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連起義這麼大的事情都做了,可為何最後卻不見了蹤跡
既然連起義這麼大的事情都做了,可為何最後卻不見了蹤跡
忘了是在小學還是初中的課本上,曾有過一篇文章,講述的是我們歷史上的首次農民起義故事的。雖然小編把題目給忘記了,但是相信這麼一段歷史故事大家應該都很是熟悉才對吧?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那句出自起義事件主角之一的陳勝一話:難道天底下只有命好、種貴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稱一方王侯做一地將相嗎?
這是一句話,更是天底下一直活在社會底層被打壓的人民的心聲。可以想像得到,那些一直生活於社會底層的人們,長年累月的過著風餐露宿、飽一頓餓一頓的生活,只要做錯一點點事情,迎來的卻很可能是國家殘暴不仁各種刑法伺候。他們知道,如果還這麼下去,他們是不會有將來的。因此,在大澤鄉就有了這歷史有史以來的首次農民起義。
是陳勝以及吳廣選擇了在大澤鄉並組織發動的起義,是陳勝以及吳廣為秦國正式的敲響了首次的喪鐘。可是為什麼伴隨著這群正義之師而起的他們倆卻很快的淹沒於浩瀚的歷史中呢?直到後來的劉邦和項羽登台唱起了主角。在這期間陳吳二人有著什麼樣的一個結局呢?
原來事情是這樣子的,在陳吳二人帶領眾人犯殺死押解軍官之後,就順理成章的被大伙兒推舉做了領導,陳是將軍,吳是都尉。在接連拿下好幾場戰事的勝利後,最終於陳縣建立了屬於他們一伙人的張楚政權。隨著陳吳二人起義的事慢慢的傳揚出去後,這是徹底把之前的六大諸侯國難民們的怒火給徹底的引爆了,紛紛的殺起了自己當地的一些小官吏來響應這場起義。
從起義之日開始算起的大概3個月的時候,昔日的六大諸侯國已經陸陸續續的有人站了出來說是要恢復他們祖國的旗號,並順勢的自立為王。但是,他們的這一群起義之士是遠沒有想像中的團結,這不,二世祖胡亥本著一人做事一人當的原則,打算來一個擒賊先擒王。事因陳吳二人而起,所以就立馬派出了手底下的大將出面征討張楚軍。但是那些原來的六國難民們卻沒有出手相救的意思。可偏偏是在這個時候,陳吳二人也出現了問題,陳是因為起義規模的逐漸升級加上自身也積累了多次的勝仗經驗,所以開始變得夜郎自大了起來,至此,就開始出現各種的做錯事,並因此慢慢的花費光了自己所積累起來的威信。
既然當領導的都不給力了,那下面的蝦兵蟹將們自當是個個爭做起可以稱大王的那隻猴子來。隨後,各種爭名逐利、自相殘殺是層出不窮。老大的是這樣了,那當老二也自然就好不到哪裡去。
只見吳廣就如陳勝的鏡中之像一般,也是逐步的滋生了驕傲的情緒。因此有一天他的一個充滿野心的副將直接把其給殺了,還把人頭獻給了陳勝。並且這陳勝沒有怪罪的同時還封了這個副將官職。所以後世人也猜測其實陳吳二人早有縫隙,這一回只是徹底的爆發罷了。
但是孰不知這吳廣死後,雙頭蛇沒了一個頭,戰鬥力跟士氣肯定都是大受影響的,所以在起義之年的12月份,雖然是奮力的狠拼秦軍,但最後還是戰敗,而陳勝也在回撤的途中被自己的車夫殺死了。這便是我國史上的首例農民起義,耗時6個月左右,其在歷史上的意義是非凡的,可身為主角的陳吳二人則多了一抹悲情色彩,身為發起人的他們竟然都不約而同的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裡。


TAG:一月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