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學國畫五石頭的畫法

怎樣學國畫五石頭的畫法

GIF

怎樣學國畫 五 石頭的畫法

山水畫中畫石頭有各種各樣的皴法。我們先介紹一下「皴」的概念。如下圖,a是輪廓線,輪廓線以內的線b等等,這些用來刻畫石頭體積感的線就是皴。畫石頭可以先勾勒輪廓再加皴,然後暈染加苔點。用筆要注意提按頓挫和乾濕濃淡,我們同時可以看出a這條線基本是焦墨枯筆,而b則是濕筆。石頭要富有變化,否則線條平平、柔弱,會像饅頭一樣。

前面提到樹的畫法是「樹分四歧」,對應的石的畫法是「石分三面」,這是由中國畫的透視方法決定的。如下圖是畫石的原理,這123三個面是指一塊石頭的畫法,對應的兩塊及多塊石頭的畫法則由其位置的擺放不同,產生不同的明暗部,對應了不同的畫法,這要結合實際來觀察,來畫。

如下是多塊大小不等的石頭的搭配方法以及「坡間石」法。

古代名家總結了不同的皴法用來畫石,如下圖,我們看一下吳震的披麻皴,這種皴法是因為形如披散的麻線而得名,皴的時候要注意各條皴線的長短粗細、提按頓挫要富於變化,如果變化少了會產生板滯之感。古往今來用披麻皴的畫家很多,著名的《富春山居圖》也是。

這塊石頭已經染過,染的時候是用淡墨從石頭的底部沿主要皴線向上染起,不可每條都染造成板滯。染完趁濕在石頭底部皴線集中的地方點濃墨,分出石頭的陽面陰面,因為是趁濕點濃墨,待干後濃淡墨的過度會很自然。如果染的不夠,干後則可以再染淡墨,加濃墨,直到層次分明為止。

下面是倪瓚的折帶皴,顧名思義,轉折處變為側鋒,要像摺疊的帶子一樣。

適合刻畫水邊方石,層層疊疊。

如下是「二米」常用的米點皴,這種皴法的點子用破筆點為宜,破筆就是筆鋒散開含水較少的狀態。

下面是王蒙的牛毛皴,這種皴法是以篆隸之法寫成,注意要多而不亂以及恰當布白,使石頭的明暗變化明顯。

如下是范寬和劉松年的皴法,比較接近,是披麻與小斧劈皴的結合。注意相鄰的石頭塊面染的時候要細緻,染皴線集中的地方,恰當留白,使明暗突出。

其次是大斧劈皴,以像用斧子劈成的塊面而得名。馬遠夏圭常用。注意這種皴筆是面皴,不是線,是毛筆側鋒用力擦成。

下面是亂柴皴,注意要似亂而不亂。染的時候筆與筆之間分明。

最後是荷葉皴,形如荷葉的葉筋而得名,王維、趙孟頫常用。

好的,如上是石頭畫法,畫石用筆複雜,需要多練才能有所成就。

下一講我們看一下山的起手畫法。

向上滑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unlandTyre 的精彩文章:

怎樣學國畫三松、柏、竹的畫法

TAG:SunlandTy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