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正骨、針灸,怎樣守護華人健康、為何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醫、正骨、針灸,怎樣守護華人健康、為何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者:《華聞之聲》特約撰稿/老虎

綜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的相關介紹

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是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形成基本理論,之後歷代均有總結髮展,以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不僅對於中國,也對世界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作為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鬥爭的經驗和理論載體,中醫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當前狀態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藥物減緩疾病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作為中華民族3600年有文字記載歷史以來,最為輝煌、偉大的文明成果之一,「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中醫正骨療法、針灸」三項治療人類疾病的方法,已經於2006年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這也是我們耳熟能詳,但又不知道它作為人類文化遺產的價值具體在哪些方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三項有關中醫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來龍去脈:

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

列入《2006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成果所屬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

中醫對生命與疾病的認知是基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產生的認識人體生命現象和疾病規律的一種醫學知識。中醫生命與疾病的知識起源於傳說中的遠古黃帝、岐伯時代,以《黃帝內經》為標誌的中醫生命與疾病知識體系的形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醫生命與疾病知識主要包括陰陽、五行、臟象、經絡、疾病與證候、病因病機、辨證、治則治法、五運六氣等內容。

中醫學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生命活動,以及人與自然、社會等外界環境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陰陽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陰陽失調則導致疾病的發生變化。中醫學運用五行學說闡述人體與自然界、人體各部分之間的聯繫以及疾病發生髮展的機理,並用以指導疾病的治療。臟象是人體重要的生命現象,主要包括五臟、六腑、奇恆之腑以及精、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有聯絡全身的作用。經絡系統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以及絡脈等,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基礎,也是針灸、推拿等療法的重要理論依據。病因是研究疾病發生原因和條件的學說,包括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和飲食勞倦等。病機學說是研究疾病發生髮展規律的學說。辨證論治是運用望、聞、問、切等方法診察疾病,將診察結果加以分析、綜合得出結論,確立治療的原則。治則治法是治療疾病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與方法,是中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總結出的治療規律,主要有調整陰陽、扶正祛邪、標本緩急,以及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等。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物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影響的系統知識。

對疾病、證候的認識,中醫學有著獨特的理論與方法。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正邪消長的表現。《黃帝內經》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疾病觀。《傷寒雜病論》等早期文獻中記載了大量對疾病的認識,隋代的《諸病源候論》中記載了67門1720種病證。

中醫生命與疾病的認知是構成中醫學知識的核心,對中醫養生、診法、療法、方劑、中藥、針灸及臨床實踐的各個環節發揮指導作用。但是,受西方醫學的影響,能夠理解和傳承這一知識的人日漸減少,面臨保存與發展的困境,亟待得到尊重保護和發展。

中醫正骨療法

列入《2006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成果所屬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

通過拔伸、複位、對正等手法,採用小夾板外固定方式,治療骨折、關節脫位等運動系統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它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周代,醫療分工上已有專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療,秦漢時期形成基本理論和技術,世代傳承,如《肘後備急方》、《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千金要方》、《醫宗金鑒》中有大量記載。

中醫正骨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完整的治療原則及方法,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正骨術中的「小夾板固定」屬於中國首創,其後被許多國家效仿。中醫正骨術堪稱中國傳統醫學對世界醫學的偉大貢獻之一。

中醫這些簡便廉驗的療法在長期的醫療實踐活動中為中華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長期流傳並不斷傳承發展。其中有些有文獻記載,有些只在民間口耳相傳得以延續。 然而,由於受經濟利益的驅使,目前不少醫院、甚至中醫院已基本放棄了這一療法,正宗的正骨術只在北派、南派的不到十家醫院中傳承著。中醫正骨療法的傳承陷入困境,舉步維艱。為繼承中醫正骨這一中華傳統醫術,應儘快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並積極開展相關學術研究與政策研究,以促進正骨術的繼承和發展。

針灸

列入《2006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成果所屬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針灸學會

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獨特的醫療方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幾千年來,人們利用金屬針具或艾炷、艾卷,在人體特定的部位進針施灸,用以治療疾病,解除病痛,並由此創立了獨具特色的人體經絡腧穴理論,成為中國醫學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用「砭石」砭刺人體的某一部位治療疾病。《山海經》說:「有石如玉,可以為針」,是關於石針的早期記載。灸療的產生是在火的發現和應用後形成的,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術,其中詳細描述了九針的形制,並大量記述了針灸的理論與技術。春秋戰國時期,針灸療法已經相當成熟,出現了不少精通針灸的醫生,《史記》記載的扁鵲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扁鵲被譽為「中華醫祖」,他起死回生的神奇針術以及救死扶傷的動人事迹為後人世代傳頌,至今在河北內丘等地還保留有紀念扁鵲的鵲王廟、鵲王祠以及各種民間傳統祭祀活動。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的《脈書》中均記載有經脈的循行與主病。從四川綿陽雙包山西漢墓出土的一具黑漆小型木質人形,其體表正背面標有縱橫方向的經脈路徑,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人體經脈模型實物。

到了隋唐時期,針灸學發展成為專門學科,針灸著作倍增,內容豐富多彩,針灸被正式列入國家的醫學教育課程,在太醫署專設有針博士、針助教、針師、針工和針生等職銜。北宋時期,醫官王惟一考訂腧穴主治,統一腧穴定位,撰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一書頒行全國,並鑄造了造型逼真、構造精巧的教學工具——銅人模型,對針灸學術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明清以降,針灸理論繼往開來,技術和器具不斷改進,流派紛爭,名家輩出,佳作不斷,針灸療法取得了更大的發展。

針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形成了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經絡理論,以及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發現了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繫的規律,創造了經絡學說,並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由於針灸療法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廣泛的適應症,療效迅速顯著,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醫療費用經濟,極少副作用,遠在唐代,中國針灸就已傳播到日本、朝鮮、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並在他國開花結果,繁衍出一些具有異域特色的針灸醫學。到目前為止,針灸已經傳播到世界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保障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針灸是在中國歷代特定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生長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維和文化精華,涵納著大量的實踐觀察、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藝,凝聚著中華民族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應該受到更好的保護與利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聞之聲 的精彩文章:

龐大冰山逼近格陵蘭島伊納蘇特島村莊,警察局長擔心崩解引發海嘯
道教祖庭,嗣漢天師府發文號召全球華人不忘親恩,共同祭祖

TAG:華聞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