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爭不過國產手機?三星或再關閉一家中國工廠,只留最後一家…

爭不過國產手機?三星或再關閉一家中國工廠,只留最後一家…

繼今年4月撤銷深圳三星電子通信有限公司後,三星可能又要關閉一家中國工廠。

8 月13日,據韓媒報道,由於銷售銳減加上勞工成本上升,三星電子正在考慮停止在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生產手機。

針對上述事宜,《國際金融報》記者試圖聯繫三星電子中國方面,但截至發稿未能聯繫上。

據路透社報道,三星電子對天津這家工廠業務的命運尚未作出任何決定。

三星電子還向路透社表示,由於增勢放緩,整個智能手機市場面臨困難。三星電子的天津通信技術公司計劃側重於可提高競爭力和效能的活動。

有行業專家稱,三星撤廠是必然之事。若三星真的撤掉其在天津的手機製造廠,那麼三星在中國就僅剩下廣東惠州的最後一家手機工廠。

隨著中國本土手機品牌在全球市場崛起等種種原因,三星手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經掉到了1%左右。儘管中國市場對於三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業界認為憑藉近期發布的Galaxy Note9或難助三星在中國翻身。

1

最大工廠遷至印度

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是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與天津電子儀錶總公司合資,成立於2001年8月,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控股90%。

鳳凰科技實地探訪報道稱,該廠員工並不知道工廠要關閉的消息,從表面看不像韓媒所報道的將要停止運營的工廠該有的樣子。

不過,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或已不是三星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了。

今年4月,深圳三星電子通信公司的員工陸續接到遣散通知,工廠也將關閉。據稱該廠是三星電子在海外設立的首家通信設備製造企業。企查查顯示,7月,深圳三星電子通信公司的主體類型已經從中外合資變更為外國法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

深圳工廠撤銷後,三星在天津和廣東惠州還有兩家工廠,不過,三星已經開始將生產重心遷出中國。

7月,三星宣布已經在印度諾伊達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手機工廠。據悉,新工廠佔地35英畝(約合212.5畝),投入使用後,三星智能手機產量預計將從每年6800萬部增加到1.2億部。

通信產業觀察人士劉啟誠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三星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厲害,必然會關廠,並向人工成本、生產成本更低的地方遷移。

「印度市場的吸引力在於其巨大的人口基數帶來的人口紅利、快速的手機普及率增長、巨大的手機市場發展空間。」CIC灼識諮詢的諮詢總監馮彥嬌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三星和國產品牌相比印度本土手機品牌具有明顯的設計、製造優勢,能夠在當地競爭中搶佔市場份額。

數據證明,三星在印度的投入見效顯著。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最新報告,三星在今年第二季度拿下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29%的市場份額,稍勝小米28%的市場份額,重回印度智能手機市場頂端。

2

國產手機競爭力強勁

在產業觀察家洪仕斌看來,當下,日、韓企業在中國關廠也很正常,畢竟都在面臨中國品牌的競爭壓力。

可以說,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競爭高度集中,華為、OPPO、VIVO、小米四大國產品牌出貨量排名已經超越蘋果進入前五,三星2015年開始在中國出貨量銳減,至今佔比不足1%。

馮彥嬌稱,主要原因包括內部和外部兩方面。

從內部而言,第一,營銷渠下沉不夠,距離消費者越來越遠,以至於被人遺忘;第二,電池爆炸事件以及後期的危機公關失敗導致品牌口碑大幅下滑;第三,三星手機本土化不夠,設計未能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於續航能力、自拍、遊戲等的需求,例如續航能力不足,Note8大屏商務手機電池容量僅為3300毫安,依照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需要一天兩沖,而國產手機在4000-7000毫安。

從外部而言,國產手機更好地針對國內消費者對於自拍、遊戲等功能的需求,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搶佔中低端市場。

馮彥嬌指出,未來國產手機的競爭力越來越強。「首先,在營銷層面,國產手機發力線下布局,OPPO、VIVO將繼中低線城市之後推進一二線城市的門店布局,小米也計劃在近年完成1000家新門店的布局,在廣告方面投入也很大;其次,在技術層面,國產手機已經突破多年以來『缺芯少屏』的瓶頸,未來國產零部件將繼續為國產手機提供更高性價比的原材料」。

馮彥嬌表示,華為和小米已經先後自主研發出自己的晶元「麒麟」和「澎湃」,超過20%的國產智能手機使用國產晶元。天馬的智能手機全高清顯示屏FHD出貨量全球第二位,市場份額接近20%。電池供應商比亞迪、德賽,耳機/揚聲器模組供應商歌爾聲學、瑞聲科技等也成長為行業龍頭。

馮彥嬌還表示,政策層面對國產手機的扶植力度也很大,一方面,2014年發布的《關於加快我國手機行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強調手機產業由規模擴張型向品牌效益型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國家積極推動落實《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啟動工業強基工程、工業轉型升級資金、「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手機核心技術與手機基礎晶元元器件開發應用,指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在手機核心晶元等領域加強投入,引導產業整合集聚發展。

3

新品難助翻身

即使中國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跌至1%,三星依然對中國市場抱有希望。

8月15日晚,三星電子在上海發布三星Galaxy Note9中國區新品。中國是繼紐約之後,三星在全球發布該款旗艦新品的第二站,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三星電子移動通信部門總裁高東真稱,中國是三星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

不過,憑藉Galaxy Note9讓三星在中國市場翻身的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

劉啟誠表示,三星在美國發布Galaxy Note9後就來到中國開發布會,即表明不想放棄中國這麼大的市場,但隨著華為、小米、OPPO和VIVO的崛起,這四家手機品牌價格比三星親民,對用戶服務也比三星做得好,這對三星的替代作用很強。

而從Galaxy Note9產品本身來看,其似乎也沒有達到「驚艷」效果。從網路分析Galaxy Note9與上一代Note8對比來看,改變並不是特別大。劉啟誠也稱,Note9在Note8的基礎上進步沒那麼大。

而被稱為最大亮點的那支筆——遙控型S Pen(支持藍牙功能,讓用戶與手機間的交互更加多元),其顛覆性還有待驗證。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認為,三星Galaxy Note9中S Pen的創新是對用戶使用習慣的改變,而用戶使用手機習慣的養成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大公國際被處罰,暫停證券評級1年,曾大打「民族牌」…誰來為評級機構評級?
市值蒸發358億港元!港股教育板塊集體下跌,「元兇」竟是一份送審稿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