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與失去的探索之旅

愛與失去的探索之旅

《永遠的艾達》是根據一對真實的北極熊的故事寫成的一個關於友情的溫暖故事,也是一次探索愛與失去的情感之旅。

北極熊格斯生活在城市中心的大公園裡,他和另一隻北極熊艾達是好朋友。他們每天一起感受城市心跳,一起玩耍,生活得很快樂。可是,有一天,艾達生病了,再也不會好了。他們非常難過,用擁抱、玩耍、獨處,甚至歡笑來勇敢面對。艾達在快樂和幸福中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艾達離開後,格斯非常難過,但他沒有沉淪在悲傷里,而是繼續勇敢快樂地生活。他覺得艾達一直和他在一起,從沒離開過。

本書的文字詩意唯美,在平和舒緩的節奏中娓娓道來,「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格斯和艾達在一起的日子幸福快樂,充滿恬適;艾達去世後,格斯默默地承受著失去好友的悲痛,和管理員過著平靜的日子,在艾達待過的地方緬懷、回憶。

在寫法上,作者充分運用對比的手法,以艾達去世前後為分水嶺,划出了格斯不同的生活,讓讀者感受到了兩隻熊珍貴的友誼和格斯對艾達的懷念。

文字上,艾達在世的時候,每天早上,他們都會聽到「鑰匙咔噠咔噠,鞋子啪嗒啪嗒」響,這些聲音預示著美好一天的開始。然後,他們會聽到「巴士嘎吱吱,卡車轟隆隆,警察吹哨子,計程車按喇叭,鴿子咕咕叫」,還有人們的問好聲,孩子的大笑聲,這是生命的聲音,是城市的心跳,是那麼熱鬧,充滿了生機和愉悅。

當艾達生病後,格斯在公園裡也能聽到聲音:咖啡車上傳來的磨豆聲;松鼠們為了麵包屑的吵鬧聲;遊客們的聲音,管理員的聲音,雪猴和計程車、冰激凌車的聲音,這些嘈雜的聲音反映出格斯內心的不安。艾達從來沒有睡過這麼晚,她怎麼了?

而當艾達去世後,格斯依然能聽到兩個人在一起時聽到的聲音:「巴士嘎吱吱,卡車轟隆隆,警察吹哨子,計程車按喇叭,鴿子咕咕叫」,人們的問好聲,孩子的大笑聲,人行道的腳步啪啪,街道嗡嗡嘈雜。可即使在這麼多聲音里,格斯依然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那是他孤單的心跳聲,再也沒有熟悉的艾達在身邊。格斯神遊物外,完全沉浸在對過去的美好回憶中。他在感受城市心跳中想像著和艾達在一起。這種深沉的,不露聲色的懷念更能打動人心。

除了聲音上的對比,還有類似句子的對比。兩隻熊在一起時,格斯很快樂,因為「艾達就在那兒。一直都在。」艾達教格斯感受這個城市的心跳,她說:「它就在這兒,和我們在一起,一直都在。」艾達去世以後,格斯一個人感受城市的脈搏,他感到艾達無處不在,他覺得「艾達就在那兒,永遠都在」。這種相似句子的前後變化讓加深了兩個人的情意,在節奏上達到了一唱三嘆的效果,尤其最後那句更是令人哽咽。

和文字相呼應的是畫面的前後對比。

艾達在的時候,格斯開心地和她玩耍。作者用了三個小圖來表現兩隻熊的快樂時光:「當格斯把球扔出去時,艾達就在那兒接著」「當格斯拍打水花時,艾達就在那兒朝他拍回去」「他們追逐、奔跑,直到附近學校的鈴聲響起」。三幅圖集中到一頁紙上,以小見大,兩隻熊神態活潑,神情快活。

艾達去世後,只剩下了格斯。作者同樣用了三幅小圖來表現格斯的孤單:「他獨自潛水、游泳」「他和索尼婭一起吃午餐」「他們一起玩艾達最喜歡的黃色皮球」。畫面的格斯依然重複著艾達在時的活動,但艾達已經不在了,他形單影隻,神情落寞。畫面中的格斯雖然沒有流淚,文字中也沒有「悲傷、難過」一類的詞語,但我們卻從畫面中感受到了格斯的心情。

屈原說:「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新相知。」好朋友或者親密的人離開是孩子們生活中不可迴避的現實,如何引導孩子從悲傷中解脫出來,樂觀堅強地面對生活是大人們努力要做的事。繪本從真實事件出發,文字和畫面密切結合,用前後對比的手法給出了示範。朋友雖然離開了,但她留給我們的美好回憶將一直陪伴著我們,他們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寧讀書 的精彩文章:

大師:我將在某日去世,當天大家問:你怎麼還活著?他無奈自盡

TAG:藍寧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