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驅動的社交媒體營銷怎麼玩?
「
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扮演了直接觸達到用戶的重要角色,數據也賦予了社交媒體營銷新動能。準確的用戶畫像從何而來?對標競品的特點有哪些?真正打動消費者的KOL是誰?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能從社交媒體數據中一一挖掘。DT君上周請到了秒針商務總經理石承泰,他用真實的行業案例為大家打開了社交營銷新思路。本文為嘉賓的直播實錄整理,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哦~
▍社交媒體營銷中,需要數據驅動的六大應用場景
輿情監測:負面評價有哪些?
如何去偵測一個負面評價? 目前大部分廣告主都在用傳統的輿情監測,就是在微博、微信以及一些垂直的平台上面做輿情監測,包括日常突發事件、事件傳播分析、競品的社媒輿情監測。我們秒針也在透過輿情監測(social listening)的方式偵測負面評價,然後給客戶做出危機預警。市場比拼的是速度,我們將輿情監測按照危機層級,分為三個level,並對不同level做出評判,以不同方式的預警模式提供給客戶,從小時級的到分鐘級的都可以提供。
客戶洞察:什麼樣的客戶在評價?
在客戶洞察方面,基於秒針自己第三方的panel,我們可以看到背後人群的屬性,比如說性別,來自哪裡,使用什麼手機設備以及他使用手機的價格是多少等。拿汽車行業舉例,透過這樣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於車子本身的正面評價是什麼?比如說外觀好,空間大動力足,或者是負面的一些評價,包括安全性的問題、服務售後不好的問題等,透過客戶洞察使用者畫像,追蹤客戶的正負面態度,幫助廣告主了解用戶在社交媒體上面的真實想法,及時優化調整內容投放策略。
競品分析:對標競品的網路口碑如何?
在競品方面,我們也可以做到類似客戶洞察的分析。我相信廣告主都希望可以看到品牌和競品之間的分析,包括每個月聲量的變化,情感度分析,包括各個聲量在各個渠道上面,比如微博、微信、論壇、視頻網站、垂直媒體,品牌和競品的聲量佔比各是多少,再基於我們的資料庫,可以幫助廣告主對品牌和競品在不同的渠道上面的聲量,根據核心傳播事件聲量的變化跟正負面評價進行對標交叉分析。
KOL服務:會打動消費者的KOL是誰?
在KOL部分,我們可以分析KOL真實的粉絲量是多少。現在業界我們也都在探討,KOL的水分非常多,所以秒針建立了一個自己的第三方panel,我們利用自己的panel去觀察裡面收錄的真實的人群,觀察他們關注什麼樣的KOL,什麼樣的議題,以及什麼樣的文章會引起他們的轉發,用這樣一個樣本庫,進而推及全網數據。通過數據去水,在事前把好的KOL篩選出來,並針對有效的轉發、後續的活動評估及轉發層級做分析,包括KOL發文以後聲量是否有上升,情感傾向如何,正面部分是否幫助到品牌,負面是否並沒有傳播出去,幫助客戶尋找真實、高性價比的社交傳播途徑。
活動評估:社交營銷如何評價
在KOL前測部分,我們可以根據品牌主所自定義的TA (Target Audience)來選擇KOL的名單給到品牌主,在選擇上除了頭部高單價的KOL, 我們也可以找尋到性價比高的中長尾KOL, 並且針對背後的TA覆蓋人群做優化計算,幫助品牌主用更少的錢覆蓋更多的TA人群。
熱點監測:有哪些消費者最新熱點?
透過熱點監測,我們能夠監測每一個品牌在哪一個時間點做了什麼樣的campaign,舉例來講,比如假設在一個品牌的campaign周期,我們可以幫品牌主去監測你的競品在同一個時間點,他們做了什麼樣的活動,聲量跟傳播情況是如何,如此一來品牌主可以及時地去調整,在熱點監測上面,我們是可以把不同的品牌在同一個時間點的分析給到及時的Report。
數據+演算法:助力社交媒體營銷
接下來我想介紹秒針是如何做到這些事情的,如同我剛剛前面講的,我們自建了一個千萬級的第三方自有的panel,這個樣本庫經過了5-6年的校驗,我們把真實的用戶放到這個樣本庫裡面,並追蹤這些用戶,看他們在平台上面,具體關注了什麼樣的內容跟KOL,關注了什麼樣的文章,用這樣的樣本庫來推及所分析的數據。
在輿情監測上不只是雙微平台,包括在其他的垂直平台,比如我們今天主題討論的汽車四大垂直媒體如汽車之家、愛卡汽車、易車、太平洋汽車,我們的輿情監測會針對相關的評論,關注的品牌,以及競品的車型,車主回復、文章閱讀數、是不是首發以及轉貼等進行分析,通過整合新聞、電商、視頻等平台的數據,實時得出相對應的報告。
相信大家一定會討論、好奇這是用一個什麼樣的技術?
我們用的技術呢,不外乎就是NLP(語義分析),但是秒針在做NLP時結合了樣本庫的海量數據,並且我們做了很多的機器學習,通過AI人工智慧對社交媒體海量發言進行標準化,實現對客戶聲量的深度解讀,同時我們也加入了一些行業domain Know-how,提高data mining的準確度。
▍社交媒體營銷之迷:KOL的真實粉絲究竟有多少?
在社交媒體營銷監測方面,秒針做了很多相關的工具。以KOL為例,我們出了一個行業的報告,在valid fans(有效粉絲)上面,在不同KOL型態整體有效粉絲數據非常低,我們可以看到,celebrities真實有效的粉絲只有38%,母嬰領域KOL的有效粉絲相對較高有61%,因為大部分母嬰垂直網站的用戶都是真實的媽媽,在這樣的情況下面都有40%的水軍在,更不用講我們在fashion或者是美妝這一領域的水軍會有多少了,美妝也是KOL使用到較多的領域。
品牌主在選KOL的時候,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去觸達背後的TA人群。我們可以去計算每一個KOL它背後的TA人群是否有重疊,通過優化計算,去用比較少的錢達到覆蓋程度最高的最佳推薦組合。
在KOL後測部分, 可以做到傳播聲量趨勢跟轉化層級評估,通過轉化層級看活動後在社交媒體上觸達的廣度跟趨勢。
最後今天我們講的輿情監測、危機預警、客戶洞察,熱點分析到競品分析,最後透過KOL選擇到KOL後續的活動評估,這是秒針在社交媒體營銷領域上,針對六大不同的應用場景所提出的六大的工具跟解決方案。


※關愛鏟屎官,從貓砂盆開始 | NEXT50
※最好的數據科學家,就是把自己給「幹掉」
TAG:DT數據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