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六會」:一年立下兩個二等功,緣何未升職反被安排轉業?

「陳六會」:一年立下兩個二等功,緣何未升職反被安排轉業?

熟悉部隊的同志都知道,機關參謀人員必須掌握六項技能,即「會讀、會記、會算、會寫、會畫、會傳」,統稱為參謀「六會」。原廣州軍區某集團軍宣傳處有一位副團職的陳幹事,他多才多藝,聞名遐邇,一位將軍還給他封了個「陳六會」的雅號。

當然,「陳六會」的「六會」迥別於參謀「六會」,歸納起來,是指他的六項看家本領:會寫新聞稿、會寫材料、會寫小說、會錄像、會攝影、會書法。這六項技能,作為政治機關的幹事,只要擁有其中一項,便足以被人稱作「有才」。但「陳六會」卻樣樣精通,且藝多不壓身,令人嘖嘖稱奇。

陳幹事的「六會」可不是小打小鬧,而是樣樣都拿得出手,甚至是專業級的。他起初是駐守在廣東汕頭市的海軍某部的文字新聞幹事,在解放軍報和海軍報都發表了數量可觀的新聞作品。十多年前,海軍報社甚至還動了調陳幹事到報社當編輯的念頭,並正式徵求過他的意見。

無可奈何的是,陳幹事的妻子是汕頭本地人,這位安土重遷的南方女子對遙遠的北京生活心生畏怯,家庭觀念重的陳幹事於是放棄了北上京城的念頭。後來無意間,陳幹事在從事文字新聞之餘,端起了相機、扛起了攝像機,誰知一發不可收拾,他在中央電視台軍事頻道和解放軍畫報上也發表了不少錄像新聞和圖片新聞。鑒於陳幹事這一巨大潛力,單位領導乾脆讓他以錄像和圖片新聞為主,兼顧文字新聞。

以上是他安身立命的新聞專業技能。除此之外,陳幹事的業餘愛好比較廣泛,名頭比較響亮的當屬文學和書法。他在軍內外文學期刊陸陸續續刊發了30多篇中短篇小說,後來被一家著名出版社結集出版,擺上了新華書店的小說專櫃。說起他的書法,那可是有「童子功」的,他六歲習書,楷行隸篆草,五體兼備。尤其是他的章草,造詣頗深,作品多次入列軍內外各大書展。他還是廣東省作家協會和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的「雙料會員」,讓同事們欽佩不已。

有過部隊政治機關工作經歷的人都知道,寫材料是機關幹部靠業務立身的一項核心能力。雖然命令是宣傳處的新聞幹事,但陳幹事寫材料卻是一把好手。時任集團軍政治部王主任稱讚他的材料為「邏輯嚴密、立論有據,文采斐然、風格獨具」,這十六字評價,差不多是對浸泡在文字材料里的政工幹部的最高褒獎了。

王主任下部隊調研,每次都喜歡帶上陳幹事,這個「陳六會」的雅號,就是王主任給起的。後來王主任高升到北京任職,曾想調陳幹事進京發展,大首長垂青,這可是前途可期的大好事!但有些「耙耳朵」的陳幹事回家和妻子再次打商量,妻子放言「你要調北京,咱倆就離婚」,妻子和女兒在心裡重千鈞的陳幹事再一次主動放棄北上京城。

「陳六會」新聞業務和材料水平「雙一流」,按理說在仕途上應該順風順水。然而,恰恰相反,由於他是從海軍跨兵種調入陸軍,還交流到駐港部隊工作過,後來又陸陸續續在各級機關幫忙打雜,一來二去、奔波輾轉,竟將自己的調職調銜給耽擱下來了。40歲那年,不惑之年的「陳六會」才晉陞副團職幹事,肩扛中校軍銜。

當時的宣傳處有三位中校。正團職處長38歲,中校;副團職副處長36歲,中校。這兩位中校處領導都比「陳六會」年紀小,讓他這位「老中校」幹事時時處處感到無比尷尬。

2006年,宣傳處傾巢出動,去某裝甲團指導主題教育活動試點。一天傍晚,晚飯後「陳六會」陪處長和副處長在裝甲團營區主幹道上散步。該團自動化站一名中尉同志急匆匆拿著集團軍機關傳真過來的文件跑來找宣傳處長簽收,這名中尉大概是頗有「觀人識人」的眼力勁,他手持文件夾,徑直走到三位中校裡頭年紀最大的「陳六會」面前,雙腳靠攏,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雙手畢恭畢敬地將文件夾呈上,朗聲說:「處長同志,集團軍剛剛傳來的文件,請您簽收!」

「陳六會」鬧了個大花臉,整個身子像觸了電似的劇烈一抖,趕緊側轉身,將身邊「臉都綠了」的處長介紹給那名中尉。就是這一次,一直對名利得失看得很淡的「陳六會」感到自尊心很受打擊,於是在心底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在「個人進步」上好好努力努力!

2008年初,南方突然發生雨雪冰凍災害,集團軍各部隊聞令而動,紛紛上「前線」去抗冰救災,以期打通南北運輸的大動脈,保障成千上萬的異鄉遊子能夠返鄉過年。在這場火熱的「戰鬥」中,集團軍部隊官兵英勇頑強,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為宣傳好抗冰救災官兵的精神風貌,上級指示集團軍宣傳處派一名得力的新聞幹事上「前線」搞好新聞報道。

宣傳處除了「陳六會」,還有一位專門負責文字報道的新聞幹事。這位新聞幹事是名上尉,還不到30歲,比「陳六會」年富力強,按理說是應該由他上。但這位新聞幹事找到新上任的政治部主任吐苦水:「我家屬身懷六甲,預產期臨近,在家待產,我要去抗冰救災一線了,她分娩時可是沒有人照應得了。再說,處里不是還有大名鼎鼎的『陳六會』嗎?他可是文字、錄像和攝影一肩挑,他上去,新聞報道可以全方位開花!」

於是,領導大筆一揮,「陳六會」就奉命出征了。還真別說,「老將出馬,一個頂倆」,陳六會先是來到粵北韶關市,對某師官兵抗冰救災的精神風采,以文字、錄像和攝影三種形式進行了立體式報道,在軍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後來,他又孤身深入,來到了湘南郴州市,將鏡頭和筆頭對準了鬥志昂揚的官兵們。

那一天,郴州市全城突然停電。沒有網路,視頻、圖片都發不出去,文字稿也發不了電子郵件和傳真。怎麼辦?不肯服輸的「陳六會」窩在冰冷的越野車裡,用僵硬的手指敲擊當時式樣笨重的手機鍵盤,一個字一個字地艱難輸入,將一篇反映官兵戰冰斗雪的千餘字新聞特寫稿,以二十餘條簡訊接力播報的形式,硬是趕在手機電量耗完之前相繼發回了北京的中央媒體,成為當時受災嚴重的郴州「孤島」向外界傳達的重要聲音,引起國內外媒體廣泛轉載關注。

當「陳六會」圓滿完成任務、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單位時,已是元宵節之後了。那一次,鑒於「陳六會」的傑出表現,集團軍給他榮立二等功。

2008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程。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後,集團軍組織部隊前往汶川抗震救災,第一批人員將搭乘陸航團的直升機飛往地震災區。這一次,照例需要派一名新聞幹事上「前線」。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一次,那位年輕的上尉新聞幹事又沒上場。但這次是領導點名讓「陳六會」上,理由很簡單:上次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的新聞宣傳任務完成得很出色,這次去抗震救災有經驗,還是老同志上!

「陳六會」二話不說,打起背包就出發了。他是集團軍最早進入地震災區的官兵之一,卻是最晚撤離地震災區的官兵之一。他在汶川先後待了67天,住在悶熱的帳篷里,洗澡次數總計不超過10次,經歷了十多次山石亂滾的餘震,其條件之艱苦、處境之危險可想而知。

然而,這67天里,他用筆頭和鏡頭記錄官兵們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的偉大抗震救災行動,總計刊發播出文字新聞、電視新聞和圖片新聞140餘篇(幅、條),平均一天兩篇。其中,僅新聞聯播就播發了他采寫的電視新聞20多條,在新聞同行中出類拔萃、遙遙領先,展現了一位「新聞戰士」的頑強戰鬥力。

這一次,鑒於「陳六會」的傑出表現,原廣州軍區宣傳部為「陳六會」請功,當時已經42歲的「陳六會」,再次榮立二等功。

一年榮立兩次二等功,且都是執行重大任務立功,「陳六會」頓時聲名遠揚。2008年年底,集團軍機關研究幹部任用事宜,任副團職幹事已經滿三年、且一年兩次榮立二等功的「陳六會」,滿心以為自己此次晉陞正團職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作為「雙料二等功臣」的「陳六會」卻落選了,幹部部門給出的理由如下:「陳六會」的任職履歷里只有排長和幹事兩個單一任職,沒有營連主官經歷,根據當時的幹部任職規定,他既不能擔任團政委,也不能擔任機關處長,甚至不能出任屬於正團職的師政治部副主任。

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集團軍政治部機關的正團職幹事。然而,當時集團軍政治部機關正團職幹事的編製職數只有一個,這個職位早在上一年就被一位比他更年輕的「老乾事」給佔了。「陳六會」馬上就到副團最高任職年限,年齡上根本等不及,這條路,實際上也是走不通的。

為此,「陳六會」將自己關在宿舍一整天。他想不通:自己這樣一位別人眼裡的「六會」政工幹部、「雙料二等功臣」,怎麼就成了幹部部門眼中「任職單一、能力單一」不堪任用的「雙單一」幹部了呢? 「陳六會」為此傷心落淚一場。在那個郭、徐之流盤踞高位的時代,想不通也得想通。第二天,他向組織遞交了轉業申請書,就此告別戀戀不捨的軍旅。

好在蒼天有眼,終不負苦心人。如今,「陳六會」已經出任廣東省某地級市的紀委宣傳部部長,職務副處級。在那一批轉業幹部當中,他屬於因能力突出而唯一平職安排的軍轉幹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南國利劍 的精彩文章:

TAG:愛南國利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