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母親拒絕為兒買房: 除了教會他獨立,還要教他真正的富人思維

母親拒絕為兒買房: 除了教會他獨立,還要教他真正的富人思維


 

 

文:轉自擺渡人(ID:baiduren66)




0

1




母親給兒子寫的一封信,引起了網友的爭論。




信中的兒子想要父母幫他買套房,可在他媽媽看來,房子就應該跟孩子自己的未來一樣,需要自己去爭取。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向上滑動啟閱)


親愛的兒子:




有些話我不知道怎麼開口,就選擇了用最原始的方法跟你說說媽的心裡話。


 


從你出生到現在,你26歲,這26年,媽媽一直都很幸福。你的降臨,給媽媽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但最近,我們之間好像出現了一些問題。


 


你說你身邊的人都買了房,你說你後面找女朋友需要一套房,你說現在房價一直在漲,亞運會前肯定不會虧,於是你告訴媽媽說你想在蕭山城區買套房。

 


可是,在我看來,26歲的你需要獨自承擔一些事情,而不是像小時候的你一樣,只要哭一下,說一聲,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在我看來,你還是賴在我們的懷裡,像個孩子一樣。


 


媽媽為什麼拒絕你,媽媽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你終歸要自己飛翔的,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堅強的後盾,而不是永遠頂在前面的那個。


 

媽媽希望,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無論是房子,還是夢想,你終究是要一個人走向未知的未來。


 


你的媽媽


2018年7月25日




















這封信在網上引發了熱議,觀點基本是兩邊站。




很多人反對這位媽媽的做法,認為這個媽媽眼光短淺,可以借錢給孩子買房。如果不買,可能孩子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子了。




也有不少人支持媽媽的做法,他們認為作為父母已經將孩子撫養成人,供書教學已經仁至義盡了,他們沒有義務還要為孩子解決幾百萬的住所問題而花光所有積蓄吧。




作為母親,希望孩子獨立沒有錯。未來的確要靠自己去打拚,父母只是堅強的後盾。夢想,是要靠自己去實現。可是房子,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靠自己真的非常艱難了。




這位母親,完全可以把錢先借給兒子,首付湊夠了,按揭後,由兒子自己去承擔房貸,再攢錢填補父母這筆錢。兒子有壓力,也獨立,還能應對以後因為房價高升的問題。




雖然母親的做法說不上目光短淺,但在財富規劃方面是有欠缺的。

父母除了教孩子獨立,還要給他灌輸「富人思維」。







0

2




有人說,窮人就是手裡有多少資源,才敢做多大的事情。而富人,是腦子裡先想到要做一件事情,目標定下來之後才開始考慮怎樣籌措資源。




而我自己,就沒有這樣的富人思維。在買房的事情上,吃虧了不少。




幾年前,先生還是男朋友的時候,他賺了一筆錢,有20萬,當時市中心二手樓的房價大概是一萬五元每平方,本來打算看看房子。看房子的過程中,算來算去,都覺得湊不上這個首付,於是放棄了。這筆錢就用來了結婚,補貼雙方家庭。




接下來的幾年,生了兩個娃,收入增長遠遠趕不上房價的速度。攢一點點錢,又在別的地方用去了。直到大娃要讀書,買房子才提上了日程。




工作了9年,房價已經去到4、5萬一平方了。最後攢了幾十萬,又借了幾十萬,終於買了個又舊又小的學位房。不禁唏噓,反正都要借錢,為什麼當年就不買呢?




比我早一年畢業的同事,工作第二年,兩口子身上只有1萬元,靠著父母,又到處借錢,買了個小房子,幾年來換了三次房子。借的錢早還完了,給父母的遠多於當年從他們那裡拿來的錢。




不僅是買房的事情上,以前的自己總是覺得:

積累還不夠,時機還沒到,方法也有待考證,於是遲遲未動手做一件事情。其實自己也不清楚怎樣才叫滿足條件,眼巴巴地看著很多機會溜走

,還安慰自己說並沒有這樣的能力。




直到後來,自己覺得需要改變這種「窮人思維」了,一直在學習「富人思維」:

以結果為導向,把目標拆解成不同的條件,然後把這些條件又當作目標,繼續細分,順著清晰的脈絡把「目標」和「資源」倒置,學慣用很小資源撬動大資源。

這一個過程中,更收穫了受益終身的行動力。







0

3




教會孩子「富人思維」,並不是說他學會後立刻就能成為富人,而是教給他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思考方式

,以便日後能應對更多與金錢及資源相關的問題。




我們能教給孩子的「富人思維」有哪些呢?




不要停止學習




在《富人的枕邊是什麼》一書中提到:




富人中,只有11%會為娛樂閱讀,而窮人中會有79%為娛樂而閱讀。




富人中,有85%的人每月閱讀2本以上教育、職業發展、個人成長相關書籍,而窮人中只有15%能做到這點。




富人中,有94%的人閱讀新聞出版物如報紙、博客等,但窮人中只有11%的人會這樣做。




富人不僅僅為了娛樂、休閑、放鬆而閱讀,而是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保持對新事物的高敏感性,新事物的產生,意味著曾新的學習成本,但也意味著機會。




有個新媒體大咖常說的一句話是:「管它有棗沒棗,打一竿子再說。

你如果試著把你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見到的新事物、新概念,記在備忘錄里,回頭再琢磨一下,你會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你會發現身邊的機會多了很多。」







建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不是萬能的,更不是萬惡的。擁有金錢,是為了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以及體面地生活。




「不要為了錢工作,要讓錢為你工作」,這是富人常灌輸給孩子的觀念。不要用金錢定義自己,除了賺錢,還要值錢,學會用長遠的目光思考。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里,有個故事:




一個村莊沒有水,村長就委託兩個年輕人,給這個村莊供水,村民向他們支付費用。第一個年輕人艾德,馬上買了兩隻大桶,每日奔波於10里以外的湖泊和村莊之間。艾德立即就賺到了錢。




另一個人叫比爾,自從簽訂合同後,他就消失了。半年後,比爾帶著一個施工隊和一筆投資回到了村莊。過去的半年時間裡,他做了商業計劃,找到了投資,註冊了公司,並僱用了項目施工管理的專業人員。之後,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比爾修建了一套從湖泊通往村莊的供水管道系統。




清水從水龍頭中湧出的那個瞬間,艾德的生意被摧毀了。




追求賺錢的人只會關注眼前的利益,而追求值錢的人懂得走一步看十步,為自己的未來布局,他們會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及資源,然後全力以赴。




俞敏洪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不要把自己變成「儲錢罐」,因為沒有人能夠靠儲錢變富;但一定要把自己變成「印鈔機」,需要錢的時候可以隨時靠能力去取。




培養良好的品質




有人說,成功者或者"富人"都有很多另人欽佩的品質,例如勤勞、堅韌、靈活。一時的投機取巧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的財富,但真誠的品格和廣闊的心胸是在富足路上越走越遠的基本條件。 




擁有廣闊心胸的人,能在命運轉折和機會來臨時做出理性決策。

看得越寬,思維就越寬,目標和行動就更清晰。 




心胸狹隘的人,或膽小怯懦,或猜忌疑惑,或顧面子,容易錯失一次次機會,浪費時間,最後留在原地。




教給孩子富人的思維,讓他學會堅持終身學習,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培養高貴的品格,比直接給錢他買房子,或者單純讓他獨立,都重要多了。




- END -




作者:擺渡人。一枚山東小作家,微博簽約自媒體。個人公眾號:baiduren66,微博@我是擺渡人。新書《願所有姑娘都可以嫁給愛情》正在熱售。你做我的朗讀者,我做你的擺渡人,每晚21:39陪你聊天。










暢銷好書推薦




哈佛給學生做的

1009

個思維遊戲(全

6

冊),

7-12

歲兒童益智科普暢銷書籍,

6

大不同思維主題,專為全方位訓練小學生思維而設計,

激發孩子的想像力,開發孩子右腦,讓孩子的思維變得越來越活躍。


 


原價

128

元,

特惠秒殺價僅需

39.2

元,限時搶購!

點擊下方圖片立即購買

??



點擊閱讀原文,搶購更多優惠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教智慧 的精彩文章:

這4大習慣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受益終生!
有獎活動|七夕到啦,各位有情人,活得大膽點!

TAG:家教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