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大妞最近喜歡上了王陽明,我偷看了她的讀書筆記……

我的大妞最近喜歡上了王陽明,我偷看了她的讀書筆記……

最近,大妞開始閱讀《王陽明》,而且還寫讀書筆記。這是我們在一起十幾年裡都沒有過的事情,之前我只覺得她是說著玩的,可是連續幾天都這麼認真的思考並寫出這些文字,我覺得她認真讀了。當然,未必有很多人理解她的這些文字,我也看過一些關於讀王陽明的心得,但我覺得她寫的要比那些更有感覺,我整理一下:

王陽明簡介: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曾國藩曾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8月13日,讀《陽明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筆記:

01

十五年前的理解,只記住了陽明先生是唯心主義

初次接觸王陽明先生是在高中政治課上,陽明先生唯心主義的哲學觀點與高中課程里正統的唯物主義哲學觀點相對立,那個時候的我其實還是二分法的觀點看世界,因為考試和老師都是強調唯物主義的正確性,因而並沒有對陽明先生哲學觀點有更加多的興趣,只記住了他是唯心主義,只知道有關於王陽明的心學觀點均是錯誤選項。

02

十五年後再次理解,重新閱讀,引人深思

後來大學裡開始閱讀一些書籍,聽說了王守仁以少勝多破江西賊寇,輕鬆平定寧王叛亂等英雄事迹,心裡開始對之前自己學習的一些知識有所懷疑,這次經過我們開班儀式上龔老師的引導,課後看了陽明先生的年譜及視頻短片,並且在喜馬拉雅電台上聽了「知性合一王陽明」這本書對陽明先生傳記式的記述,給我最大的感觸便是陽明先生敢於放棄所擁有的,一切從頭開始,勇於擁抱變化、不斷學習思索、鑽研各家思想精髓並敢於懷疑最終創新發展出獨家學說的治學態度!

03

崇拜聖賢,但不迷信於聖賢

陽明先生從小便立志做聖賢,從他哲學觀點形成的歷程來看,陽明先生研習過佛家、道家思想,並且對儒家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頗有心得,雖然很多人認為他的心學和陸九淵的心學一脈相承,但他自己卻更加堅持自己的心學與朱熹理學密不可分!其實憑藉王陽明對佛道儒三大哲學思想的研究,他已然可以稱為先賢,然而他崇拜聖賢、卻不迷信於聖賢,在被貶到貴州之後,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他問自己應該如何向聖賢學習對付這隨時斃命的惡劣環境,他最終悟出了:自己現如今所處的環境、以往的聖賢都未曾經歷過,只有依靠自己強大的內心才可以拯救自己,自此偉大的心學誕生了,也是憑藉自己強大的內心力量,終於走出了貴州那片死亡之地,並在那個黑暗的明王朝造福一方百姓、創出一番豐功偉績!

04

放棄一切,從頭開始

有所悟繼而有所行,希冀自己先做到遇事先「反求諸己」

讀完陽明先生簡短年譜,給我最深的印象便是陽明先生敢於放棄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從頭開始,擁抱變化,放棄研究多年的佛家道家思想、對朱熹理學的格物致知也是從堅信鑽研到懷疑再到沿襲融合自己的心學觀點,終成一家學說,所有的一切給我的啟示:

1、敢於對過往的自己說goodbye,不論是輝煌亦或是苦難,只有放下包袱輕裝前進才能一路輕鬆

2、敢於有所懷疑、保持懷疑的精神不是批駁別人,而是讓自己保持獨立的思想和判斷力,不盲從,不迷失

3、敢於擁抱變化,陽明先生一生經歷不同的職位、文官卻取得武將所不能達到的軍功,就在於他不懼變化,以不變應萬變、堅守自己的內在良知就可以擁有無窮的力量、我們生處的這個世界變化更是快到一日千里,新思想,新觀念多入牛毛、如何擁抱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陽明先生給我們指明了一條康庄大道

4、敢於創新,大家都在談創新,陽明先生給了我們一個極好的例子,哪怕陽明先生不創新、憑他對當時各家學說的理解也是當時的名師,然而正是因為他遠大的抱負和創新的治學態度才有了心學這門全新的哲學觀點、敢於創新才會有所突破!

8月14日,讀《教條示龍場諸生:立志》筆記:

01

問自己,到底何為「志」?

如何立「志」,立何「志」?陽明先生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然「立志」亦不等於「成事」。

02

父親給我取名含「志」,我最初的理解是簡單的

讀完此篇文章在我腦子裡閃現的第一句話竟是沒有多少文化水平的父親曾告誡我的一句話:「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當初他用僅有的小學一年級文化水平給我的姓名里加了一個「志」字也是希望我做一個有志氣的人。

人們常說一個人的名字會悄無聲息的影響一個人的脾氣秉性,我覺得是有一定的道理 ,我也常常覺暗暗的告訴自己要有「志氣」:讀書時我一向努力,希望自己的成績不要落於人後;工作後也會盡全力,也是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要落於人後,所有的努力也是為了這所謂的「志氣」。

03

讀過王陽明,才覺自己理解有所偏頗

但此時讀完此篇文章覺得自己對「志」的理解有所偏頗,有所狹隘,僅僅是管中窺豹。其實「志」包涵的意義太廣泛了,陽明先生的「志」應該指的是人一生所應追求的偉大夢想,譬如他自己的「志」便是成為聖賢,做一個悅人的「善」人。而此時此刻我自己對「志」的理解是志向和目標,我們作為一個人,存活於這個世界中,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的志向是什麼,也許之前的我僅僅是希望自己能獲得主流社會價值觀的認可,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不給父母丟臉,給孩子做一個自強進取的榜樣,而這狹隘的志向可能終會限制我的潛力,因為潛意識的志向已經為我指明了我的奮鬥目標,所以我覺得如何立志,立什麼樣的志才是影響我們一生髮展的源頭!

04

要立長志,而且要和短期目標相結合

首先立長志才能讓我們有一個長遠的夢想,如果常立志那麼這個「志」恐怕就會變得飄忽不定、甚至迷失方向,因此從此時此刻開始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志」比盲目的設立多個「志」更有意義。

其次立什麼樣的志也是我們要勤思的一個方面,我覺得我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騖遠,不能因為陽明先生的聖賢之志而全盤否定我們自己的世俗之志,也不能不顧自己的個人實際情況而盲目的為自己立一個遙不可及的志向。

我個人覺得根據自己目前的實際情況將自己的長遠志向和短期目標相互結合、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向著自己的「志」前進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

8月15日,讀《教條示龍場諸生:勤學》筆記:

01

篤志才能勤學

陽明先生講「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篤志」才能「勤學」,沒有明確堅定的目標,就不知道該學習什麼,因此也就無從談「勤學」!而一旦樹立了堅定明確的「志」,那麼如何學,學什麼就成為我們要思考的重點。

02

沒有對錯,只有不同,用真心則勝,不用心則敗

陽明先生在文中描述了兩種明顯對立的不同人格,我相信只要有良知的人都會毫不猶豫的告訴別人自己該向誰學習,如同小時候看電視劇一樣,我們都會急於問父母一個問題:「到底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

二元對立的世界觀會清楚的告訴我們是非對錯,但是往往在「做」的過程中很多人便會迷失方向 ,很多人也會辨不清對錯。我相信那些迷失的人雖不是我們要學習的範本,但是也值得我們去研究,有些甚至值得我們同情。

譬如陽明先生南贛剿匪的事迹,用我們現代人甚至是陽明先生自己的觀點看那些匪徒,其實如謝志山、池仲容等匪徒也都是有一定膽識的梁山好漢,很多都是被逼無奈,若不是遇到王陽明,興許像池仲容這樣的人物說不一定還能創出一番事業,歷史或將改寫?雖然歷史在歌頌陽明先生的剿匪功績,我相信在當時池仲容曾經造福的那一幫百姓興許還會憎恨陽明先生,這也就不難理解那個時代的很多人對王陽明的評價是「此人天性詭詐」!

如同很多人認為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歷史永遠都會是真正的客觀公正,勝者王敗者寇的道理人人皆知!因此今天我們既然在學習陽明先生的學說,我們就要深挖他的哲學精髓,學習他克敵制勝的法寶,用最少的犧牲換來最大的太平。在整個剿匪的過程中所有的匪徒頭目都犯了一個大忌:用以往經驗去判斷,而沒有真正用心。他們都認為以前四省將領合力剿匪都被他們反擊撤退,而一介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的書生能有什麼本事?因此陽明先生的勝利是因為他用心去思索每個人的內心,因為他真正的用心去感悟那些匪徒的內心,所以他深知他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因而才能以少勝多、以弱攻強、大獲全勝。而那些匪徒也說他們不是輸給王陽明而是輸給自己。

03

守住內心良知,用心學

今天我們學習陽明心學、我覺得要去學習他的「用心」,所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你真正的是用心去做,真正的切身處地的走進對方和自己的內心世界,用心底最深處的良知喚醒你外在的驅動力、我覺得現實世界那些讓我們迷失方向的各有道理的價值觀就會變得清晰明了。

這也是我們經常說捫心自問一下,我們自己真的用心勤學了嗎?學習的東西太多了,但是我認為「守住內心良知、用心學」這是我們要學習的的東西,把握住這根底線就不會迷失和茫然不知所措!

8月16日,讀《教條示龍場諸生:改過》筆記:

01

人,無完人

陽明先生500年前就告訴我們「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 ,即便是聖人賢人也有犯錯的時候,她們所犯之錯不影響他們的賢名,那是因為他們能知錯就改。

02

人,難在知錯就改

我覺得陽明先生在500年前就有如此寬大的胸懷實在難能可貴,雖然我們都明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但是在現實的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受「第一印象」、「暈輪效應 」的影響,對人對事不免會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做出自我判斷。

03

人,比知錯就改更難的是「困於失敗之中出不來」

這一章節雖然強調改過,但是給我最多的啟發是陽明先生的這句聖賢之為聖賢、是因其知錯能改。這也啟示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對人對事不要局限於一次兩次的錯誤經驗中,對待他人要給予其寬容的胸懷,不要因為一次兩次的錯誤給予其全盤否定,而對待自己也不要因為一次兩次的疏漏就對自己否定,沉迷於失敗之中不可自拔,永遠保持一顆精進之心,抱著沒有最好只有 更好的心態,每天讓完美一點點 !每天向聖賢靠近一點點!

讀書、寫東西,喜文的大妞很用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iyi故事繪 的精彩文章:

TAG:yiyi故事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