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伏泰科技談數據管理在環衛領域的實踐探索

伏泰科技談數據管理在環衛領域的實踐探索

近三年,隨著環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政府職能發生轉變,明顯感覺環衛信息化浪潮來臨,公司80%項目都在2015年以後成交。」在7月27日舉辦的「2018首屆環衛一體化高峰論壇」上,蘇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潘慧表示。

來源:中國固廢網 整理:程雲

「十年前,2007年推環衛信息化業務時非常艱難,想讓客戶接受信息化和IT技術,難上加難。近三年,隨著環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政府職能發生轉變,明顯感覺環衛信息化浪潮來臨,公司80%項目都在2015年以後成交。」在7月27日舉辦的「2018首屆環衛一體化高峰論壇」上,蘇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潘慧表示。

潘慧

會上,她基於自身的從業經驗分享了數據管理與應用對環衛領域的影響。

從政府到企業,革新管理

過去20年,環衛主管部門的職能發生很大的轉變,潘慧總結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政府自己干、自己管,政府主要管理自身作業,簡單的技術運用和單一的場景。

第二階段:逐漸的管幹分離、監督管理並行。為了搞好考核監管,環衛主管部門開始引用綜合性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階段:政府購買服務,定位為監管角色,真正實現管幹分離。政府購買服務後,為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更多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提高管理的精細化,改變過去作業粗放和無有效科學的評價標準。

過去10年間,政府側信息化整體需求基本定型,部分城市率先完成搭建工作。

信息化應用,對環衛主管部門來說,助力哪些方面效率的提升?潘慧總結如下四點:第一監管更加智能,以前更多依賴於人,做點面的稽查,現在變成依託平台,做全方位的監管;第二,應急處理更加快速、更加高效,以往發生突發事件,信息依靠人層層上報,調度起來費時費力,如今採用平台化的智能調度,可科學快速解決突發問題;第三,考核更加科學,未採用信息化手段之前,主管部門更多是利用經驗及主觀印象對環衛企業考核和評價,有了平台之後,可以更多依託數據進行精準費用的決算;第四,決策更精準,從拍腦袋決策到依據數據分析決策。

從如下數據可以反映出政府對信息化接受和認可正在發生變化,尤其是近三年。

從全國市場來看,2008-2018年,政府側信息化項目成交約10億元,僅2017年政府側環衛信息化成交約5億元,這就意味著10億元的項目、85%的成交額出現在近三年,江浙地區更為先進,政府側信息化覆蓋達75%以上,另外,北京、蘇州、深圳、廈門綜合投入也大,位列前四。

潘慧頗為感觸地說到,10年前,2007年推環衛信息化業務時非常艱難,想讓客戶接受信息化和IT技術,簡直不可思議。近三年,隨著環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明顯感覺信息化浪潮來臨,公司80%項目都在2015年以後成交的。截止到目前,伏泰科技服務150+個市/區/縣級客戶,落地項目350+個,承建項目金額約3億,整體市場佔有率約30%,成為環衛信息化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

毫無疑問,隨著政府職能的轉型,對企業精細化生產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層面也在發生著變化,第一,業務擴展多元化,環衛企業開始承接園林綠化、市政等工程,固廢末端焚燒企業向餐廚、畜禽、危廢等領域拓展;第二,產業整合一體化,由末端固廢處置向前端收運、保潔一體化轉型;第三,項目落地全球化:行業領先企業由區域市場向全國市場拓展,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拓展。

信息化應用助力企業數據資產變現

這樣的發展格局和變化,對企業運營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潘慧介紹:首先,重效益的企業,更加關注高效,如何提升自己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和運營成本成為重中之重;其次,對於有底線的現代化環境企業,希望運行和管理規範化,滿足環保達標排放;最後,對於求發展的標準化環境企業希望可以藉助於以往的經驗,快速擴張。

基於目前的現狀,大量的企業和政府開始尋求信息化「援助」,謀求互聯網+、大數據和信息化的戰略布局,節約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潘慧表示,伏泰科技一直專註為環衛企業提供信息化的解決方案,過去5年間為TOP20企業中80%開展信息治理戰略,將浪費掉的數據資產管理起來,幫助環衛企業進行如下方面的改善:

第一「讓作業可視」,企業運營全過程動態管控;

第二「讓數據發聲」,企業運營決策智能分析:讓以往沉寂的數據發聲,基於數據制訂作業計劃,進行對標分析和運營指數評價。

第三「讓未來可見」,企業運營方案優化變革。基於數據分析做設備裝備科學配備,包括投資彙報的大數據分析,運營成本優化以及投資風險評估等。

以海口秀英區智慧環衛管理平台為例,會上,潘慧著重介紹玉禾田在採用信息化手段,在服務督察、調度指揮、作業管控等方面帶來生產和管理模式的革新。

伏泰科技服務的客戶

除了政府和企業,老百姓和公眾也是環衛事業參與的重要力量,前不久,發改委和住建部下發《關於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

未來隨著垃圾分類等頂層政策逐步落地,推行垃圾計量收費,並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等政策逐漸完善,一些地方開始嘗試互聯網+垃圾分類服務平台,比如在蘇州首批30萬用戶,建成全國首個互聯網+垃圾分類綜合服務平台。

潘慧介紹,通過互聯網與垃圾分類監管的融合,居民可自動實現在線預約、積分銷售和積分兌換,通過APP對收運全過程進行跟蹤和打分評價等(如下圖)。除此以外,此平台後期還可拓展二手物品交易置換、慈善捐贈、志願者服務、垃圾分類線上學習等應用。

從智慧環衛到垃圾分類,革新運營

前段時間行業媒體發表的觀點很有趣,說垃圾分類市場持續高漲,傳統環衛企業卻普遍缺乏熱情,諸如像伏泰這樣的科技類公司在垃圾分類市場的角色逐漸由配角逆襲為主角。

從全國市場上看,截至7月底,2018年合同額約15億,較2017年同期增長7倍,24個省份及直轄市啟動垃圾分類服務採購,截至目前約700個項目落地,合同總額約30億。而這,僅僅只是剛剛拉開序幕,大戲還在後頭。

「如此體量的項目被哪些公司拿去?我們做了統計發現,環保能源公司、環保技術廠商、環衛服務廠商、環衛IT服務企業和單品類回收企業等五大類企業參與分利。」潘慧談到,這波垃圾分類紅利中,伏泰科技取得顯著的成績,在江蘇、浙江、湖南、甘肅、福建等省市跑馬圈地,市場份額最大佔有率達20%,成交近6億合同。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企業是被市場需要的?什麼樣的企業可能會水土不服?潘慧基於我國垃圾分類短期和中長期目標分析認為,企業要想在市場里存活下去,需要具備如下四個能力,第一,科學制訂垃圾分類運營方案的能力;第二,要有高效執行工作方案的能力,讓作業和問題可管可控;第三,搭建高效管理體系,精準彙報垃圾分類運營過程與結果;第四,長期運營循環再造血能力。短期內,垃圾分類是政府支持大事,但不會長遠持續下去,要積極利用本身垃圾分類的附加值,展開整合,構建一套盈利的垃圾分類體系,減少財政補貼。

潘慧表示,伏泰具備優良的垃圾分類運營服務基因,深耕環衛10年,100座城市實踐,300個項目沉澱,非常了解垃圾分類裡面的痛點和相應的問題,通過數據積澱和分析,嘗試著構建產業可循環:

對政府來說:短期補貼長期減少投入,達成垃圾分類指標要求;

對企業來說:運營方式與能力固化,獲得合理利潤;

對公眾來說:養成良好的分類習慣,提升美好生活的品質;

潘慧表示:過去十年,伏泰在環衛政府側信息化方面承擔了推動與建設的角色,加快推進了環衛產業的信息化進程。近年來,戰略規劃從政府側向企業側延伸,幫助國內大批環境企業走向數據治理。隨著2017年開始試水垃圾分類運營及伏泰企業定位的轉型,將帶來更多基於數據管理的高效應用,助推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20水網固廢網 的精彩文章:

韋昌健:陶氏膜技術在供水領域的應用

TAG:E20水網固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