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央造幣廠廠長謝里仁

中央造幣廠廠長謝里仁

作者 | 陳玉桃

來自興國鄉賢匯原創散文

中央造幣廠廠長謝里仁

他就是個老頭兒。

沒人知道他曾經的輝煌,過往的叱吒風雲;也幾乎沒人會關注他,除了幾個熟人。

比如鄰居李家。

李是村子大姓。大姓老李家丁財貴都旺,就是這樣一個人家,旦逢家有好事、喜事,必於正日子前一天,由家長老李親到謝家作邀。

邀,是一份尊重,和站門口喊一嗓子大不同。既邀,不扭捏,謝、李兩老頭排排走到李家。

李家人多飯菜香。飯菜再香,後生晚輩也不能先入席,一定要等到長輩坐定,方可上桌。

儀式感里出來的孩子修養較好。只感嘆,歲月流轉,父輩們講究的莊重感儀式感,沒了。

(接受採訪的謝里仁兒子在示範吹火功)

端坐李家客堂的謝里仁,身軀高挺,威儀森森。謝、李兩個老人,都經歷過風風雨雨,毛澤民、鄧子恢,熟得就像隔壁鄰居一般。

村莊其他晚輩,就知道他是個了不起的人,每天,人們看謝里仁中山裝筆挺,藍布、黑布可以洗得泛白,但,絕不允許有半點臟污。

架不住上好手藝及過硬的各種技術,村子上人每天拿了有破洞的洋瓷碗,鍋,臉盆,或不小心折斷的鑰匙等等,到他家說一聲,謝伯,這碗破洞了,幫補一下!

放廳,明哺來拿!謝里仁手中忙碌著一邊說。

隔天過來一看,碗也補好了,鍋也補好了,全都乙乙貼貼。就捏給他三角兩角。不收。

磨石太重,搬不動,主人就來請他到家去:謝伯,幫我修一修磨溝吧!老人拿了挫子,有板有眼地挫,半日功夫修好,請他吃飯,他開心地吃;飯畢送幾個雞蛋給他,不接。

去給人家修修補補,他從不拿任何東西回家。

隔兩天人家依舊提了雞蛋到家來了,他笑笑。

這樣一個老頭,不起眼,翻看正史《興國縣誌》「正師級及以上人物」欄中,赫然在目。

縣誌是這樣記載的:

謝里仁,又名日東,長岡鄉上社村人。銀匠工人。生於1906年農曆9月12日。1929年冬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經有《硬幣的前世今生》一文寫到謝里仁:他在興國最繁華的背街開銀店,極受富家小姐青睞,搏得黃隆順黃月明小姐好感。經過些波波折折,二人喜結連理,最終成為夫妻。

(打銀匠的工具箱)

一年後,即公元1929年4月,毛澤東來到興國,在瀲江書院舉辦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

瀲江書院為興國最高學府,平常有師生在。毛澤東怕影響到師生,晚上雖住在書院,白天卻到與書院隔街遙望的黃隆順酒店吃飯。

毛澤東雖講究住,講究的不是豪華,是安全。

與書院隔街遙望的黃隆順酒店,是興國四大家族黃氏的宗族酒店,規模在興國當屬數一。

黃家黃隆順,與當年的陳家陳奇涵、胡家胡燦乃至肖屋村肖家,都有牽扯不清的歷史淵源。因此,在剛剛由「白」轉「紅」的興國縣城,由陳奇涵、胡燦、蕭芳全、蕭以佐為代表的共產黨接待毛澤東,在黃隆順招待他吃飯,最為順理成章合適不過了。

與黃月明結為夫妻後,聰明的打銀匠謝里仁常常行走於黃隆順,眼界寬了,覺悟醒了,其敏銳的眼光看清了形勢的發展,很快他將銀匠鋪子轉賣掉,回到鄉,加入了農民協會。

節點正好,時為1929年冬,蘇區興國經濟蕭條,東村造幣廠造出了第一版銀元,由於過分粗糙,被農協領導禁止拿到社會流通。

縣蘇政府領導得聞,喜憂參半。

喜,當然是東村農民協會敢想敢幹。

憂,是所造銀元過於劣質。

縣革委委員、財政部長黃家煌作為謝里仁的大舅哥,對他的打銀元技術了如指掌,遂將其推薦到造幣廠任副廠長,負責造幣技術;為安全隱蔽起見,次年春將造幣廠搬遷至離街一公里的東龍庵。

謝里仁的人生開始改變。

謝里仁十三歲跟大伯學打銀元,十七歲儼然一個大人,相貌堂堂,技術嫻熟,在父親謝萬里的支持下,到縣城背街開起了打銀店,立招牌,不兩年便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聲名鵲起,正如日中天,卻轉賣店鋪,回鄉加入農協,真讓人有些看不懂。

又不到半年,搖身一變,卻成了東村造幣廠副廠長。看來,謝里仁的確有兩把刷子。

敢攬瓷器活,必有金剛鑽。謝里仁不愧是打銀元第一好手,自他「技術革新」後,東村造幣廠所造銀元日臻成熟,很快進入市場流通,為蘇維埃興國縣政府和蘇區人民「打通」了一條「生命的血管」。

最重要的是,蘇區的食鹽要靠「外省進口」,極為貴重,而蘇區人民沒有銀元,失卻了交易籌碼,食鹽造成嚴重緊缺,興國百姓只有靠「打肩擔」,去到廣東,「去時肩挑手挽,回來食鹽一點。」靠這樣度過難關。

銀元鑄造成功後,由於由了交易籌碼,蘇區食鹽緊缺得到緩解。

1930年夏,造幣廠改為興國縣蘇維埃政府造幣廠;同年10月,又改為江西省蘇維埃政府造幣廠。規格一年連升三級。

1931年冬,江西省蘇維埃政府造幣廠奉命遷往瑞金葉坪楊溪村,改為中央造幣廠,謝里仁被任命為廠長。達到了他人生的巔峰。

(這根吹火管救下一命)

1931年11月,鄧子恢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財政部長。然而,僅一月,鄧子恢就被調為中共廈門中心市委巡視員。

沒有幾個人知道個中緣由。只有被任命為造幣廠廠長的謝里仁,因為經常與鄧子恢一起,略知一二。

一天,鄧子恢與謝里仁開完會走在一起,突然,鄧子恢嘴裡嘟噥了一句,還擴紅擴紅,經濟都跟不上。

沒料想,一抬頭,發現前面正好是毛澤東。

三天後,鄧子恢由臨時中央政府財政部長兼土地部長身份,調任中共廈門中心市委巡視員一職。

又一天,葉坪楊溪村中央造幣廠的鑄造工人正在幹活,突然發現了一個親切而熟悉的高大身影,工人們知道,那是毛澤東。工人們幹勁很足,速度和工作效率超常。

沒有人知道,毛澤東站在工廠外的樹下默默記下了工人們的銀元生產數量。

下午,毛澤東碰到謝里仁,老謝,我問你,你們中央造幣廠一個星期能夠造出多少個銀元呀?

謝里仁報了上個星期生產的總數。

毛澤東一聽,眉頭一皺,不對呀,他們一個小時就能夠造多少,與你報的數字相差好大呀。

謝里仁驚出一身冷汗。怎麼會?

過後,他才知道,毛澤東在廠子外站了兩個多小時,那兩個小時,工人們的工作效率比平時高一倍。

得到教訓的謝里仁,時時謹慎,處處認真。

(試金示範動作)

一蘇大會上,決定成立國家銀行,1932年3月,國家銀行在瑞金葉坪成立,毛澤民任行長。

贛南出產鎢,鎢礦是中央蘇區經濟的主要來源,1933年,蘇區中央年產鎢礦1800噸。

國家銀行行長毛澤民很不滿意這個數字,極為欣賞謝里仁的毛澤民,提出鎢砂公司換帥。

1934年8月,謝里仁由造幣廠廠長出任鎢砂公司經理。同年鎢砂公司產值達200多萬元。

1934年10月,謝里仁復歸造幣廠廠長。

同月,中央主力紅軍開始長征。

主力紅軍長征後,謝里仁隨同紅軍後續部隊撤出贛南根據地。在一次突圍中,謝里仁所在部隊遭國民黨火力攻擊,他的隨身公文包被甩出,十九歲的「義子」兼工作助手轉回身去撿包,被一梭子彈擊中,血流如注。

那是他的「義子」,一個在他身邊漸漸成長的「孤兒」。他由鄧子恢「託孤」過來,13歲即1929年來到他身邊。他們情同手足,更是情同父子一般的感情,已然無人可替代。

謝里仁撲了過去,抱住了這個年輕的「義子」。子彈停止,國民黨官兵包圍了上來。

被捕後,因長征出發前受到周恩來「暫時留在後方」囑託,他時時隨聲攜帶一根「吹管」,正是這根吹管使國民黨官兵誤以為他僅僅是個銀匠手工業者,而將他釋放回家。

「義子」的犧牲使他的心靈倍受傷痛。直至去世,謝里仁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義子」姓甚名誰。他只與後人聊過,義子是1929年13歲時,由鄧子恢領到他身邊,委託他照顧,並說,孩子是從上海過來的。

鑄造銀元的石模被他藏得牢牢的。1953年,在人民銀行從事金銀驗收工作的謝里仁忽然有一天被叫到銀行會議室,一個自稱中央銀行行長的人用威嚴的口吻說,今天我來是談工作的,聽說你藏起了鑄造銀元的石模。

謝里仁沒有吭聲。他想起了中彈犧牲的「義子」,斯時斯刻情景再現,他寂寞莊嚴。

或許那個行長意識到了什麼,改變了態度。

死我都不怕,我還怕什麼。謝里仁當時的心理。

最終,謝里仁主動將這一珍貴文物獻出,由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收藏。

(保存完好的試金石)

尾聲

1991年4月,謝里仁病逝於興國縣長岡鄉上社村家中,享年85歲。

謝里仁兩妻四子。

謝里仁結髮之妻黃家大小姐黃月明,秀美如花,心地善良,被時人稱為興國城中第一美女,觀音娘娘。

黃月明生養一子一女後,知道自己再無生育能力,便主動張羅為丈夫再娶一房。

二房陝西人氏,養有三子並有女兒。一家人和睦相助,直至終老。

如今,謝里仁兒孫滿堂。這是謝里仁心地善良一生上天給他的回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國鄉賢匯 的精彩文章:

TAG:興國鄉賢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