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原創科幻IP電影改編是喚還是換?

中國原創科幻IP電影改編是喚還是換?

《流浪地球》上映檔期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從各方面的信息來分析,這次是不會再跳票了。經歷了《三體》電影的大投入、大製作、大陣容、大聲勢洗禮之後,中國科幻粉不再那麼敏感了。對於《流浪地球》電影,只有一句話:千呼萬喚快出來!

記得在去年下半年的一個項目提案中,我與業界大名鼎鼎的VHQ公司幾位朋友碰面了。作為一個三體粉,完全憋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就無不冒昧地問起了三體電影的後期製作情況,畢竟這個事兒懸在心中很久了。他們的回復是這部電影的後期已經不在他們手裡玩兒了,好像是去了上海,正在耐心的打磨。後來從游族那邊得到消息,說是張番番導演已經離開製作班子。後來又有消息說,三體電影已經交給光線傳媒,游族方面也有人參與其中。不管怎麼樣,游族的這種態度,我自己是滿意的,希望他們用時間和耐心,創作出一部及格線以上的電影作品吧!

三體電影投入拍攝之前,無論是影迷還是書迷,都從未想像過中國人有一天會去觸碰科幻題材的電影,但這個事兒,總要有人去邁出第一步。

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在業內名不見經傳的張番番導演早早地就拿到了三體電影的改編權。從內心裡來講,這個事兒,聽上去有點兒尷尬。三體的神作屬性現在大家都比較了解了,但是在這部作品沒有獲得雨果獎之前,大眾對於這部作品是不太了解的。對於張番番導演早早地拿到三體電影的改編權,我們也只有由衷地佩服其識真金的慧眼和超前的投資意識。當大劉手握著作品的影視改編權時,中國那些牛逼的導演和製作團隊,你們在哪兒呢?

後來張番番和游族達成了合作,然後就是大手筆的投資,這對於三體迷來講,確實是一個大驚喜。畢竟沒有大資金保障的科幻作品,實在特別擔心又是五毛特效。

當然,大家對於科幻電影作品最重要的擔憂是製作團隊的實力。游族之前完全沒有玩過電影的經驗,這事兒就有點盲人瞎馬的感覺。不過,沒玩過並不意味著玩不好。近年來,中國也拍出了一些既有口碑,又有票房的電影佳作,往往都是一些新銳的年輕導演擔當大拿。這麼一想,又重新充滿了期待。

對於這件事,大劉本人是看得比較開的,沒有作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搬上大銀幕。在大劉賣出三體電影改編權之後,他對此事並不想多說,我相信他內心裡其實已經對此事放手。這就不能不讓人佩服大劉的胸襟了,畢竟,拿一部這樣的一個神作去交給「年輕」的製作團隊去試水,沒有幾個人願意這麼做。推動中國科幻電影取得進步,並不是說說而已。借用大史對羅輯說過的一句話送給大劉,「我就服你這一點,老弟,我一直就服你這一點」。作為一個理工男,大劉和羅輯在某些方面,還真是神似。

對中國的後期製作技術,我對此並不是很擔心,畢竟現在的電影后期製作是在全球配置資源,中國的團隊也分包過一些好萊塢大片的後期特效,經驗和技術還是有的。

不過,對於神作,粉絲總是苛求完美的,這種心態非常矛盾。既不想以游族為核心的創作團隊毀了三體粉心中的神作,又期待著他們趕快整出點什麼來。無論是從好萊塢的製作周期來看,還是從中國科幻電影製作需要的成長來講,三體電影目前為止的製作周期算不上長。不信,看看卡神的《阿凡達》在漫長的製作周期中,消耗了粉絲們多少的耐心。

有媒體問到大劉,三體為什麼不交給好萊塢團隊來拍?這個問題最直接的答案是三體電影改編權賣給張導演了呀。潛在的答案是,好萊塢沒有人來買呀!當然,現在所有的權利都在游族手裡,好萊塢想買,也得費很大的勁。

大劉的回答是比較技術性的。他說,三體並不是一個好萊塢式的故事。好萊塢的故事主題是比較單一的,但三體的主題太複雜了。當然,我們不必去強求真有好萊塢的團隊去完成中國科幻電影的改編,這種事只能認命了。

其實,從去年開始的一系列好萊塢大作,在題材上,也出現了創意枯竭的問題。沒有新內容,就不斷地拍續集,販賣懷舊情懷。不過,好萊塢的優勢在於,他們強大的電影工業體系,能夠保證作品具有較好的完成度,作品大都在及格線以上,並且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不錯的票房。

就中國科幻IP來講,中國的作品還是有中國的文化底色,文化的差異也會導致好萊塢製作團隊並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前有《長城》,近期的有《阿修羅》,這兩部作品,都號稱採用了好萊塢模式,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不管怎麼樣,《流浪地球》就要上映了。作為中國原創科幻IP改編的首部電影,興奮、期待、擔憂,種種莫名的情緒。或許,會有一些驚喜!

插播一條廣告

【童話往事:中國譯制動畫片(1979-1992)叢書介紹】

「童話往事」創作團隊花費8年多的時間,採訪了130餘位當年的電視工作者和配音藝術家,期間還前往中國國家音像資料館、上海音像資料館、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上海電視台、廣東電視台,以及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東省圖書館等全國十多家圖書館,調閱和查看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及珍貴視頻。書中對1979年至1992年間中央電視台和地方電視台熱播過的主要外國動畫電影和電視動畫片進行梳理與回顧。內容包括這些動畫片在原出品國的製作播出情況,以及引進中國後的譯制、播出情況和社會反響、觀眾回憶等。叢書涉及作品粗略統計約150部。以中央電視台和中國各省市兩級電視台首播的時間順序為序,每篇介紹一部片子,兩卷總計約67萬字、500餘幅圖表。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中國大陸引進播出外國動畫片的時間路線圖。

1、對全書回顧的約150部外國動畫片當年的引進人、譯制者、配音員等歷史親歷者,在每一篇撰文時均以不同方式進行了相應的採訪,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生動鮮活的採訪內容定會令讀者感觸良多,讓我們更好的了解那個年代人們的精神風貌。

2、在梳理和回顧每部外國動畫片之餘,做適當的延伸,通過大量的圖表、注釋、附章等形式,以及章節概述等,對當時與作品製作、引進、播出相關的歷史、文化、社會事件、政策法規加以盤點介紹。信息豐富,史料翔實,是從業人員及研究學者理想的參考資料;

3、早年引進的一些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經典之作,由於部分作品較為冷門,作品情況及所屬公司情況曾長期為國人或動畫業界所忽視,國內鮮有介紹,此次,叢書就其製作發展史、作品特色、品牌營銷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均屬國內首次。

如對本書感興趣,可直接點擊【閱讀原文】購買。還有簽名版的限時特售哦!

可能你還想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事銀行 的精彩文章:

我和變形金剛

TAG:故事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