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畫國畫的人為什麼會長壽?

畫國畫的人為什麼會長壽?

畫友之家,以畫會友,我們是熱愛畫畫的一群人,快來加入我們吧!

有個統計:中國各種職業中,書畫家的平均壽命最長。清末到新中國成立,國人的平均壽命為40~62歲,書畫家的人均壽命為88歲;進入現代,書畫家的人均壽命已超90歲。之所以如此,因為山水文化是可以養生的,這一點,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陳小野教授,做了專門研究。

就算不懂畫,但任何人看到一幅好的中國山水畫之後,都會陶醉其中,陶醉本身是身體的最大放鬆。《世說新語》說:「簡文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東晉簡文帝的這句話說出了中國傳統山水文化的兩個關鍵詞:「會心」和「親人」。「會心」和「親人」,都是符合人性的意思,而且這個人性肯定還包括人的生物性。

首先,山水文化強調的是回歸「自然」,這個自然不是天然的自然環境,而是經過選擇,有利於生命的自然環境,所以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生態,要有土地和水。和平原相比,山的生態系統是立體的,更加完整,所以山水畫中的「山」和「水」就成了自然環境的代指。而且「水」是不可或缺的,往往是布局的中心。著名的人造園林,雖然陸上面積往往比水上面積大,但水總是園林中心,一彎湖岸山石圍繞著那微波不驚的清水池塘。

因為水是生命之源,人類到了沒有水的環境,潛意識立刻就會忐忑、發慌,所以山水畫或者園林中的水,能給人定心,儘管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什麼原因。

是山水,是自然環境,但這個自然環境還必須有利於人的生命,才能成為山水文化中的「山水」。原始森林雖然生態很好,但山高林密,虎狼出沒,人設身其中,沒安全感,這種景象是不會出現在中國的山水畫中,因為它不符合人性。現代很多旅遊景點,弄出恐怖陰森的洞穴做噱頭拉攏遊客,沒一個能長久的,因為和人的生理、心理需求都不符。

中國畫里也有花鳥畫,花鳥畫雖然也表述了生態系統,但其中對水、土都不強調,只是個小生態。因為有樹必有花草,但有花草未必有樹木,更未必能形成森林,和花鳥比,樹木代表更完善的,更大的生態系統。因此,中國園林中,或者山水畫中,都以樹木為主體,不像西方園林那樣以花草為主體。

我們看中國畫覺得好,覺得美,不是因為它逼真,畫得像,而是覺得舒服。就是因為山水畫這種有利於生命的特性在做基礎,我們反過來用這種作用結果來描繪山水,山水也就似乎有了人的生命,好像自然環境一經筆墨處理,頓時變成了一個有機的生命體,變成了生命感極為強烈的藝術形象。所謂的「人工更勝自然」,無非是選取了自然環境中最利於人的生命的元素,自然更容易被生命本能地接受。

我們說到中國畫中的名作,就會說到「境界」二字,其實,生命無論是進化還是發育,都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而中國傳統文化,也是追求高層次、高境界的過程。山水畫表達的是人的生命,所以,也有境界、意境,以高境界為最上,就像星雲大師說的:「雲水,不是景色,而是襟懷。」

山水畫、園林、盆景到了一定境界才能讓人陶醉,引人入勝,這個奧秘就是高信息量,這也是為什麼山水畫,而不是花鳥畫,能成為國畫的代表的一個原因,前者的體量、信息量大,古往今來,講意境的畫,主要都是山水畫。

比如,俯視是中國山水畫的主要視角,因為這一視角對山水把握最全面,信息量最大。中國山水畫的透視方法看景物時,不論平地或山上的景物,人的眼睛都比景物略高。

第二就是忌刻板,要求變化,因為只有變化多,才能信息量大。所以我們看著名的國畫都是叢巒疊嶂,起伏崢嶸,包括園林里的山石,講究的是「瘦、縐、漏、透」, 這些特徵都能使山石的表面積增大,信息量也就大了。還有就是將「古」作雅,因為「古」增加了時間的維度,也是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所謂「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林水石,最不可無。」

山水文化之所以被人們接受,甚至能從中感到滋養,因為人們總是可以從中感到生機,不是畫死的山水,這一點和生命結構有聯繫。生命的結構像個寶塔,精神境界在最上面,但是它需要寬廣厚實的基本生命功能做基礎,這個最基本的生命功能就是生機,生命力,國畫中叫做「生意」,它的表現特點就是「動」,有了生命力的畫的境界才是實在的。

可惜的是,中國山水文化的作者以文人為主,他們在當時社會地位很高,不愁吃穿 ,所以對基本生命功能的關注少,山水的「生意」因此總是偏弱,生機不旺,偶爾有個別體現生機、生命力的山水主題、畫家,便引起關注,讓人記住。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民間文化就出來了,其實是一種生命本能需求下的自然補充,因為民間文化最樸實、「生意」最滿,比如年畫里抱著鯉魚的胖娃娃、牡丹富貴、福祿壽、大紅大綠。

中國人對山水文化的尊崇其實就是本能的養生,過去的人,只要有可能,他們都會儘力實現山水夢想,再小的地方也要造園林。有個故事,清人吳綺,歸隱江都,宅園荒蕪,無錢整治,因此凡是上門求詩索文的,他都要求以竹石花草作為報酬,數月以後,園中花木繁榮,吳綺因此將此園命名為「種字林」。最不濟的也要用文字造出一座園林,明末清初的文人黃周星就曾這樣描繪過屬於他的私園——將就園。」

(文章均源自互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友之家 的精彩文章:

一眼就愛上了這樣的清秀淡雅的工筆人物!
絕美工筆,太贊了!

TAG:畫友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