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姐妹溺水之殤:拿什麼拯救我們的孩子?或許你該求助於這樣的黑科技
8
月 5 日下午三點鐘,從北京來青島遊玩的 8 歲雙胞胎姐妹,在黃島區萬達公館南側沙灘走失。
第二天,姐姐和妹妹相繼在海里被救援隊找到。
搜救現場,青島一位參與救援的民警哭著說,雙胞胎姐妹,均已不幸遇難。
孩子的母親當場崩潰,不斷重複著「後悔出來玩」、「發個朋友圈、孩子就不見了」......
原來,事發當時,母親就坐在離孩子幾米遠的地方玩手機,「看一會兒手機,看一眼孩子」,之前還看見她們和其他孩子一起挖沙子,所以有點鬆懈,發完朋友圈後,才發現孩子不見了。
隔山看海,幻世浮生,一時疏忽,一世痛楚。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溺水,是我國 1 歲— 14 歲兒童排名第一位的致死原因。
儘管年年強調,但每年都會因為突如其來的意外,而讓一些家庭將這盛夏過得比凜冬還要寒冷徹骨。
未來究竟如何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這般悲劇再次降臨人間?
今天,有料君就從科技出發,再回到父母視角,為你帶來有料特別篇「雙胞胎姐妹溺水悲劇啟示錄」。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一以將天國的姐妹紀念,一以將現世的哀思成全——
如果你覺得戲水時帶游泳圈顯得幼稚,穿救生衣又太過臃腫,那麼,由德國團隊研發的世界第一款水上自動感測器控制安全設備——
Ploota,將會同時滿足你將玩樂與安全兼顧的最美好的想像。
Ploota 根據人體肩頸部曲線設計而成,採用舒適柔軟的材料,整體輕便小巧,戴上之後盡顯神奇的空氣感。
而當人們在水中遇到危險時,Ploota 會在極短時間內,自動將集成在項圈盒子中的二氧化碳填滿氣囊。
而兩個充滿氣的氣囊便會帶著溺水者上浮,從而將危機解除。
當然,你也可以手動按下特製的按鈕,使自己上浮。
試想一下,真正溺水時的呼救可能別人根本無法察覺,而當你戴上自動感應救生項圈,可能真的會從危險中浮出一條求生之路。
盛夏海邊,是猙獰狂暴還是清涼可愛,全取決於你的安全意識和防護措施。
近年來穿戴式智能設備的崛起與流行,也讓越來越多人接受了這種科技所引領的風尚。
而世界上最小的防溺水救生手環 Kingii,讓人們驚喜地看到,這平時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手環,原來除了看時間、測數據、作為手機的微型「僚機」的常規功能之外,還有緊急時刻救人性命的巨大作用。
開啟時,Kingii 自帶的氣囊會在 1 秒之內產生 125 kg 的浮力,將使用者迅速拉至水面。
到達水面後,人們就可以像救生圈一樣抱著它漂浮,以等待救援。
由此,即算是父母疏於照看在水邊玩樂的孩子,也還有一層黑科技的暗中保護,它們可能就是父母在特定境況下失語後,孩子的第二條命。
說完科技,我們再將視線拉回,看看那些失職的父母們。
宏觀來講,對待幼小生命的態度,顯示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而回歸到每個家庭之中,關於養育孩子這件大事,父母們再怎麼小心也不為過。
然而在殘酷現實中,卻有太多揪心事故,滋生於長輩的疏於保護——
十字路口,由於車門沒鎖好,4 歲的孩子從副駕駛走出,奇異的是孩子的爸爸似乎並沒有發現這一幕,直接將車開走。
而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孩子竟隨即毫無顧忌地開始橫穿呼嘯車流。
孩子親口說:「爸爸以前也是這樣走的。」
老人帶著孫女去商場,看到玻璃門搖晃,只在前面催促她快點走。
誰知,就在老人回頭的那一刻,玻璃門轟然倒下,小孫女被砸中,造成全身多處骨折。
凡此殘忍畫面,不勝枚舉。
為人父母,一分鐘沒看好幼小的孩子,都是天大的責任。
這段時間的雨很久都不停,我想,這世間真是充滿遺憾。
最傷感的旅途留在海邊的只有長恨,最猙獰的傷口留在皮膚的只有疤痕。
最動人的煙火綻放在星空中,她們再也看不到;最無助的呼救飄散進海風裡,旁人再也聽不清。
你教我沙灘上最快樂的玩法,卻轉眼拿起手機低頭把玩;我學會開心玩鬧,學會認真乖巧,岸流是否會就此放我回家?
是誰在盛夏的海邊偷換童年,又是誰在天國的那邊輕聲哭泣。
下一世如果能夠選擇,這對雙胞胎姐妹,是否還願和粗心的母親——
組成一個家?
E
n
j
o
y
Y
o
u
r
L
i
f
e.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 S
e
e
Y
a
-


※撕逼、車禍都是「情緒中暑」惹的禍?
※當閨蜜聊天時,她們在聊什麼?
TAG:有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