唐、宋的開國皇帝就不一樣了,一個是國公,一個是地方軍節度使,說白了都是領導幹部。

所以,視野不一樣、御下的手段也就不一樣。

原因有兩點:1、與這幾個朝代的開國皇帝本人的出身和性格有關。2、與他們當初所處的環境有關。

漢朝和明朝之所以大殺功臣是因為:劉邦和朱元璋都崛起於草莽,最後一統天下。他們的出身很低微,所以性格都是敏感多疑而又殘忍。

唐朝和宋朝功臣大多可以善終,是因為:

唐朝李世民出身貴族,見識和心胸比較開闊,本身具有很強的軍事才能,幾乎所有的大型戰事他都參與指揮,所以軍中大將都很敬服,另外一個原因是李世民比他的功臣們都年富力強,他相信自己可以熬死這些功臣,所以沒必要背負大殺功臣的罵名。

總而言之,漢、明誅殺功臣比較多,而唐朝、宋朝比較少,這和開國皇帝的階層和眼界有很大關係,唐宋的皇帝依靠門閥士卒上位,自然不可能誅殺功臣,因為牽連太廣,容易動搖國本根基,漢明卻不一樣,農民軍出身的皇帝,更有一副自己的邏輯,可以同患難但不能同享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為何有時用謚號,有時用廟號,有時用年號?
劉備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絕對不是偽君子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