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在還不進行入園準備?9月份哭都來不及!

現在還不進行入園準備?9月份哭都來不及!

掐指一算,距離寶寶9月1日入園還有17天!

一想到寶寶從出生到現在幾乎沒與親人分開過,而17天後就要獨自到幼兒園生活,家長們內心就一陣糾結緊張——

我娃那麼小,去幼兒園會不會哭喊著找媽媽?

寶寶不會自己脫褲子,尿褲子怎麼辦?

寶寶很內向,是否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欺負?

天哪!虐童事件那麼多,怎麼分辨寶寶是否被善待?

……

入園準備可不止備好書包、衣服、床褥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寶寶的「心理建設」和「習慣培養」。

毫不誇張的說,有80%的孩子都會經歷「入園不適症」,表現為哭鬧著想回家、不愛吃飯、經常生病,而這些入園不適症,恰恰就是家長們入園準備沒做到位的結果。

那麼,在這有限的25天內,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小編以自家寶寶去年入園一次都沒哭過的經驗告訴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提前演練,緩解寶寶的「入園焦慮」

每年的9月1日,會有非常多的小朋友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甚至有些小朋友連續一個周都處於分離焦慮中,哭啞了嗓子。遇到這種情況,不繼續送孩子入園會覺得「前功盡棄」,繼續送又覺得孩子太遭罪……

寶寶入園這件事跟「打針」有點類似,如果你一直不提打針這事、突然按住他扎一針,寶寶勢必會哭,所以,前期鋪墊和合理的引導很重要。

所以,家長們不妨嘗試「提前演練並疏導」的方式,讓寶寶逐漸接受入園這件事,而且最好是用「讚美」和「羨慕」的口吻來跟寶寶說——

哇,我們家附近那家幼兒園裡的滑梯可真不錯啊,還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呢;

咦,中午我路過寶寶要去的那家幼兒園,聞到裡面的飯菜很香呢,要是我也能像寶寶那樣去幼兒園就好了;

連續灌輸幾次幼兒園的正面信息後,寶寶便對幼兒園這個地方心存好感,至少不是抵觸,接下來若是有條件,可以帶寶寶去朋友家玩,然後跟寶寶商量:「媽媽要去一趟廁所/超市,10分鐘後就回來接你,你可以跟阿姨玩一會兒嗎?」

這樣做是為了讓寶寶提前適應離開家人、跟不的熟悉人待一段時間,並能根據寶寶這10分鐘的反應,來預測入園時會出現的問題,從而及時想辦法應對(當然前提是能確保孩子在朋友家是安全的)。

繪本、兒歌也能幫大忙

寶寶入園的繪本有很多,比如《我愛幼兒園》《我要上幼兒園啦》《幼兒園裡我最棒》等,大家可以嘗試用繪本里的故事去吸引孩子,並逐漸帶出來關鍵信息——幼兒園是寶寶要去的地方,而爸爸媽媽要上班、不能陪寶寶一起去,這樣寶寶就有了心理準備。

兒歌也有很多,比如《爸爸媽媽去上班,我去幼兒園》,當然,更推薦大家選擇寶寶所在幼兒園的校歌,因為一般幼兒園早上送園時都會播放校歌,寶寶若是在入園時聽到自己很熟悉的歌,心裡多少會覺得親切一些。

兒歌除了唱,還可以跟孩子解釋歌詞,比如唱到「爸爸媽媽去上班,我去幼兒園,也不哭也不鬧」時,就問寶寶「寶寶自己去幼兒園會不會哭呢?如果別的小朋友哭你應該怎麼樣呢?」

引導孩子正面處理入園的心理焦慮,經過近1個月的引導,相信寶寶的內心會變得強大。

抓住入園體驗日的機會,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在正式開學之前,很多幼兒園都會提前讓家長陪孩子入園適應一兩天,這是讓寶寶愛上幼兒園的關鍵期,小編有兩個心得分享給大家:

首先,家長自己要輕鬆愉悅,看到幼兒園的每一個地方都可以跟寶寶交流感嘆,強化「幼兒園真不錯」這個信息,而且帶孩子去看他的小床、柜子、水杯毛巾存放處,讓寶寶建立「歸屬感」。

其次,如果發現班裡有同小區認識的小朋友,那再好不過了,熟悉的玩伴有助於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倘若都是陌生的小朋友,就可以嘗試小編的做法——利用入園體驗日火速找個新朋友(當然最好要避開哭鬧或者看起來調皮搗蛋的孩子喲),帶著寶寶去跟新朋友打招呼,然後嘗試一起玩,初步建立友誼。

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可以用這個新朋友來鼓勵孩子入園,小編親測非常有用哦~

作息和生活習慣提前培養

幼兒園可不像家裡,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玩具玩完不收拾?不好意思,這樣的寶寶在幼兒園裡將會非常不適應!

幼兒園有一套很科學的作息和飲食規則,家長們不妨從幼兒園官網或者已入園的孩子家要到,提前給孩子培養早睡早起、到點吃飯的習慣,這樣寶寶入園後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節奏。

別小瞧了作息和生活習慣的培養,很多寶寶入園後會出現生病的情況,細心追蹤後可發現:

有的寶寶可能是因為自主吃飯太慢導致後面吃到的是涼飯,從而出現肚子不舒服甚至腹瀉的情況;

有的寶寶可能是因為自己不會提褲子,小便後就一直排隊等著老師幫忙提褲子,冬天天冷,難免會出現提慢了而著涼的情況;

還有的寶寶是因為自己不會正確洗手,孩子多了細菌多,也是有可能病從口入……

所以,利用這25天,趕緊教會孩子吃飯、洗手、提褲子等事情吧~

看到這裡,很多家長會說:只有25天,時間太短了,教不會寶寶怎麼辦啊!那寶寶入園後豈不是會落後於其他寶寶?一想到寶寶會因為自理能力不夠而哭鬧甚至出現生病,進而導致自己和愛人頻繁請假照顧寶寶甚至送醫院就……心慌不已有沒有?!

幫助寶寶順利入園不是你一個人在奮鬥,還有幼兒園老師!只不過老師精力有限,不可能只圍著你家孩子轉,要學會和幼兒園老師溝通,通過老師來協助寶寶順利過渡。

來源:辣媽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教觀察 的精彩文章:

防範,別讓校園欺凌成為童年的一道疤

TAG:幼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