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亦俗亦雅、亦古亦今,景泰藍老手藝煥發新生機!

亦俗亦雅、亦古亦今,景泰藍老手藝煥發新生機!

編者按:2006年,景泰藍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的某工藝品公司,除了堅守傳統景泰藍製作工藝,還順應時代發展,走上了創新之路,讓景泰藍傳統工藝在現代軌跡里延續藝術的生命力,散發出亦俗亦雅、亦古亦今的魅力。

原標題:景泰藍:老手藝煥發新生機

在北京香山腳下的銘客誠景泰藍工藝品有限公司(下稱銘客誠)的車間里,十幾位師傅守著自己面前的活計,小心翼翼地操作著。「一位專業的師傅負責一個製作環節,每一個製作環節都要長久地堅守。」8月3日,見到來訪的記者,銘客誠經理張玉君這樣說道。

「『景泰』是明朝皇帝朱祁鈺的國號,有『大明景泰』的美好寓意。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琅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景泰藍釉料顏色以藍色(孔雀藍和寶石藍)為主,但是景泰藍的『藍』,也不單指藍色釉料,而是把所有的釉料統稱為『藍』。據史料記載,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飯,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藍,大臣們全部用的是瓷器,可見景泰藍在中國歷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由於景泰藍的歷史意義及工藝,2006年,景泰藍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銘客誠的車間里,張玉君向記者介紹了景泰藍的歷史淵源及製作工藝。

在車間里,記者看到一位師傅正在跟一小段銅絲「較勁」,將其做成0.5厘米見方的「回」字。「這叫『回』字紋,是比較常見的紋路,這種工藝叫『掐絲』,是製作景泰藍的第一道工序。」在記者與張玉君對話期間,這位師傅一直在做著手裡的活計,絲毫沒有感覺到我們到來。用張玉君的話說:「干這活兒心思不能有一丁點跑偏。」為了堅持景泰藍工藝,走精品路線是銘客誠的追求,除了留住並培養一批技術過硬的技師,銘客誠還邀請了多位工藝美術大師參與設計,指導工藝。與此同時,銘客誠還正在申請北京市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單位,致力於非遺的保護。

除了堅守傳統,銘客誠還順應時代發展,走上了創新之路。

張玉君告訴記者,傳統的景泰藍器形只能是盤、碗、杯、盞、盒、觚、瓶、罐之類,這些器形觀賞性有餘實用性不足,就擺飾而言,遠遠滿足不了現代人的審美要求。「我們的景泰藍除了工藝不變,造型、顏色、功能都在變,要跟得上大眾的審美變化,更要擺脫原本單一的觀賞功能,具備實用價值。」在秉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銘客誠走上了創新之路--保溫杯、筆筒、花插、煙灰缸、果盤、茶葉罐甚至檯燈,張玉君一口氣向記者展示了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見的物件,而眼前這些物件都換成了景泰藍工藝,昔日深藏宮廷的景泰藍,如今也能夠在尋常百姓的生活起居中流行起來。

不僅如此,銘客誠還參與了國禮製作。張玉君指著師傅手裡正在打磨的一根筆狀物說:「這是2015年被作為國禮贈送給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2016年再次被作為國禮贈與印度總統普拉納布·慕克吉的景泰藍《友誼之船》上的桅杆。能夠參與制作國禮,是我們的榮幸與驕傲,也是對銘客誠的肯定。」

隨著業務不斷發展,銘客誠申請註冊了「銘客誠MK」等商標,在此基礎上,還主動「觸網」,在京東平台上開設了「銘客誠工藝品官方旗艦店」,以實現進一步的創新突破。

「讓景泰藍傳統工藝在現代軌跡里延續藝術的生命力,散發出亦俗亦雅、亦古亦今的魅力,我們正在不斷努力。」張玉君說。

採訪感言

當行走在銘客誠的車間里,聽張玉君娓娓進述景泰藍的「前世今生」,再看著眼前一件件精美的物件,記者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也不由得思考:是什麼讓景泰藍這種跨越歷史的技藝得以傳承?是什麼讓景泰藍如今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走出銘客誠車間的那一刻記者便明白了,也許是長久以來的堅守讓這技藝代代相傳,是從不停歇的創新讓非遺煥發光彩。(本報記者 李群)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責任編輯:崔靜思 蔡瑩 編輯:呂可珂 高雲翔)

(中國知識產權報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知識產權報 的精彩文章:

另一道「盛宴」!中國小龍蝦在世界盃期間發往俄羅斯
2018年市場規模有望達45.4億元!有聲閱讀如何才能讓聲音傳更遠?

TAG:中國知識產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