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古代陶瓷碗器型

古代陶瓷碗器型

古代陶瓷碗器型

瓷碗是古代瓷業生產的大眾產品,漢代始見,魏晉流行,唐以後大量生產。 碗造型特點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種多樣。不同時期的瓷碗,其形狀、釉水、紋飾是有著明顯差別的。

唐以前的碗,其型多為直口、平底、施釉不到底,基本無紋飾。唐代的碗器型較多,有直口、撇口、葵口等,口沿突有唇邊,多為平底、玉壁底及環條形底,施釉接近底部,精製的產品施滿釉,有簡單的劃花裝飾出現。宋代碗其型多為斗笠式、草帽式、大口沿、小圈足,圈足直徑大小差不多是口沿的三分之一。釉色多為單色,如影青、黑、醬、白等,紋飾用刻、劃、印等手法,將嬰戲、動物、植物文字形象繪在碗的內外壁或內底心上。明代碗多雞心式、墩子式及口沿外向平折式,圈足較為窄細,大多採用畫花裝飾。

高足碗

古代陶瓷碗器型

高足碗,又稱靶碗,有中空足封閉底印和不封底兩種。造型為口微撇,近底處豐滿,下承高足,造型與高足杯頗為相似,較之略大。這種纖巧的高足碗於元、明、清三代較為流行,品種有青花、鬥彩等,以明永樂紅釉、宣德釉里紅、成化鬥彩最為名貴。

古代陶瓷碗器型

明宣德 青花海水雙龍紋內暗花龍紋高足碗(佳士得香港2016秋拍成交價6000萬)

宮碗

古代陶瓷碗器型

宮碗,口沿外撇,腹部寬深豐圓,造型端正,多為皇宮用器,故名。明正德時燒制最為著名,有「正德碗」之稱。這種碗外觀端重而又實用,優美的形制幾乎貫穿整個大明朝,真是異常精美。

古代陶瓷碗器型

明正德 青花穿花龍紋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雞心碗

古代陶瓷碗器型

雞心碗是碗的一種樣式。明代永樂、宣德時燒制。碗底心外側有雞心狀突起,故名。碗腹較深,足較小。 常見有大小兩種。永樂時胎體輕,足矮;宣德時胎體厚重,足變高。清代雍正、乾隆時多有仿製。

古代陶瓷碗器型

明宣德 官窯青花外蓮瓣內輪花紋雞心碗(北京東正2014春拍成交價:235萬)

斗笠碗

古代陶瓷碗器型

斗笠碗廣口,斜腹壁呈45度角,小圈足。因倒置過來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燒,此後歷代均有燒制。

古代陶瓷碗器型

定窯紫金釉斗笠盞(上海嘉禾2015秋拍成交價:149萬)

折腰碗

古代陶瓷碗器型

撇口,圈足,碗下腹部硬折,故稱折腰碗。始見於唐代。盛行於元代中期。。除「折腰」外,這種碗還具有足外撇、足壁厚、足內底有一凸起的乳釘等特點。另外,有部分碗壁內還印有「樞府」二字,故又稱「樞府碗」。

古代陶瓷碗器型

定窯白釉刻花折腰碗

卧足碗

古代陶瓷碗器型

淺腹,碗底心內凹,以碗壁充當圈足,故稱卧足碗。多見於明清兩代。

古代陶瓷碗器型

明成化 青花內梵文海石榴紋卧足碗(北京保利國際2011秋拍成交:5117萬)

孔明碗

古代陶瓷碗器型

孔明碗又叫諸葛碗,其最大的特點是由兩隻碗上下粘接而成,兩碗中間留空,外面碗底心有一圓孔相通,人們便因這「孔」而將其美稱為「孔明碗」,孔明先生姓諸葛名亮,自然又叫諸葛碗了。其實,這碗與諸葛亮一點關係也沒有。

古代陶瓷碗器型

明 孔明碗

凈水碗

古代陶瓷碗器型

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寬圓,圈足,有的餅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題有信士弟子名稱,乞求內容、施捨時間等。

古代陶瓷碗器型

清道光 粉彩吉慶有餘圖凈水碗

注碗

古代陶瓷碗器型

溫酒具,與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體呈蓮花形,使用時碗內放適量熱水,注子內盛酒置於碗中。宋代南北瓷窯均有燒造,以南方居多。

古代陶瓷碗器型

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注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