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田園話桑,時光不老的篁嶺,再不來你會後悔一整年

田園話桑,時光不老的篁嶺,再不來你會後悔一整年

我曾經夢到一個小小的村落,那裡有明媚的陽光,有五彩斑斕的豐收,有老人慈祥的笑容,有風吹過樹葉沙沙的歌聲。日出而起,日落而息,跟隨著自然的節奏呼吸,歲月是靜止的。陸陸續續的走,探訪了一座又一座古城村落。從嶺南的古厝,到江南的水鄉,從雲貴的山寨,到西北的村落。鄉村,總是牽繞著心中淡淡的情愫。彷彿只有不斷的抵達,才能尋找到夢中的那個故事。

田園話桑,時光不老的篁嶺,再不來你會後悔一整年

篁嶺屬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梯狀錯落排布。篁嶺「曬秋」聞名遐邇,村落「天街九巷」似玉帶將精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鋪林立,前店後坊,一幅流動的縮寫版「清明上河圖」。 周邊千畝梯田簇擁,四季花海展示驚艷的「大地藝術」。

田園話桑,時光不老的篁嶺,再不來你會後悔一整年

窗銜篁嶺千葉匾,門聚幽篁萬畝田,以「曬秋」聞名遐邇的篁嶺因「其地多篁竹」得名,嶺高500米,建村500多年,這裡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鱅的故里。「地無三尺平」四面環山的篁嶺古村,民居受地形限制高低排布、錯落搭建,周邊古木參天、梯田密布,村民曬晾農作物只能使用竹匾曬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形成特有的「曬秋」農俗景觀。

田園話桑,時光不老的篁嶺,再不來你會後悔一整年

數百年來,篁嶺村民早已習慣用平和的心態與崎嶇的地形「交流」,從而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尋求新的平衡點。祖輩起,就用竹曬匾晾曬農作物,既不佔地方,又便於收藏。每年夏秋交替房前屋後成了竹曬匾的世界,長長木架托起圓圓的曬匾,春曬茶葉、蕨菜;秋曬紅辣椒、稻穀、黃豆……,這裡一年四季都是畫家和攝影家的創作樂園。

田園話桑,時光不老的篁嶺,再不來你會後悔一整年

藍天被片片古樟樹、楓樹、紅豆杉組成的密林擋住,深幽里只留下陽光濾過葉縫的光影。篁嶺,山多地少,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與莊園」之稱。四周群山環繞,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梯狀錯落排布,層層疊疊,高低交叉,大戶的人家建庭園樓閣,畫梁雕窗,普通民居紅磚壘砌,披一層青瓦,白色,紅色,青色在綠樹蔥蘢的懷抱中,賞心悅目。

田園話桑,時光不老的篁嶺,再不來你會後悔一整年

一條天街穿行於山村的中心,似玉帶將古村串連,村中集徽州的老宅、書院、樓閣、祠堂、牌坊和園林,充滿文化氣息和園林情趣。晨曦中走在重新鋪整過的天街,層層的馬頭牆高出屋脊,坡頂半掩半映,半藏半露,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檐角青瓦起墊飛翹,在漸漸透明的天際間,勾出民居牆頭與天空的輪廓線,一幅流動的縮寫版「清明上河圖」。

田園話桑,時光不老的篁嶺,再不來你會後悔一整年

一個村姑從老舊的階梯拾級而下,舉手回眸間,幻若回到篁嶺小村近六百年歷史的久遠的夢境。哪怕是一間客棧,雨檐幽門,布置得精巧古韻,彷彿生活在別夢依稀的年代,住在塵封已久的故事裡。篁嶺的晨,明媚如畫。沿著天街慢慢的走,畫卷如水墨般鋪展。亦濃烈,亦素淡,都是安靜的模樣。遊客還未抵達,街道上幾乎無人,偶爾與早起的村民擦身而過,點頭微笑,時光真的很美好。

田園話桑,時光不老的篁嶺,再不來你會後悔一整年

待到日光散去人潮消退,篁嶺古村徽派建築與文化之美浮現眼前,生活氣息隨著「曬秋」的味道彌散。「曬秋」是一種農俗現象,在婺源山區,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秋」在這裡並非季節所指,而是「果實」的象徵。無論是稻穀、玉米、紅薯,還是茄子、豆角、辣椒等等,五顏六色的農物果實,如艷麗的顏料一般裝點著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篁嶺曬秋」也成了徽州大地上一抹亮麗的色彩!

遠山將夕陽最後一絲光亮吞噬,夜幕降臨篁嶺,大紅的燈籠高高掛起。再次行走在鮮有遊客的天街中,有一種時光倒轉,真假難辨的穿越感。

田園話桑,時光不老的篁嶺,再不來你會後悔一整年

時間安安靜靜的,一個人慢慢的走。去看了看窗口一眼望見的那棵紅楓,傲然挺立於白牆青瓦之間。遠遠望去,像是整個村落的守護者,陽光下披著金色的盔甲,熠熠生輝。待真正站在樹下仰望,細細簌簌的陽光透過樹梢灑在身上,忍不住將手輕輕放在粗糙的樹皮上摩挲,竟然恍如千年。

田園話桑,時光不老的篁嶺,再不來你會後悔一整年

六百年的歲月,在這個徽州古村裡,似乎是停止的。人們依舊不緊不慢的生活,依舊保存著最傳統的生活,用篁嶺人獨特的方式,與天地對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湛霞說搞笑 的精彩文章:

問神農架為何物,只是風景讓人生死相隨
逛膩了商場,不妨換個心境,到玉龍雪山走一走!

TAG:湛霞說搞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