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兒是王熙鳳陪嫁帶過來的,為什麼鴛鴦說她們是一起長大的?

平兒是王熙鳳陪嫁帶過來的,為什麼鴛鴦說她們是一起長大的?

鴛鴦對平兒說:「這是咱們好,比如襲人、琥珀、素雲和紫鵑、彩霞、玉釧兒、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縷,死了的可人和金釧,去了的茜雪,連上你我,這十來個人,從小兒什麼話兒不說?什麼事兒不作?」

賈府的奴才,有家生的、外面的、以及陪房來三種。鴛鴦的父母兄長都是賈府奴才,紫鵑擔心跟黛玉回林家會「棄了本家」,金釧玉釧的母親白老婆子也是府中服役,她們都是「家生」的,也就是父母是賈府奴才,兒女生下來就是奴才。

襲人是「外面的」。她家道中落,窮到沒飯吃,被迫把女兒賣作丫鬟。這些年父親死了,哥哥卻「家成業就,復了元氣」,想必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所以襲人被賣之時,年紀一定很小,才會跟生下來就在賈府的鴛鴦等人為伍,成為情誼深厚的「發小」。

另外有幾個人出身不明。只有平兒一個,明確是陪嫁來的,是王熙鳳的四個陪嫁丫頭之一。她怎麼會與鴛鴦一起從小長大?會不會是鴛鴦為拉近距離,罔顧事實,把平兒拉進自己「發小」團來?

王熙鳳娘家和賈家都祖籍金陵,又都在京城做官,還結成政治聯盟:「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俱榮,扶持遮飾,皆有照應」。同時,王熙鳳又是王夫人的內侄女。

兒媳婦的內侄女,在今天看來,並不算非常親近。但是古代女子不需要上學(個別的也上,比如林黛玉)、不需要補課、沒有遊樂園電影院,也很少有機會去郊遊,甚至不被允許逛街買東西。她們除了女工、讀書,只有走親戚是娛樂消遣。而王熙鳳連書也不讀,當然更經常走親戚。

王熙鳳在婚前,肯定是常常來賈家找姑姑,實際是來找玩伴。她告訴後來進京、沒有見證她童年的姑姑薛姨媽:「珍大爺,我們還是論哥哥妹妹,從小兒一處淘氣了這麼大」。就是結婚後,大伯子和弟媳婦關係,也並不迴避見面:「大爺進來了,唬得眾婆娘唿的一聲往後藏之不迭,獨鳳姐款款站了起來」。

鳳姐的話是有點誇張的。賈珍的續弦尤氏自稱「「奔四十歲的人了」,賈珍怎麼也四十多,說不定都近五十了,而王熙鳳至多不過二十多,相差近二十歲,怎麼能「從小兒一處淘氣了這麼大」?她這麼說,當然是形容關係親密、從小至少是認識、熟悉。

王熙鳳能跟賈珍熟,當然是常來賈府。大小姐出門,也不會獨自一個,肯定是攜奴帶婢,就像湘雲來賈府,「你們不必跟著,只管瞧你們的朋友親戚去,留下翠縷服侍就是了」,除了翠縷,還有不止一個的丫頭奴才。

當年王熙鳳來賈府,也是這樣的排場,至少一定帶著幾個貼身丫頭。其中有沒有平兒呢?

寶玉跟鶯兒說: 「寶姐姐也就算疼你了。明兒寶姐姐出閣,少不得是你跟去了。」一般而言,陪嫁的是從小服侍的丫頭,脾氣性格相投,也有感情。平兒作為陪嫁丫頭,很可能也是自小服侍王熙鳳的,也可能跟隨王熙鳳常常來賈府,所以和鴛鴦等人相熟。

另一種可能,王熙鳳嫁過來這幾年,一直跟著賈母,所以陪嫁過來的平兒也跟賈母的侍婢相熟,包括鴛鴦、琥珀。是不是因為這幾年的相處,才被鴛鴦歸入發小團呢?

說是從小一起長大,但是這時平兒年紀也並不大,她稱鴛鴦為姐姐,應該比鴛鴦小。那麼幾年前嫁過來時,自然更小。從那時起,算「從小長大」,也勉強說得通。

但這兩種解釋都有牽強之處。而最後一種可能,雖然並沒有證據證明肯定是事實,卻也沒有證據證明肯定不是事實,反而更合情理:

「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縷」,翠縷本來是賈家的丫頭,送給了史湘雲。襲人小時候也服侍過湘雲,不過後來又收回了,轉而服侍寶玉。林黛玉的丫頭紫鵑(還有一個出場不多的春纖),本來都是賈府的丫頭。

後來戲班子撤消,小戲子分散,「正旦芳官指與寶玉,將小旦蕊官送與寶釵,將小生藕官指與了黛玉,將大花面葵官送了湘雲,將小花面荳官送了寶琴,將老外艾官與了探春,尤氏便討了老旦茄官去。」看來賈府有把丫頭送親戚朋友的習慣。

平兒會不會原來也是賈府的丫頭,送給了王熙鳳,再作為陪嫁丫頭帶回來呢?

寶玉的婚姻對象,不外是釵、黛、湘三人。將來不管他娶了誰,都可能出現送出的丫頭又陪嫁回來的狀況。事實上紫鵑很希望這樣的情況出現,既不用和黛玉分開,又不用和親人分離。那麼,當初常來賈府玩的王夫人內侄女王熙鳳,性格很討賈母喜歡,所以送她一個小丫頭平兒;後來王熙以嫁到賈家,又把平兒帶了回來,恰好成全平兒和從小的小夥伴重聚。

平兒可惜鴛鴦「是這裡的家生女兒,不如我們兩個人,是單在這裡」,只是說平襲二人並不是賈家的家生奴才。襲人是從小被收買進來的,平兒當然也可能如此。

怪不和護官符上四家「一損皆損,一榮俱榮」,連奴才也有這曲折隱秘的聯繫,更不用說主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棲鴻看紅樓 的精彩文章:

妙玉的最後結局是什麼?
如果王熙鳳真死了,尤二姐真有可能被扶正嗎?

TAG:棲鴻看紅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