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風徐來?懷袖雅物-《世界博覽》

清風徐來?懷袖雅物-《世界博覽》

說到相聲,那絕對是廣大讀者最喜聞樂見的娛樂項目和表演藝術形式之一了。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茶餘飯後,相聲都給觀眾們帶來無數歡笑和回憶,很多經典段子甚至成為了人們口頭語的一部分。

由於工作原因,筆者曾有幸和趙臣老師多次合作,共同參與了一些電視節目的錄製。作為一名相聲表演藝術家,趙老師嘴上的功夫當真是了得。和他的交流期間,那滿肚子「包袱」時常逗得筆者前仰後合,大笑不止。在這些令人捧腹的笑料背後,筆者也深感趙老師紮實的藝術功底,以及經由日積月累、飽讀詩書而獲得的知識儲備。無論天文地理、琴棋書畫,還是民俗方誌、吃喝玩樂,趙老師總能侃侃而談,且都或多或少做過些許研究,絕不外行。

當然,要說除了專業方面的才學和成就,趙老師對於收藏也抱有很高的熱情。或許由於工作性質和環境的影響,亦或是他本人的性格所致,趙老師在諸多收藏門類中偏愛「竹木牙角」等雜項,特別是對扇子的收藏頗有心得。當筆者與他聊到這個話題,頓時見他眼中放光,嘴上更是滔滔不絕,連帶著把藏品一一取出,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裡讓筆者著實大開了眼界。

來自倭國的一縷清風

「蔣老師,我先考考您吧。您知道摺扇的由來嗎?」趙老師眯著眼睛,得意地問道。

這一問還真是難倒了筆者。原本以為這小巧玲瓏的風雅之物乃是中華先祖代代流傳而來。豈料經趙臣老師一下午的講解才明白,摺扇的演變過程可謂百轉千回,實則是兩個文明的共同產物。

唐代畫家閻立本(601-673 年)的作品《步輦圖》局部,以 641 年間唐太宗

派文成公主與吐蕃松贊干布聯姻入藏為背景進行創作。

單就「扇」本身來說,在我國使用的歷史非常悠久,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原始社會的黃帝、虞舜時代。商代官員乘座的軺車與軒車上便有一種名為「扇汗」之物,形如大傘,可用以遮陽避雨,也是統治階級的身份象徵。隨著社會形態和製作工藝的發展,團扇成為中國古代普遍使用的隨身器具。特別是到五代十國之後,團扇不僅發揮著實用性,更具備了裝飾作用,在工藝和美術方面快速發展。材質上說,最早的團扇由竹條編製而成,後來則開始使用絹、絲扇面,配有精美的印染或刺繡花紋,在方寸之間極盡所能做到精緻。團扇的扇面本身也可捲曲,擰成一根小棒插入袋中,可謂是一種隨身攜帶的藝術品。

精美別緻的團扇早在奈良時期(710-784C.E)即已傳入日本(當時稱之為倭國),深受統治階級的喜愛。為了使其更加便攜,能工巧匠又將其進一步縮小、摺疊,慢慢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摺扇。在古代日本,摺扇的使用具有非常嚴格的規制。簡單來說,在幕府時期只有將軍、僧侶或藝伎在表演時可以使用,而地位越高的人,扇子則越小。舉例來說,動畫片《聰明的一休》恐怕讀者們並不陌生,講述的便是日本室町幕府時期的故事。整部動畫之中唯一使用扇子的人物只有一位,那便是足利義滿將軍。雖然動畫片中的故事多為虛構,但是包括一休宗純(1394-1481年)和足利義滿(1358-1408年)本人都有歷史原型,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幕府時期的文化和民俗特點。至於僧人使用的摺扇則個頭較大,展開角度很小,兼具了戒尺的作用,被稱為「有職扇」。

歷史上的足利義滿(1358-1408年)是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於1368年繼位。1392年結束了南北朝對立,對日本的統一起到重要貢獻。公元1402年,中國明朝朱棣奪取帝位後,足利義滿受明朝封賞,冊封為「日本國王」,與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雙方簽訂了《勘合貿易條約》,日本以屬國的名義對明朝進行朝貢貿易。也就是說,真正的足利將軍遠不是動畫片中那個喜怒無常,養尊處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大孩子。

早在我國宋朝,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中已對摺扇進行了詳細的記載:「摺疊扇,用鴉青紙為之,上畫本國豪貴,雜以婦人鞍馬,或臨水為金砂灘,暨蓮荷花木水禽之類,點綴精巧,又以銀泥為雲氣月色之狀,極可愛,謂之倭扇,本出於倭國也,近歲尤秘惜,典客者蓋稀得之。」

按照這個描述看來,當時的「倭扇」尚屬於稀有之物,且多是喜好風雅的文人墨客所用。特別是在「盟約」文化的影響下,文人之間如若交好,則常常互相饋贈留有墨寶的摺扇作為信物,以此銘記一份友情。與此不同的是,官宦人家通常仍舊使用團扇以彰顯威儀。

日式摺扇從工藝、尺寸、規格和藝術特徵上與我國摺扇具有很大區別。圖中為趙臣收藏的日式泥金扇和「筷子扇」,屬「祝儀扇」的類別。

時至元代,士卒文化逐漸沒落,而摺扇因受宮廷官紳的譏笑也一度遭受冷遇,以致記載中只堪為「仆隸所執,取其便於袖藏,以避尊貴者之目」。這一狀況直至元代後期才稍有好轉。摺扇真正在我國大為流行已是明代的事情。明代學者,人稱「龍溪舉人」的張燮(1574-1640年)在其講述世界地理知識的著作《東西詳考》中引《兩山墨談》,對摺扇在中國的流行情況進行了描述:「中國宋前惟用團扇,元初東南使者持聚頭扇,人盡譏笑之。我朝永樂初,始有持者,及倭充貢遍賜群臣,內府又仿其制,天下遂通用之。」

所謂「天下逐通用之」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首先,隨著中日兩國的政治、文化和貿易等往來愈漸頻繁,大量日本所制的摺扇開始湧入中國,受到了達官顯貴的喜愛。依據日本僧侶瑞溪周鳳所撰的《善鄰國寶記》記載,應永八年(1401 C.E.),肥富、祖阿首次出使明朝就開始貢獻摺扇,並在先後三次勘合貿易中囊括了摺扇共計1,100把。依據《戊子入明記》中的《古時貿易品目》記載,這一數量直至將軍足利義教(1394-1441年)時已增至2,200把。

其次,摺扇作為一種攜帶方便的藝術品,越來越受到文人雅士的喜好,並成為一種風尚。清代劉廷璣(字玉衡,號在園,1654-?年)於《在園雜誌》中如此進行了描述:「昔人所持維紈扇最古若今人所用多金白紙扇矣。其扇本名摺疊,亦謂之撒扇,取收則摺疊、展則卷舒之義。明永樂中,朝鮮國入貢,成祖(朱棣)喜其捲舒之便,命之匠如式為之,自內傳出,遂遍開下。」

銀鎏金燒藍鏤空花卉紋人物摺扇(清)

最初,我國的摺扇製作比較簡單,「不過竹骨,繭紙薄面而已」。隨著工藝的進步和對藝術的考究,逐漸對做工、用料進行了進一步的提升。特別是宮廷中御用的摺扇,「每年多造重金者進御,一面命待詔書寫端楷,一面命畫苑繪畫工緻。預定於五月一日進呈,以備(端)午日頒賜嬪妃、宮女。」此時,摺扇製作的工藝已經可謂繁縟,用料也極盡奢華。除了扇骨和扇面之外,甚至就連鉸釘、眼錢都是用純金製成,「每扇價值五金」,可見一斑。

有了明代對摺扇的傳承和發展,到了清代更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特別是乾隆時期之後迎來了摺扇的巔峰時期。它不僅是供人們扇風取涼的工具,同時也成為了書畫藝術的重要載體。新中國成立後,摺扇的品種不斷增添,工藝也不斷改良,逐漸才有了我們日常中所使用和收藏的各種款式。

鍾靈毓秀之料,鏤月裁雲之工

經過趙臣老師的介紹,筆者才逐漸開始明白摺扇的由來和發展過程。在對這小巧玲瓏之物所承載的歷史和文化含量感到震驚的同時,也對趙老師的收藏熱情與鑽研精神感到欽佩。那麼既然作為一種收藏品,除了它所蘊含的人文信息之外,其本身在製作工藝和用料方面又有哪些考量呢?聊到這個話題,趙老師更是如數家珍,並拿出了數把自己珍藏的摺扇,邊看邊說,娓娓道來。

就用料來說,製作摺扇使用的材料一直在不斷變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重點和主流,當然也被分為了不同的檔次。一把扇子由很多部件組成,從主體部分的大骨(既兩側的面板)、小骨(內測的支撐結構)、扇釘(用來固定扇骨使用的軸)、扇面等部分,到墜飾、扇袋和扇盒等配件,每個細微末節都是工匠和藏家們追求極致的重點。

「現在收藏界基本把扇骨分為兩種:木質和竹質的。比如紅木、黃花梨、雞翅木、各種檀木等等都是常用的木材;竹子的主要是玉竹、棕竹、斑竹、紫竹和羅漢竹等。偶爾也能見到使用牙、骨、玳瑁甚至金石作的扇骨,但畢竟屬於極少數,不在主流。」趙老師解釋道。

明代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曾如此形容:「凡紫檀,象牙、烏楮,俱目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為之者,稱懷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貴,惟骨為時所尚。」可見在明代,雖然木質摺扇屬於主流,但風雅之人追求的仍是竹質材料。事實上作為一種帶有實用性質的器物,即便普通的販夫走卒也常隨身攜帶摺扇,以供取涼使用。相較於優質的竹材,木料當時比較易於入手,且對保養和維護要求較低,容易被人接受。

顏色較深的為紅木扇骨

在當代扇子收藏中,曾於2005年前後以木扇較為流行,主要是由於木料收藏的興起所致。隨著人們對木料材質的狂熱追求,不僅在審美方面的水準逐年提升,連帶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飛速上揚。相對大件精品傢具高昂的入手和收藏成本,扇子這種「小玩意兒」倒是滿足了很多藏友的需求,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木器」藏品。

「時過境遷,如今人們又回到了以竹製扇骨為主流的大潮之中,也可以算是返璞歸真了吧。」趙老師笑了笑,似乎頗有感慨。

當然了,無論木扇還是竹扇,能夠稱為精品的都極為稀少,畢竟大自然的造物並不在人力可控的範圍。無論是溫潤的質地,還是乾淨的底色,亦或是精美的花紋,這都需要作為原材料的樹木或竹子經由多年生長,在適當的環境和條件下逐漸形成,完全無法人為操縱。

就拿斑竹這一類來說,僅僅粗分就有梅鹿、鳳眼和貴妃幾種。他們的成長條件不同,紋路的形成原理也有很大區別。顧名思義,梅鹿的扇骨花紋如同梅花鹿一般,不僅在形狀和色澤上頗有考究,就連圓點內的紋路也要美觀才行;鳳眼也是竹如其名,以斑紋修長利落,底色乾淨清澈為佳;貴妃雖然與前兩者頗為相似,但一來其花紋的形成原理與它們非常不同,產地也只有湖南君山一地,二來花紋也要淚滴均勻,邊界自然,如同美人之淚滴,紙上之墨跡般才屬上品。

單色竹材則主要以其顏色的純凈、紋路的細膩和光澤的飽滿作為衡量標準。特別是不能有諸如傷疤、蛀孔和色斑等瑕疵。一把完美的玉竹摺扇不僅要顏色均勻,紋理細膩,更要具有玉石般溫潤的光感和質地;紫竹除了上述要求外,還要對其顏色進行劃分,以日光下呈現肉眼可辨的紫褐色為宜。

圖中從上到下依次為貴妃、鳳眼、梅鹿竹扇骨

除此之外,竹製扇骨中還有個特例,那就是羅漢竹。與普通竹材一樣,羅漢竹的顏色和質地也是極為考究,但更為難得的是其竹節的生長位置。由於帶有明確的題材特性,羅漢竹通常以十八節為宜,代表十八羅漢之數。但是受到摺扇的製作規格所限,如何能夠選得一塊竹節排列均勻又大小適宜的材料,那可真的是要碰碰運氣,聽天由命了。

筆者參照趙臣老師的藏品一一對照,試圖努力了解每種材料的特點和性狀。不過處於對玉器研究的習慣,趙老師剛剛所說的「製作規格」一事倒是勾起了筆者的好奇心。

「做扇骨當然要有規格啊,否則扇面怎麼上啊?」趙老師笑著解釋道。

原來,一把摺扇的設計和製作並非天馬行空,而是有規格限制的。從扇骨的長短寬窄,到扇頭的形狀,乃至上、下板和肩的位置都有嚴格規定。經過上千年的演化和發展,制扇行業進行了不斷的嘗試和創新,最終總結出了一個非常完整且龐大的「譜系」用於規範成品的各方面規格,如同行業白皮書般統一了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標準。在這個「譜」之中,僅扇頭就有多達24種,名稱各異。尖頭、圓方、古方、水滴、燈籠、和尚、燕尾等等,生動且準確地定義了每種扇頭的形狀和規格。藏家之間在品評摺扇時常說的「在譜」,就是指符合傳統規範的扇形之意。

至於扇子的長度,從5寸至9寸被稱為「文扇」,1尺以上則稱為「武扇」。文扇顧名思義,既是文人墨客的把玩之物,通常以兩條大邊(大骨)配14單(收藏界對小骨的計數單位)的糜子(小骨),頂部最寬處一寸半,展開約120度左右為宜。這種扇子主要用於賞玩,其扇面結構也非常適合用來題字作畫。由於古時文人衣冠楚楚,密不透風,即便使用扇子也難以起到取涼的作用,因此反倒並不苛求其實用價值。新中國成立後,鑒於實用性的增強,文扇的規格逐漸演變為16單九五寸,打開角度增加至140度左右。與此相對的,武扇則個頭較大,打開的角度也達到甚至超過160度,扇起來風量較大,非常爽快。當然,這樣一來可就和文人的風雅沾不上什麼關係了。

摺扇的基本結構和名稱

「文胸武肚僧道領,書口役袖媒扇肩。古人就連扇子的用法和扇的位置也大有講究呢!」 趙老師一邊嘴上說著,一邊站起身來模仿比劃著,那表情神色惟妙惟肖,另在場眾人忍俊不止。

為什麼一把簡單的扇子還要把尺寸卡得如此嚴格呢?其實這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扇子的維護和修理。

「古時候,換扇面可是個單獨的行業。工匠們挑著個扁擔,前面掛個提箱,後面掛個爐子,在扁擔上插著幾把扇面用以表明身份。扁擔上掛著一串鈴鐺,走起路來叮噹作響,一邊吆喝著一邊走街串巷招攬生意。拉開那提箱的抽屜,裡面放了各式各樣的扇骨和扇面。爐子則是用來熏烤扇骨或熬製漿糊所用。」趙老師喝了口茶,繼續說道:「就算那個年代沒有工業化生產標準,至少扇面和扇骨也是分開製作的。您想想,要是您那扇子二尺多長,三寸多寬,二十八單的糜子,我哪給您找合適的扇面兒去?」說著,趙老師兩手一攤聳了聳肩,嘿嘿笑了幾聲。

確實,作為一種日常使用的器物,扇子的維護和保養也頗為頻繁,而通常不同零件的生產並不在一個地方。特別是時至明代之後,摺扇成為了書畫藝術的載體,甚至從書畫領域來說,扇骨只是附屬品而已。如果規格不能統一,那麼將造成諸多不便,難以流通。

除了這些之外,一把摺扇在規制上還有很多要求。比如小骨就有「頂天」的一類,扇面也有稱為「齊腰」的對開規格,頂端的排口有1.5和2.2厘米多種尺寸,這都是工匠在設計扇骨時需要考慮的環節,絕不是隨心所欲,想怎麼作就怎麼作的。

炙手可熱的收藏市場

聽趙臣老師滔滔不絕地講述著有關扇子的各種知識,筆者彷彿進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未知世界。不僅對扇子所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大為好奇,更感慨於能工巧匠們在這方寸之間的精益求精。不過既然是收藏品,總會難免觸及到市場和流通環節。藏家的熱情一定程度會直接反映在市場的接受程度上,而這也是對藝術最重要的認可方式之一。

當談到這個問題,趙臣老師顯得頗為糾結。這種表情筆者也在很多藏家身上看到過,那是經歷了一個行業的興衰起落之後沉澱的感慨和期待。

展開的是一把「九寸十六股大水滴頭玉竹齊腰扇」

「當年我開始玩扇子的時候,價格都很便宜,也帶動曲藝界很多朋友一起加入到收藏的行列。這幾年來市場是越來越走俏,其實也說明大家對扇子收藏的熱情日益高升。」趙老師嘆了口氣,繼續解釋道:「不過很多東西一來我實在是力不能及,而另外一些東西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特殊的類型,諸如犀皮扇(木質扇骨經刷漆、貼片處理所制)的價格早在06年前後就已經達到「大幾千」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製作工藝實在過於複雜,成本居高不下。木質扇骨也在傢具收藏的熱潮之中水漲船高,頻頻在市場上曝出天價。對於材質的追求固然是精益求精的表現,但一味地追求材質,忽略其工藝、文化和藝術價值,趙老師擔心這樣會為整個行業帶來不健康的收藏風氣。

有趣的是,很多扇子收藏愛好者都是從價格不菲的材質入門,一步到位,一把扇子動不動就上萬。等玩了幾年後冷靜下來,反而回歸質樸,開始降低對材質的比重,追求工藝和藝術價值。這個循環周而復始,倒是和一般的收藏品類的入門過程頗為不同了。

當筆者詢問趙老師如何入門扇子收藏時,趙老師給出了他的建議。「我建議要是想玩扇子,還是得從玉竹開始。一來,那是我國自古以來制扇使用的傳統材料,根紅苗正,永不過時;二來,玉竹作為入門級的材料,價格也比較親民,門檻較低。」

趙老師進一步解釋道,目前市場上,一把普通的玉竹摺扇,價格從兩、三百到七、八百元之間,比較好的如果不是大師之作,價格大概也就是一、兩千元的水平。此外,棕竹也比較適合新手入門,市場價格與玉竹相仿。如果喜歡羅漢竹也可以考慮以此入門,比較好的也就是在兩千元以內。

隨著收藏經驗的積累和對市場的了解程度提升,慢慢可以考慮開始收藏斑竹類的扇骨。拋開價格因素不說,斑竹在品鑒過程中對藏友的要求較高,需要考慮更多因素才能確定。一般的梅鹿和鳳眼,價格從小几百到幾千元不等。貴妃竹則是這一類之中價格較高的,畢竟材料的生長速度較慢,且對環境要求較高。目前貴妃竹扇骨的價格從大幾百到上萬不等。即便是非常細微的紋路差別也會導致其價格天差地別,全憑藏家自己的眼力進行鑒別了。

再往上追的話當屬紫竹扇骨了。正如之前所說,鑒於其材料的篩選標準極為苛刻,完美的紫竹扇骨可以稱得上鳳毛麟角,更別說顏色上乘、質地俱佳的極品了。一把上等的紫竹摺扇,價格可以高達十幾萬,如果再出自名家之手,恐怕一般藏友確實難以接受。當然,這個檔次的竹材還有紅竹、方竹和「佛肚」等,如何選擇就全憑個人喜好了。

當然,除了材質之外,做工也是一把好摺扇的靈魂所在。如何體現出扇文化的清雅和氣韻,全憑制扇工匠的手藝和功力了。目前行業內也有一些名家的作品在藏家之間流通,諸如曹小弟、鄭高、曹曉明等大師的作品都在行業內趨之若鶩,炙手可熱。如果在他們的藝術風格、工藝手法和用料選擇之間取捨,則是每個藏友見仁見智的決策了。

至於古董,鑒於製作摺扇使用的材料多為有機質,能夠完整留存下來的實數少數,且已經不宜日常盤玩了。具他所了解,從明清時期流傳至今的古扇,完整品相的目前存世量恐怕只有兩千多把,就算上扇面和扇骨,之多也不超過五千把。

對於趙老師在摺扇收藏方面投入的大量精力和滿腔熱情,筆者著實是萬般的欽佩。最後當筆者問到趙老師如何考慮這些藏品的最終歸宿時,他愣了一下,然後滿懷憧憬地說:

「希望有朝一日,等我的藏品更加精緻,經驗更加豐富,各方面條件都成熟的時候,能夠開個博物館,把這些心愛的小玩意兒連同它們所承載的文化和歷史一起呈現並分享給廣大藏友吧……」

(作者為中國收藏家協會學術研究部研究員)

本文刊於2014年21期《世界博覽》編輯:南迪

通過郵政微信訂閱世界博覽雜誌點這裡

喜歡《世界博覽》雜誌的親們,您可以通過當地郵局訂閱本刊

《世界博覽》半月刊,郵發代號2-160。中國郵政發行暢銷報刊

請到當地郵政局、所的營業廳辦理;或撥打各地郵政客服電話11185,郵局發行人員上門服務;投遞員投遞郵件途中,也可辦理本投遞區內的訂閱手續。

您也可以通過掌閱ireader,多看閱讀,京東閱讀,噹噹讀書,Kindle等APP下載《世界博覽》電子版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博覽雜誌 的精彩文章:

伊斯坦布爾,我聽見海峽在細語-世界博覽
海德堡,一座藏心之城-《世界博覽》

TAG:世界博覽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