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程維再談補貼大戰:像是七傷拳,用不好也會反傷自身

程維再談補貼大戰:像是七傷拳,用不好也會反傷自身

在08—08期《十年二十人》節目中,主持人吳曉波問到滴滴CEO程維關於當年的補貼大戰時,程維回應「像是七傷拳,用不好也會反傷自身」。

雖然補貼是由滴滴先發起的,但程維認為是在競爭的大環境下的一個必然現象,是一個競爭的武器,就跟原子彈導彈一樣,像是七傷拳,用不好也會反傷自身。

因為激烈的補貼大戰之後,留下一片狼藉的市場。

程維認為補貼用起來要謹慎,但用不用不是由他決定的,而是由行業決定的。

除了國內的補貼大戰,程維還談到了滴滴在國際市場上與Uber的競爭。

2015年,滴滴與Uber的競爭處於白熱化狀態,雖然進步很快,但還是感到巨大危機,程維作為CEO,開始轉變策略,由競爭導向,轉變為用戶導向。

程維講到一個他在日本看到的現象,當他走出酒店門口時,看到當地的計程車司機,手戴白手套一絲不苟的站在車旁,車內的座椅,也蒙有一層白色的紗布。

對比中國的計程車服務,帶給程維兩點思考,第一是要靠自己的本事,而不是單單靠補貼,靠資本的力量取勝。第二是要真正的把服務做好。

滴滴的國際化是被動的國際化,是為了能夠在國內戰場贏得Uber而採取的策略。為什麼這樣說那?程維舉例莫斯科保衛戰,蘇聯是要誓死捍衛莫斯科,這一仗只能贏不能輸,但是戰爭的最終勝利,還是靠多線作戰。

而Uber像是一個八爪魚,頭子啊美國,觸角伸向全世界。進駐全球多個城市,可能只是在中國是燒錢狀態,而在其它城市是盈利狀態,因此,Uber可以用再其它城市的利潤,補貼到中國市場,實現長久作戰,從而拖死滴滴。

而滴滴的國際化,就是要在競爭對手盈利的地方,想方設法,阻攔對方,為此,滴滴投資Uber在世界各地的競爭對手,其中包括北美的Lyft、印度的Ola、東南亞的Grab,中東的Careem、歐洲的Taxify。

程維,1983年出生於江西2002年—2012年,程維進入阿里巴巴,從事銷售員工作,隨後晉陞為阿里最年輕主管,到阿里最年輕的區域經理,再到支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2013年與百米招車、搖搖招車競爭,勝利拿下北京市場,隨後進入上海市場,戰勝大黃蜂2015年2月,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合併2016年8月,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2018年3月,滴滴外賣業務上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爆料匯 的精彩文章:

李彥宏飆土味情話:你們非常Skr,沒有你們絕對不行
小米跌破發行價,雷軍會有新招拯救嗎

TAG:IT爆料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