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歲月中拾零之市立醫院大外科

在歲月中拾零之市立醫院大外科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連我自己都有些害怕,我不是市立醫院的外科醫生,更不是市立醫院人,寫這篇文章可謂膽大妄為,冒天下之大不韙。但以我對市立醫院外科以前的了解,許多話又不吐不快,所以也就無知無畏的寫了下去。

青島市立醫院的外科是非常棒的一個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建國以後,經過幾代市立醫院外科人的發展。到上世紀末,市立醫院外科已經成為亞學科完整,實力雄厚,人才濟濟的外科。

市立醫院外科的第一代醫生當屬王訓熲、唐之曦二位先生,他們是市立醫院外科的奠基人。王訓熲院長乃老齊魯大學醫學院畢業,中國著名的肝膽外科專家,五十年代就是青島醫學院的外科教授。王院長的膽石形成的研究成果寫入《黃家駟外科學》。王院長對市立醫院的貢獻,對青島外科的貢獻,對中國肝膽外科的貢獻都是不言而喻的。唐之曦教授創造過青島地區外科的許多第一。記憶中,青島市第一例腎移植,第一例二尖瓣閉式分離,第一例體外循環都是唐之曦教授創造的。唐之曦教授就是著名電影演員唐國強的父親。

市立醫院外科的第二代醫生大都是建國初期大學畢業的醫生,他們當中有普外科蔣永康教授,胸外科郭傑教授,肝膽外科薛懷玲教授,泌尿外科孟慶川教授,普外科陳文和教授,腦外科唐祖諟教授等,這些教授中大多是青島醫學院的畢業生。蔣永康教授擔任過青島政協副主席。這些教授都為市立醫院外科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市立醫院第三代外科醫生大都是六十年代畢業的醫學生,他們是肝膽外科欒竟新教授,骨科孫立高教授,肝膽外科趙宜仁教授,這三位教授都干過院長或副院長。還有肝膽外科楊紹龍教授,腦外科的趙經郊教授,胸外科的孟憲順教授,小兒外科徐夢珠教授等。這些教授為市立醫院外科亞專業的發展做了大量的著有成效的工作。

市立醫院外科第四代醫生最富有傳奇色彩,文革時期市立醫院招收了一批男護工,他們當時的年齡只有十六、七歲,但他們都非常聰明能幹,後來在病房裡學習做護士,王訓熲院長把他們都送到手術室做器械護士。他們心靈手巧,從器械護士開始做起,逐步都成為了青島市非常有名的外科醫生。他們可謂是王訓熲院長的嫡傳弟子,是王院長手把手教出來的學生,他們手術做的非常棒。

第四代醫生中還有一部分就是改革開放後的七七級、七八級的醫學院畢業生,其中有普外科李揚院長,肝膽外科王一教授、胸外科孫旭東教授,骨科李維林教授,胸外科尹志伊教授,李洪教授等等。八十年代末從濰坊醫學院調來的胡義利教授。

市立醫院外科的第五代醫生主要是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醫學院畢業分來的醫生,他們是普外科林慧忠教授,腦外科孫淼教授。普外科姜海毅教授,泌尿外科綦海燕教授、肝膽外科張東升教授,普外科李林浩教授。九十年代後又分來了薛龍教授,於珂教授,吳希教授,孫梅教授,葛忠教授,還有一些其他教授。

市立醫院外科一直到九十年代還採用大外科統領下的專科值班制度,也就是市立醫院外科的「龍頭制」。所謂「龍頭制」就是一個外科值班組裡包含普外、胸外、腦外、骨科和泌尿各個亞專業的醫生,醫生的資歷也從高到低,龍頭是高職或資深主治醫師,領導值班組。龍尾則是資歷最淺醫師。不論是值班就是平時臨床,各外科亞專業都是在大外科的統領之下進行的。

92年以前市立醫院外科很少調入醫生,所有醫生基本都是自己培養的,他們外科基本功紮實,手術一招一式都深得王院長的嫡傳。在市立醫院外科的亞專業中,以肝膽外科實力最強,不論是臨床還是科研當時在青島市都是首屈一指。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外科來的第一個研究生是89年研究生畢業的骨科楊利民教授。外院醫生調入市立醫院外科是非常困難的,也很難開展工作。跨世紀前後,市立醫院外科才開始逐漸進入大量研究生和調入了許多外院的外科醫生。先後從青醫調來了池一凡教授,侯四川教授;從骨傷醫院調來了滕學仁教授,從解放軍401醫院調入了宋修軍教授、林勇教授,彭國棟教授等,還有從國內大醫院引進了許多研究生和醫生。外來文化和手術操作的引進使市立醫院外科更加充滿活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市立醫院外科到目前已經成為兩個院區,亞學科獨立,且科室齊全的外科系統。但市立醫院外科的發展歷程又有幾個人能說的清楚?

寫於盛夏

(感謝我的兄弟姐妹們提供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哥的幸福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二哥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