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我等了三年,就是在等一個機會……
8月8日,伴隨著魅友的無限期待,魅族16th如期發布。無論是外形、配置還是價格,魅族16th都展現出了足夠的誠意。內憂外困的魅族,終於有了一款在話題度上能夠硬剛小米的產品。
「遙想」魅族當年,阿里投資了,雄姿英發。從小而美轉向大廠商的魅族,在阿里投資的三年間,並未如預期高歌猛進,而是在銷量和盈利的桎梏下,艱難前行。此番魅族16th的變現對魅族而言尤為重要,而從發布會後網友的反應來看,也許魅族可以藉此上演一出精彩絕倫的絕地反擊戰。魅族等了三年,就是在等這樣一個機會……
只是,魅族能夠憑藉16th,拿回它想要拿回來的嗎?
售前雲體驗:魅族真旗艦?
魅族16th是否值得買?在產品正式發售之前,這個問題很難有最客觀的答案,尤其是不同用戶對於產品的訴求也不同。不過,仔細剖析魅族16th這款產品,還是能夠給用戶一些購買上的參考的。
如何定義旗艦機?這個問題同樣沒有客觀標準答案。不過,問題可以具象化一些,作為旗艦機,最該具備哪些素質?
處理器!高通處理器!高通驍龍845處理器!
沒錯,2018年,如果想要旗艦的頭銜,高通845處理器是必不可少的硬指標。魅族之所以被詬病,也跟強推聯發科有很大關係。
處理器真的那麼重要嗎?手機響應的速度、遊戲的幀率、App的載入等等,都需要手機的CPU和GPU進行處理,處理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款手機能夠實現多久的「不卡頓」。
845對比前代835,無論是CPU還是GPU性能都有20%以上的提升,跑分高出九萬多分。在實際體驗上功耗和發熱略有增加,性能也增強。鑒於835的穩定表現,845同樣值得信賴。有了高通845的加持,魅族終於不會再被質疑旗艦機性能不足。
而之前偶有出現的信號問題,相信也會在高通基帶和更多天線的情況下得到改善。
與高通和解不久的魅族,在FLyme的適配上會給出怎樣的答卷,還需要發售之後進行檢驗。
回到最初的問題,如何定義旗艦機?一個偷懶的答案是:各方面表現都要在頂尖行列。
除了處理器性能,魅族以往在成像素質上,也未能躋身第一梯隊。一方面是演算法優化上面,魅族很難與蘋果、三星、華為有硬剛的實力。另一方面,魅族唯一的雙攝方案手機Pro 7 系列的銷量遠不如預期,魅族的拍照實力也很難得到廣泛的認可。
在魅族16th 的發布會上,拍照性能被大書特書。在雙攝甚至三攝方案、AI智慧識別場景等行業大潮之下,魅族16th在IMX 380的加持下,成像的表現值得期待。
打造水桶機,魅族有亮點
在蘋果、三星、華為搶佔國內高端機市場的背景下,各廠商的旗艦機標準被再一次拉高。如今,若沒有媲美Vivo Nex和OPPO FIND X 的實力,價位在3000左右掙扎,只能被殘酷地稱之為水桶機。水桶機的特點是全能,補足短板是重點,如若能做在某些特性上做到出眾,則通常會自詡為「黑科技」。
屏下指紋OR人臉識別?誰是驗證終極方案?
iPhone X 革了自家圓形按鍵的命,激進地採取了人臉識別作為唯一的驗證方案。以蘋果的慣性,技術一定是成熟的,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更是在2018年引導著一眾智能機向3D 結構光的方向邁進。可是外形上的妥協是顯而易見的,即我們俗稱的劉海屏。
魅族的人臉識別並沒有採用3D結構光,這也是魅族沒有劉海的原因之一。補全方案是魅族集成的屏下指紋技術。屏下指紋在Vivo 的產品中已經迭代了3代,識別率和速度都有不錯的發展。在眾多魅族16th 上手的視頻中,我們也能看到魅族的表現不差於Vivo。
銅管散熱,鎮壓發燒旗艦
高通845處理器,無論在CPU還是GPU的表現上,都比前代835有明顯的提升,但是在功耗方面卻不如前代理想。尤其是在遊戲體驗中,不僅對電池容量造成壓力,發熱也是影響體驗的指標之一。很多搭載旗艦處理器的手機,會在高熱量的情況下降頻鎖核,也是無奈之舉,魅族的解決方案是銅管散熱。
嚴格來說,應該叫做銅管導熱。從魅族16th 一系列的拆解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魅族定製了0.4mm厚度的散熱銅管,當手機溫度高於設定值時,銅管內的水蒸氣便會通過流動的方式將熱量帶走。銅管導熱加液冷降溫,魅族不是第一家,但是設計值得肯定。
UFS2.1+雙揚聲器+超窄邊框+線性馬達+3.5mm耳機介面+24W快充+三星定製屏幕,亮點不再因處理器被淹沒
曾經的魅族也是這樣打磨產品細節,亮點頗多,但總是被聯發科的低端形象和差強人意的表現所淹沒。很多網友調侃魅族眾多產品亮點,都打不過小米的高通處理器。用戶對處理器的重視可見一斑。
有了高通845,有了近30萬的跑分成績,我們對魅族16th 的性能不用擔心,那麼魅族16th的亮點也將被再次放大,成為錦上增添的花朵。
ufs2.1也算亮點?誰讓某為混用呢?
雙揚聲器有那麼厲害?用過你就值得厲害了,尤其是欣賞鳳凰傳奇。
超窄邊框能咋地?不能咋地,就是好看。
線性馬達是啥玩意?振感媲美iPhone,前提是你需要振動模式。
3.5mm耳機什麼鬼?都是蘋果帶的頭!沒有雙揚聲器還閹割耳機介面,充電聽歌了解一下。
24W快充還好吧?你用蘋果標配5W就知道差距了。
不都是三星屏嗎?三星屏幕素質各有不同,魅族是三星乾兒子。
……
NFC、無線充電缺失,電池容量小會是掣肘?
魅族16th 是無腦推薦機型嗎?答案可能並非如此。NFC和無線充電的缺失,會是一部分用戶的痛點。
這兩大功能實用性上有所差別。無線充電難以全面普及,最大的原因是充電速度低,而且充電時幾乎無法進行使用。魅族取消無線充電,尚不足以感到太大惋惜。
NFC則有所不同,這一功能可以說需要的人沒它不可,不需要的人可有可無。最普遍的是各種支付場景。Apple Pay 、Samsung Pay、HUIWEI Pay、小米Pay 都依賴NFC。當然微信和支付寶給出了替代方案。
其次是模擬卡片。除了添加銀行卡,也可以添加門禁卡、公交卡等,可以對實體公交卡進行查詢、充值操作。這個功能是NFC使用者最為看重的特性之一。雖然有二維碼替代方案,但是便捷程度尚不及NFC。
最後是點對點通信。NFC可以作為設備數據交換的媒介,與藍牙功能類似。
交通出行是很多人的剛需,刷一卡通也成為都市人最常規的操作。只是想要說服虛擬公交卡使用者回頭使用實體卡片,怕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比如雞肋的無線充電,也許NFC的缺失是影響魅族16th銷量的重要原因。
但是魅族並不是沒有這方面的考量,玻璃後蓋也給了無線充電和NFC使用創造了條件。只是成本的大幅增加不得不讓魅族做出了妥協,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魅族這一次一定要在價格上體現出優勢。好在黃章在論壇表示,後續有可能增加NFC模塊。
另外,魅族16th 系列的電池容量也是用戶擔心的地方。產品性能愈發強勁,對電量的要求也更高。16th和16th plus 分別採用3010mAh 和3640mAh的電池,續航表現值得關注。黃章也在論壇稱,下一代可能會加大電池容量。
銷量不是產品說了算,魅族翻身尚需時日
好的產品一定有好的銷量嗎?銷量更好的產品一定更好嗎?銷量更好一定利潤更高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或者說,這些命題不能保證絕對的正確。產品的銷量、利潤與其質量、產能、營銷等都有很大的關係。
魅族過去的三年,出貨量在2000萬以上,卻呈現小幅盈利或虧損的狀態。一方面由於產品策略的問題,旗艦機型銷售不如預期;一方面千元機市場瀕臨飽和,利潤有限;此外,魅族的高端布局不利,也是影響利潤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魅族想要借一款產品扭轉頹勢,恐怕過於樂觀。即便擁有超過小米8的性價比,但是在供應鏈整合、產能、生態等各方面還處於下風的。魅族的武器實在太過單一。
我們能想像,魅族16th 搶購的火熱程度,甚至在正式發售前預期它的無數好評。只是在銷量和利潤上,可能不會達到特別好的成績。因為作為一款扭轉風評的產品,16th主打性價比,減少利潤,是魅族的策略。
用戶也大可不必擔心魅族突然間消失。畢竟這樣一家專註產品的廠商,還是會有人持續支持的。
魅族彷徨了三年,魅友也等待了三年。16th 需要證明魅族的了不起,也需要魅族由此開始拿回自己曾經失去的。


※2008北京奧運會的重要遺產,張藝謀的創新如今都在影響世人
※國產手機賣的便宜?首先你得感謝蘋果、三星
TAG:科技真探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