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心的「上海匠人」錢文昊:20多年挽救5000多顆被判「死刑」的天然牙
圖說:徐匯區牙防所所長錢文昊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許多經歷過這種「要命痛」的人,都恨不得立刻拔除牙齒以絕後患。然而,在上海徐匯牙防所所長錢文昊眼中,不少「惹怒」人類而被判「死刑」的天然牙,其實都有被改造的「浪子回頭」機會。在和牙齒打交道的20餘年裡,錢文昊手中「留」住了5000多顆有疑難雜症的天然牙,他也因為精湛的技藝和高尚的醫德贏得了患者的認可。去年他被授予「上海匠人」稱號,今年又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圖說:錢文昊認為,口腔治療好比螺螄殼裡做道場
小牙齒同樣可做大文章
很多人認為,牙齒不過是一個小器官,實際上這個小器官卻是身體上最重要的器官之一。「20年前,和其他科室相比,牙醫是個吃力不討好的醫學方向,又苦又累,還被認為技術含量低。但在我看來,口腔治療好比螺螄殼裡做道場,是個技術含量十足的技術活。」屬虎的錢文昊看似溫和,卻天生一股「虎氣」——20年前從醫學院口腔專業畢業起,他就決定,這行他不僅要干,更要干出點名堂來。
「口腔環境是非常敏感脆弱的,牙病的發病區域通常很難直接觸及,有時候病灶就在那後牙根尖上的毫釐之間。」從醫多年,錢文昊每天腦子裡琢磨著就是這「毫釐之間」的難題:「病牙怎樣才能保住」,「什麼措施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怎麼的治療能讓牙齒再美觀些」。這份原本不用值夜班、只需8小時工作制的牙醫工作,愣是被錢文昊干成了「超長版」,他的專業創新和探索會在下班後集結成稿,他對牙防所的發展設想、管理文件會在深夜落筆成文。每天必須看一小時以上書也是錢文昊下班後的「必修課」,以前專攻專業書,這幾年接下所長重任後開始涉略心理、管理類書籍。
日復一日的鑽研,讓錢文昊逐漸在業內小有名氣。工作10年後,他作為業務骨幹被送往美國學習深造,回來後他建起了全國第一個顯微根管診療室,更對國外顯微超聲根管治療方案進行了4項技術創新,使根尖手術的成功率由72%上升到95.2%。該技術經中科院認定為國內先進水平。他還聯合中科院有機所及生命科學院共同研究解決了疑難根管及牙周治療中的顯微超聲結合載葯關鍵技術,並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得2016年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圖說:錢文昊在為患者治療
治病救人才是醫療本質
錢文昊所在的徐匯牙防所位於肇嘉浜路上,臨街的牙防所大門很不起眼,卻天天門庭若市,來自全國各地、輾轉各大醫院的口腔疾病患者慕名前來求醫。上海有位80多歲的老藝術家,滿口牙齒全部鬆動了。「當時,最省力的辦法就是把牙齒全部拔除,然後修複種植。」但錢文昊卻偏要自找麻煩,通過顯微根管治療幫他把壞牙一一留住。他曾經帶領團隊放棄數個休息日,花了整整10個月用顯微超聲根管治療技術為一位癌症患者診治,讓他再度擁有一副既美觀又有良好咀嚼功能的牙齒,重拾戰勝病魔的信心。
像這樣「自找麻煩」的例子還有不少。很多時候,錢文昊花上一個半天,就為治療一顆牙齒,而用顯微根管診療技術治一顆牙,門診收入只有幾百塊。在徐匯牙防所,目前已有5000多例「死刑」牙齒採用顯微根管術得以保留,為每位患者人均節省1萬多元自費醫療支出。如果這些曾經被判「死刑」的牙齒如果全部拔掉再換上種植牙,至少可以給所里創收6000到7000萬,既有錢賺又輕鬆,為何還要如此「吃力不討好」?「醫療的本質是什麼?」錢文昊淡淡一笑反問記者:「會拔牙卻並不一定是好牙醫。醫療本質就是為了治病救人,明明可以通過一些便宜的現代醫學治療手段去應對牙病,為何要選擇更昂貴的辦法。這幾年,社會上口腔醫療普遍存在過度治療現象,一旦醫療行為變成商業模式,那就背離了醫學本質。」
這幾年,隨著人們對牙齒健康日益關注,牙醫也逐漸成為「金飯碗」。不少有能力、有技術的牙醫,或「自立門戶」,或被高薪「挖角」。來「挖」錢文昊的醫療機構自然不少,許多也開出了價格不菲的條件,但都被錢文昊一一婉拒。「在公立醫院肯定比不得醫療機構收入高,但賺錢不是人生唯一目標,用趨利行為行醫,那肯定不是我所想要,普通的工作一樣能體現自身價值。」
圖說:錢文昊在為患者檢查口腔 採訪對象供圖
堅持每周五所內業務講課
「認真」、「細節控」,在同事們眼裡,總是面帶微笑的錢所長很少發脾氣,但是對細節方面的要求卻特別嚴格。徐匯牙防所技術室負責人周曼莉醫生說,錢文昊對所里的質量把控要求非常高,對新的事物和科研特別有鑽研精神,同時也帶動了同事們的鑽研勁頭。雖然行政事務纏身,錢文昊仍然每周堅持臨床門診,從不多拿一分錢報酬;每周五他還主持醫務人員業務講課。「和三甲醫院相比,我們這兒日常所做的還是口腔健康維護、補牙、潔牙、智齒拔除。聽上去工作沒有那麼驚心動魄,但是錢所要求所里無論是醫生還是護士,都把這份工作當成事業來做。」
這幾年牙防所新入職了許多年輕醫生,尤其是牙防所新院明年就要投入使用,吸引了許多人來應聘。周曼莉說,錢文昊身體力行地影響著職場菜鳥們。「一方面他特別注重年輕醫生的業務學習,口腔行業發展是非常快的,每年都會有很多新設備和新技術,他會幫助年輕醫生做好自身定位,比如,專業上該做什麼、科研上又該做什麼。另一方面,他也對年輕醫生提出了去除浮躁沉下心的要求,希望他們能把普普通通的牙病診治作出一番事業。」
而有空的時候,錢文昊還不忘科普,他曾經多次走進新民科學咖啡館為公眾做公益講座,也會參加各種義診活動。「預防永遠是最好的治療。」在錢文昊的支持下,牙防所的預防科一直都在走入社區,比如,定期舉辦社區大講堂,刻錄科普光碟、編撰科普口袋書等。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


※上海紅色文化基因圖譜發布 紅色紀念地有望達到1000處
※為逃避電子警察 號牌「搖身一變」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