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6歲女兒被父親毆打一個多小時致死!這五宗罪,爸爸千萬不能犯

6歲女兒被父親毆打一個多小時致死!這五宗罪,爸爸千萬不能犯

最近在海南省萬寧市


有個6歲的小女孩就因為跟爸爸頂嘴


竟然被爸爸毆打至手腳淤血


在送往醫院後因搶救無效死亡!


▽▽▽




事情發生在7月21日下午4點多,男子蔣某抱著他6歲的女兒趕到海南萬寧市人民醫院搶救,

只見女孩手腳淤血發黑,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據醫院的急診科副主任介紹,當時他們詢問蔣某時,蔣某說他只是打了兩巴掌,醫生質疑說打了兩巴掌不可能全身都發黑,後來他才說是打了差不多一小時:

「我當了十幾年的醫生,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我也是很氣憤的!」

醫生聽完直接報了警。






事件發生後,警方迅速將犯罪嫌疑人——女孩的爸爸蔣某控制,今年29歲的蔣某是四川人,初中文化,二十多年前就跟著爸媽來到海南了,一家人靠打零工生活。







2012年,女兒小蕊還沒出生時,

蔣某就因為搶劫被判入獄5年,

去年的10月才釋放,在此期間,蔣某未領證的女友生下小蕊後就離開了家。平日里,小蕊都由蔣某的爸媽照顧,學校放假時,他們去工地也會把孩子帶上。




蔣某在去年10月出獄後,性情變得暴躁,今年年初他去了外地打工,出事前兩天剛回到家。據蔣某交代,當天下午他獨自在家帶6歲的小蕊,孩子調皮不聽話,蔣某訓斥她後還頂嘴,

於是蔣某就拿衣架和皮帶抽打女兒小蕊。





△說起自己打女兒的致死的過程,蔣某還在抖腿




整個過程持續了一個小時左右,

打完孩子的蔣某讓躺在地上的女兒起身洗澡,女兒說了一句:



「爸爸,我起不來了。」


「你這麼厲害,怎麼起不來?」


「真的起不來,拉我一下吧!」

「你這麼厲害還需要人拉嗎?」




蔣某說他當時以為女兒在裝,回完這句後就不再理她。等他意識到女兒身體異常再送到醫院時,已經來不及了……



小蕊出事後,蔣某的父母成天拿著孫女的照片以淚洗面。家人稱,小蕊雖然才6歲,但卻很懂事,懂得爺爺奶奶養家和照顧她的辛苦。小蕊從小沒有得到過父愛,雖然她知道爸爸犯了錯,可也一直在期盼爸爸回家,沒想到卻等到了這樣的結局……




目前蔣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一個狠心的父親會讓孩子付出生命的代價,一個冷漠的父親也會讓孩子一生留下傷痕。


記得曾有一個外籍父親問

 「為什麼中國餐館裡、學校門口、遊樂場都是媽媽和老人陪孩子,中國的爸爸去哪了?」




是啊,中國的爸爸去哪兒了?爸爸到底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這句話道出了多少媽媽和孩子的心聲啊!現實生活中,總會聽到很多媽媽們抱怨,生了孩子好像對男人的改變不大,負點責任的父親可能更賣力的賺

錢了,但是其他的業餘生活,幾乎沒有影響。




記得看成龍的採訪,他說有一次去學校里接房祖名沒有接到,因為兒子已經上了中學,他還跑到小學去接。聽眾或許一笑了之,畢竟大哥的星光耀眼。可是對於當時小小的房祖名來說:

他有一個出名的父親,卻極少得到父愛的眷顧,又是那麼的可憐。




後來房祖名吸毒被捕,成龍替他道歉,叫人唏噓。若是你當父親的平時多關注孩子,多關心孩子,孩子能走到這一步嗎?







一項調查顯示:即使是尚處於朦朧狀態的嬰兒,他也會因為缺乏父愛而出現焦躁不安、食慾減退、抑鬱易怒等!「父愛缺乏綜合征"的典型癥狀。缺乏父愛的孩子年齡越小,罹患綜合征的危險更大。




雙親均在、但缺乏父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患"父愛缺乏綜合征"的可能更大。少時患綜合征的孩子,中學輟學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女孩長大後成為單身母親的可能性高出3倍。




父親在教育孩子中的五宗罪







1、永遠在玩手機




也許有的父親也會煞有其事的帶著孩子玩。然而現實經常是:

我們能就看到的父親的人的確和孩子呆在在一起,但眼睛卻始終在手機屏幕上。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手機就成了爸爸和寶寶之間的障礙。







爸爸要麼就在上班,要麼就在應酬。

即使能早點回家,爸爸們通宵除了吃飯就開始躺在床上或者窩在沙發上玩手機。好不容易周末能帶孩子出去玩一下,他可能也不會全身心的投入陪孩子玩兒,一會兒電話一會兒微信的,要麼就在瀏覽網頁。名義上是帶著孩子出來玩了,但是實際上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孩子身上。




親愛的爸爸們,你可以曾想過你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明明花了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一點也體會不到來自於爸爸的愛和溫暖的陪伴。




2、下班後不愛回家




不管單位是否真的需要加班,是否真的必須去應酬,很多父親都是下班能多晚回家就多晚回家。不管是應酬還是娛樂,爸爸們通常都會三天兩頭的和哥們去瀟瀟洒灑的玩一遭。媽媽下班回家又要做飯又要帶孩子,還要忙乎各種家務,可你在外面瀟洒的時候是否想到還有一對母子也同樣需要你的陪伴和照顧?等你半夜回家老婆嘮叨幾句,輕者你和她拌拌嘴,重者又是一場戰爭,這樣對孩子的影響和傷害無可估量。







經常聽到一些媽媽說,

我現在是養著兩個孩子,一個大孩子,一個小孩子。大孩子就是指的是孩子他爹

,男人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成熟的比女人要晚一些,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在心,哪個女人不願意做公主,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永遠是那個被人寵被人疼的小女孩?可是既然孩子出生了,作為父親不管你的心理年齡是否成熟,不管你思想上是否能夠做好準備,都要承擔起一個父親應盡的責任,至少你的行為要對得起父親這個稱呼!




3、覺得養孩子是女人的事情




一個女性朋友說,她丈夫太不懂得疼惜自己了,老覺得這年代的女人很好當,覺得帶孩子做家務都是女人的事,從來不幫一下自己,這也就算了,還說一些很傷人的話。說你在家輕鬆自由,你都幹了些什麼,不就是帶了下孩子,做了下家務嘛……




這麼多年白辛苦了,兩個孩子,沒有任何人幫忙,都是自己帶著,而且還要再看一個店,為什麼男人都覺得生孩子養孩子這麼簡單?除了安慰她也不知道要怎麼做了,唉,看她現在這個樣子,滿是負能量的。現實中遭遇過這樣待遇的女人太多太多了。





如果是全職媽媽,一個人既要負責孩子,又要負責家務,幾乎比上班還要累。家裡的事情真的是磨不斷的鐵鎖,除非你能看得下去滿屋子亂糟糟的。所以爸爸們下班回家應該理解並讚揚老婆的努力,儘可能的幫老婆分擔一些家務。如果是上班的媽媽,那就更累了,在單位要做女強人,回家還要完成所有的家務和照顧孩子的責任,所以提醒所有的爸爸,多幫媽媽們分擔一些,不是有句話嗎?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




4、不陪孩子玩的父親




或許是忙,或許是覺得自己大男人不會陪孩子玩,總是以爸爸工作忙,爸爸要出去賺錢給你買玩具為理由,拒絕一家三口共同出行的機會。孩子的成長瞬間即逝,真的很短很短,等你有一天老了,自己閑下來想讓孩子陪陪的時候,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每天忙忙忙,你就等體會孩子當初的心情吧。




對於孩子的成長,爸爸和媽媽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說媽媽的陪伴能給孩子安全感,照顧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子的細膩和善良,那麼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給了孩子獨立、堅強,解決問題的主動性,面對挫折的樂觀性,缺一不可。




所以很多家庭教育爸爸那部分是缺失的,導致了很多娘娘腔的兒子,這不是他們的錯,這是所有不負責任的爸爸給予的,

所以就算有一天你的兒子不夠男人,你也沒有權利指責他!父親陪孩子玩耍,往往對孩子來說更加重要!如果在童年的時候父親缺位了孩子的陪伴,很多程度上會造成孩子長大以後的軟弱和逆反。









5、總跟家裡人爭吵的父親




有了孩子以後的家庭,吵架是最大的禁忌。

試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個孩子,站在旁邊目睹了這一切對你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大人的爭吵,讓孩子孤立無援,想要說什麼,又會被說是多管閑事,甚至更有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戰爭。於是孩子就會默默地忍讓,久而久之,就會讓他產生兩種心態:




孩子在以後的為人處事當中,都只會默默忍耐,不會抗爭,因為他覺得抗爭也沒什麼用,比較消極。




孩子在以後的為人處事中,會採用和父母相同的方法來處理自己的事情,不分場合。




這兩種心態都是不好的,所以一般夫婦吵架都會避開孩子,就是這個原因,孩子會把消極的東西隱藏起來,如果大人不去挖掘,他就會把這些黑暗的東西埋藏起來,最後壞的東西就會累積越來越多。對孩子本身沒有什麼影響,但會影響他的未來交際。









重新認識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




母性之愛:

德行禮儀、品格氣質。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




父性之愛:

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規律:

孩子成長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


父親是如何影響孩子的




嬰兒期:

加速

母子分離。在嬰兒期,孩子主要依賴母親,從媽媽那裡吮吸生存所必需的乳汁。因此,看似出生時早已剪斷的臍帶,實則還存在於母子的心中。此時,父親恰恰要充當加速母子分離的角色,以便形成正常的等邊三角的家庭模式。




兒童期:

規則的代表,效仿的對象。這時孩子面臨重要的人生髮展任務――性別角色認同。心理學研究發現,父親對孩子性別意識的形成比母親更重要。此時,父親必須給孩子建立規則,引導男孩向男人的方向發展,教他們勇敢、理性、負責任、敢於參與社會活動、關注世界等。懦弱和疏離的父親是將兒子推向同性戀隊伍的「罪魁」。另外,美國學者認為,對於女孩,父親則要告訴她們,女孩子是什麼樣,她們與男人的區別在哪。




青春期:

超越的標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迅速覺醒,不再認為自己是孩子,有了強烈的獨立參與社會活動的意識,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崇拜父親了。男孩開始看不慣父親,甚至覺得爸爸窩囊;女孩則把對異性的崇拜從父親轉向同齡人。父親開始成為孩子超越的標杆。







現在還在每天奔波於工作應酬中而不著家的爸爸們,是時候給自己敲響警鐘了, 套用央視那句廣告語告訴你:別讓等待,成為遺憾。家庭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爸爸們不要拿工作忙為借口,孩子才是你們最大的財富,就算你們事業多成功,但事業的成功彌補不了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成器,那也是一個男人的最大失敗。所以爸爸們,從此刻起,您可以適當的放下手中的工作,這樣做:




首先必須做到,愛媽媽




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爸媽恩愛、夫妻關係和睦的家庭,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這類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平和、開朗、不輕易動粗,如果父母經常爭吵,孩子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和孩子一起玩兒、一起運動




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放下父親的架子,丟下其他煩心事,專心陪伴孩子玩樂,不僅能建立親密的父子關係,更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同時還能有益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在孩子面前放下那幾乎不離手的手機




陪伴孩子不是所謂的陪坐在孩子身邊,而眼睛卻死死的盯著手機的屏幕在看,這樣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覺得自己都不如那個手機。放下手機,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你會發現,孩子的笑臉遠比手機來得精彩。




做個「不缺席」的父親




家庭聚餐、孩子的生日、學校的運動會、家長會,爸爸們盡量都別缺席,即使默默的當一個觀眾,孩子也會覺得自己備受關注和注視,對孩子來說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爸爸的出席讓孩子有很多的安全感。







有爸爸愛和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




其實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無論工作多忙,多累,每天抽出十五分鐘來陪伴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心靈會有滿滿的幸福感,同時你也會收穫孩子最純真的愛。錢可以再賺,工作可以再找,業可以再創,但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在孩子成長路上的陪伴,

我們只有一次機會,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




在孩子心目中無比偉大形象的爸爸們,緩緩你們那每天匆匆忙忙的工作腳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也留下你們的足跡吧!








 

媽媽們都在看

 





商務合作:2260738918(QQ)



來點個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教智慧 的精彩文章:

TAG:家教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