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緣生緣滅,無所依止

緣生緣滅,無所依止

???

如此,他安住於內身隨觀內身

或安住於外身隨觀外身

或安住於內外身,隨觀內外身

他安住於身,隨觀集法

或安住於身,隨觀滅法

或安住於身,隨觀集、滅法

或他的「唯有身存在」的念現起

只是為了更廣更高的智慧與正念

他安住於無所依止

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

諸比丘!比丘如是安住於身隨觀身

《大念處經》

內身外身內外身

安住於觀察內身

內身,即「身之內」,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從六根的狀態來了知六根的真相——緣生緣滅。

安住於觀察外身

外身,即「身之外」,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從六塵的狀態來了知六塵的真相——緣生緣滅。

安住於觀察內外身

內外身,即「六識」,六根接觸六塵生起六識,從六識的狀態來了知六識的真相——緣生緣滅。

集法滅法集滅法

集法

他安住於四威儀,來觀察四威儀生起的因緣。「集」是積聚的意思,集法,即「法」是以什麼樣的因緣積聚而生起的。

滅法

他安住於四威儀,來觀察四威儀壞滅的因緣。「滅法」即法是如何壞滅、如何變異、如何改變的,也就是它壞滅的因緣。

集滅法

集法與滅法,也就是生與滅的因緣——如何生起、如何壞滅。

《雜阿含·251經》中,舍利弗尊者說:

無知者是為無明。云何無知?謂眼無常不如實知,是名無知;眼生、滅法不如實知,是名無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在禪修的觀察中不能了知諸法如何生起、如何壞滅,那就叫「無明」

無所依止

當禪修者看見四威儀中的心識波動與身體動作的生與滅時,他了解到沒有任何可以貪愛與執著的事物存在,因為心識的波動也好,肢體的動作也好,都是因緣所生,也必然隨因緣的改變而滅,根本沒有可執著的對象。

於是,他對正在進行的活動沒有任何的渴愛,因為他以正念清楚的了知到,一切事物皆是緣生緣滅,沒有任何事物是可以執著的

所以,他達到「無所依止」,即他的心不會執著世間——內在身心與外在世界的任何事物。

諸比丘!應當這樣安住於觀察四威儀的狀態,來了知四威儀的真相——緣生緣滅

緣生緣滅

無所依止

這是《大念處經》所講的有關於「觀」的一段文,與《念處經》有關「觀」的經文大概意思是一樣的,即通過了解一切法——六根、六塵、六識的緣生緣滅,來破除我們的執著。

我們常說「解脫」

其實就是解脫這些執著

正是這些執著把我們束縛住了

當捆綁我們的束縛解開

這就叫「解脫」

文 | 禪大師

圖 | 綠谷工作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谷藏 的精彩文章:

立念在身 有知有見 有明有達

TAG:綠谷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