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如何跟孩子解釋「死亡」?育兒專家給出這些具體的建議

家長如何跟孩子解釋「死亡」?育兒專家給出這些具體的建議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GIF

家長有必要提前跟小孩描述「死亡」的概念嗎?

如何在不傷害小孩的前提下正確的跟小孩談論「死亡」?

如何幫助小孩面對和接受生活中的「死亡」?

小孩能不能去參加葬禮?

……

這一系列的問題,恐怕是困擾了不少父母。

那麼,「死亡」究竟是不是小孩應該避諱的話題呢?談論「死亡」會讓小朋友陷入恐懼和悲傷嗎?

人類學家邁拉·蘭伯納做過一個研究,在整個姑息治療領域引起過巨大轟動,並且研究結果以《瀕死兒童的私人世界》結集出版。

邁拉·蘭伯納每天跟一群癌症晚期的兒童待在一起,細心觀察這些處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們和這些孩子的家長們的心理活動。

他驚奇的發現,儘管周圍的大人,包括父母和醫護人員,在談話中都盡量避免提及孩子即將死亡的事實,但讓邁拉·蘭伯納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其實是知道自己將要離開的。儘管如此,這些孩子們在跟周圍的大人說話的時候,還是會儘力避免暴露他們知道自己很快就要死去的事實。

像往常一樣,大人們會問孩子聖誕節想要什麼禮物,儘管知道他們根本不會看到了;小孩也會一本正經的討論他們長大後想做什麼,儘管知道永遠不會有機會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孩子和大人互相偽裝著,強顏歡笑著,為了讓對方支撐下去。

然而,這種形式的情感支持看似令人感動,實則是建立在脆弱的基礎之上的,因為它依賴於強迫自己忽略不可避免的事實。一旦其中一方不小心說錯話時,必須迅速地加以掩蓋,說更多的話來找補,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很容易讓雙方陷入崩潰。

相反,大大方方地跟孩子談論死亡,讓孩子理解死亡,更有助於幫助死亡以更舒服的方式發生,也容易讓孩子產生共情,當有一天真正要面對死亡的時候,才不至於過度恐懼和悲傷。

育兒專家建議,讓死亡成為正常談話的一部分,對於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至關重要,尤其是幼兒和學齡前的兒童,因為對於死亡,他們通常找不到合適的辭彙來描述他們的情緒和感受。

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死亡的含義,國外專門研究死亡率的心理學家總結出四點:

普遍性——所有生物都會死亡;

不可逆性——一旦死亡,永不復生;

喪失功能性——一旦死亡,身體的所有功能都會停止;

因果性——導致死亡的原因。

通常,5到7歲的孩子對死亡的普遍性、不可逆性和喪失功能性已經有一些淺顯的理解,但是對死亡概念更全面的理解,包括對因果性的理解,要到10歲左右才可以。因此,10歲是最好的時間結點,教孩子們理解何為死亡。

植物的枯萎可以幫孩子理解死亡的概念,比如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小樹死掉了,它不能享受陽光和雨露了,也不會呼吸了,沒有辦法長出新的葉子,它的葉子會一點一點變黃,一點一點變皺,最後消失在土裡。」

寵物生病也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死亡的概念,比如家裡的小狗得了重病,可以跟孩子說「小狗生病了,媽媽和醫生想了各種辦法,還是治不好,所以很遺憾它要離開我們了,以後我們都聽不到它叫了,也摸不到它了,它也不能陪你玩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它的照片懷念它。」

周圍人的離去會幫助孩子理解死亡的概念,消除對死亡的可怕誤解。比如跟孩子這樣說「你的外公沒有拋棄你,他只是太老太老了,沒有力氣呼吸了 」「別擔心,外公不會孤單的,我們想念外公的時候就告訴天上的星星,星星會告訴外公的」。

當你跟孩子談論死亡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1. 委婉的說法可能會讓孩子感到更加困惑。

避免這樣的說法:

「外公只是睡覺了……」

「小兔子去了另一個更好的世界…..」

「蝴蝶坐著宇宙飛船飛走了……」

模糊而抽象的說法只會讓孩子更加迷惑和恐懼,因為當他理解不了爸爸媽媽的說法時,便會自發的尋找各種信息和腦補各種畫面,孩子強大的想像力會讓死亡變成一件更加複雜和難以理解的事情。而且越是抽象的回答,越容易引發孩子的追問,家長不但要想方設法的自圓其說,還要承擔漏洞百出的風險。

客觀、直接、實事求是、具體和清晰的跟孩子描述死亡的概念,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我們不用擔心太直接會讓孩子過度悲傷,因為孩子其實不會像大人一樣,有那麼深刻的情感聯結。

2. 熟悉又舒服的場所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大人們談事兒的時候喜歡選擇在咖啡館、小酒館、茶館這樣的地方,就是因為越是讓人放鬆的場景,人的接受度就越高,同樣,孩子也是,當你打算認真的、正式的跟孩子聊聊死亡的概念時,最好選擇在孩子的卧室,或者家裡的客廳,給孩子一件他喜歡的玩具,讓他在放鬆、舒服的狀態下聽你說。另外,熟悉的場所也容易降低孩子的警惕性和戒備心理,讓他更容易接納一個陌生的話題,而不至於在你說話的時候左顧右盼,無法專心。

3. 確保讓你的孩子知道這不是他的錯。

小孩傾向於認為世界是圍繞著他們轉的,以為小動物和親人的離去是自己造成的,進而產生自責和羞愧感。有的家長常常跟孩子說「你不聽話,看把外婆都累倒了…… 」「你不好好吃飯,媽媽擔心你,才生病的,想不想讓媽媽好起來呀?那你就好好吃飯。」其實這樣的做法不但會加重孩子的自責心,而且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長大了容易變得低自尊,什麼問題都往自己身上攬,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客觀的跟孩子講「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有助於幫助孩子建立基本的醫學常識和明辨是非的標準。

4. 藉助繪本和動畫片讓孩子產生共情。

停留在形而上層面的概念化解釋無法調動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同身受。繪本和動畫片提供了一種以幼兒的思維模式構建的死亡場景模擬,讓孩子在觀看和耳聽故事的同時彷彿身臨其境,感受故事角色里的悲傷和感動。現在也有很多不錯的兒童戲劇將死亡的概念融合進故事當中,孩子可以在現場近距離感受舞台上的喜怒哀樂以及周圍小朋友的喜怒哀樂。孩子從心靈層面真正產生了共情,更容易換位思考,對待小動物和小植物都更加愛護。

當死亡來臨的時候,如何幫助孩子應對悲傷?

1. 不要對孩子隱藏真實的情緒和感受,同時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和感受。

臨床心理學研究發現,袒露悲傷比隱藏悲傷更容易使人獲得幸福感。

很多人可能抱著這樣的觀念:「悲傷是不好的情緒,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來」「掉眼淚讓人難為情,不能讓孩子看見」「我是超人媽媽,我要保護我的孩子,不可以傷心難過」。其實這樣的做法,不但讓自己的情緒無處安放,也讓孩子不敢、不會表達他的情緒。不妨直接跟孩子說「外婆離開我們了,媽媽好難過,你可以抱抱媽媽嗎?」或者「狗狗離開了,媽媽和你一樣難過」。讓孩子知道,人不可能總是快樂的,悲傷和難過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流眼淚並不丟人。

2. 製造儀式感讓生活產生聯結。

在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裡種一棵小樹,放一個風箏,疊一顆小星星,寫一封信,畫一張畫……讓逝去的人和現在的生活聯繫在一起,有助於降低孩子的悲傷,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紀念一個重要的人,也會給孩子製造一些美好的回憶,彷彿親人和小夥伴一直都在以另一種遙遠而美麗的方式在生活中陪伴著自己。

3. 保持常規的生活節奏。

悲傷容易導致不穩定性和混亂性,無論是大人也好,小孩也好,盡量不要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孩子的自律性更差,更沒有學會管理情緒這麼高級的技能。家長應該儘力讓孩子保持正常的作息習慣,按時睡覺,按時吃飯,不要取消常規的繪本時間、親子娛樂時間,同時給孩子更多的擁抱和親吻以保持孩子的穩定性和組織性。

本號所有文章未經同意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這些坑娃式育兒,招招都躺槍!快別繼續了!
郭晶晶拒做豪門闊太!和老公回老家獻愛心,教育兒子致敬鄉村醫生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