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明:「延續哲學」的根基——理解萬物的一個框架

大明:「延續哲學」的根基——理解萬物的一個框架

按:人們急於透析、拆解自身所處的世界,卻很難想到,大尺度、螺旋式成長的世界中,一個縫隙或迴旋,就可能容下幾代人的人生。現實中,人們的判斷力往往如同悟空初臨如來中指之下,無所為憑,進退失據。特別是生存節奏的加快與表達渠道的豐富,使得本來就價值觀模糊的人們,更很少有機會和興趣梳理自己的「元認知」。其結果,即是古斯塔夫·勒龐所謂「烏合之眾」在左、右兩端嘯聚如潮——唯立場與情緒被表達、會表達。

事實上,表達之前,每個人都需要審視自己判斷的依據、邏輯,在此基礎上的表達才是認真的、值得傾聽的。

我這裡提供一種——基於」延續主義「的世界觀或解釋世界的框架。

1.世界

1.1 世界,是一切事實的總和,而不是地理上的概念或事物的總和——借用維特根斯坦的觀念。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像

1.2 完全獨立於意識之外世界,我們無法證明其存在。

因為我們只能用我們的邏輯思維來感知世界。

舉個例子,電腦如何證明自己是在房間的辦公桌上?注意,是用它自己的二進位語言獨立向自己證明——更重要的前提是——在沒有人(人類)為那些代碼賦值的情況下。

1.3僅就我們意識中的世界而言,它必須被理解為一個可以理解的系統。但這個系統與人類意識之間的關係,目前存在不可調和的悖論,或者說邏輯上難以自洽的缺陷。那就是,我們只能用「我們認為的」進化了幾百萬年形成的思維繫統和表述能力,來思考、表述「我們推測的」時間維度達到45億年直至永恆的東西。

事實上,我們在用我們的邏輯,創造一個我們曾有、現有、並將繼續永存的世界。

1.4 一個延續著的世界,是「人的延續」的背景。

1.5 如同宇宙從「奇點」即開始無休止膨脹,被感知的世界,也是持續動態演進的。

可感知世界的演進趨勢圖景

我們可以為這種演進構建一個坐標體系:橫軸是時間,縱軸的水平線上下,分別是「是或否有益於人類延續」(用正負值描述),一條沿著橫軸方向前進的並不斷正負值交替的波浪狀曲線,就是世界演進的形態,即「世界向著當代人認同的『益於人類延續』的方向線性演進」。這種波浪起伏的跨度時間不定,但被感知的方向恆定。

1.6 相對於幾何描述,世界更適於被「情景描述」。

想像一款設定唯一目標為「主角實現延續」的超級遊戲。世界是場景,人是主角。存在主義哲學認為「我們在玩兒」;而之前的絕大多數哲學體系都在探討「是誰設計了場景,同時,誰在玩兒我們?」

2.人

2.1 人必須存在。

我們無法想像脫離於人之外的「存在」。人是「存在」的標尺和見證。

人是萬物的尺度(古希臘·普羅泰戈拉)

2.2 人,是延續的主體還是延續的載體,人本身無法獲知。

因為主體和載體的概念,亦在人類的邏輯框架內。

即使人類是載體,那麼所謂的主體,也被賦予了人類的概念——沒有辦法,我們只能這樣思考。

人類不是基因的奴隸。基因的概念亦在人類邏輯範疇之內。

2.3 我們只能以「人的方式」思考,是「人是主體」依據。但不是證明。

2.4 人,是以「增大整體延續幾率」為始終目標的。

2.5 人的「自由選擇」,是在「增進延續」的既定目標為前提下的自我探索、不斷修正,追尋目標的自由。

3.意義

3.1 存在(生存)的意義(目的)在於增進延續,而延續的意義,無從可知或不可言說。

加繆的糾結:西西弗斯的意義

3.2 把「延續」作為終極意義(或目的),已經能夠使世界有所依託;或者,讓萬物得以解釋。

如果非要給延續尋求一個根源,就必然陷入邏輯上的「死循環」——即使搬出上帝來——但對「根源」的追問無法休止。

4.道德

早期的道德:死海古卷:《摩西十誡》

4.1 所謂道德法則,就是在一定時間、空間內,被認為有益於延續的思想和行為規範。

4.2 道德是無形的,而道德的表象不斷演進。

只有「被認為」的道德。道德沒有亘古不變的表現形式,只有始終如一內核——有益於延續。

4.3 為了最大限度在空間和時間上實現「有益延續」,道德是被層層「包裹」起來的,同樣,它也可以被剝離、還原。

4.4 道德法則的產生,是「計算」的結果。人無時無刻不在計算延續的幾率。這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出發點和一切選擇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切判斷和立法的依據,更確切地說,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和起點。

4.5 個人有可能做違背延續幾率的逆向選擇,但是,群體判定為這種計算做出修正——這體現為人類各個階段的道德法則的一致性。

4.6 人類這場宏大的計算史,就是人類道德法則(或者說普世價值)的形成、發展史。

5.審美&藝術

審美&藝術的本質

5.1 「美」的本質在於「一種形式」對固存於人類基因內的延續本能的「挑動」而形成的反應;審美,從本質上說,是人類對意識中延續意志的一種讀取和享用;而這種讀取和享用本身也是對延續的一種激勵。

5.2 審美感受可以直接追溯到人類早期遭遇的「延續受阻」(也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或「延續實現」的種種深刻體驗的積累。

這也是不同表現形式的審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性的原因——審美&藝術,各種門類在本質與內核上市相通的。

5.3 藝術的好壞不在於它是否更加繁複,而在於那種挑動「延續本能」的實現能力:藝術的創造者讀取自己的內心而創造「形式」,與群體延續生存體驗形成的深層「經驗」合拍,從而實現對延續的激勵——這是所有藝術形式的指向。

5.4 審美史,實質上是人類對「延續」理解和探尋的一種「側史」。

6.邏輯

雅典學園

6.1 邏輯,是世界的秩序和邊界。同時,邏輯又是一把「鑿子」,人類用其開啟未知;或者說,把未知世界納入已知範疇。

6.2 邏輯之內,永無新事;邏輯之外,無法思維,無法言說。

7.延續本身

神創亞當·米開朗基羅

7.1 延續必須被認為是「第一指令」

7.2 延續,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的延續」。因為,這樣已經可以解決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眼閱世 的精彩文章:

TAG:明眼閱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