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個真實的自己,你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

做個真實的自己,你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

 小區門口有一市場,天氣炎熱,晚上吃夜宵的人不少。當我自己明白一點點上古聖人的中醫思想過後,我不僅感嘆,什麼時候,夜宵也成了北方小城的標配,大肚翩翩,一邊感受著身體的負重不適,一邊肆無忌憚的吃起來,應酬!很多是不必要的,如果真的關心某個人,其實有很多方式。

   記得自己剛參加工作時,規定自己多久聯繫一次朋友,美其名曰聯絡感情,而現在我更願意在自己的世界,不打擾別人,不聯繫並不表示放棄了朋友,只是覺得,真朋友該是淡如水的,多久不聯繫的人,拿起電話依然能熟悉的快樂交談,我是這樣想的,不知道我的朋友是不是這樣想。

   我們大多數人不知道,我們只是活在和別人的比較中,我有他沒有,那麼我就滿足,自信。他有我沒有,我就沮喪,嫉妒。有很多並不是我們需要的東西,我們一再的獲取有多少是為了虛榮,有多少是自己真實的需求。

   我讀了很多書後才明白,每個作者都是在用自己的角度,詮釋所理解的生活。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你會不會為主人公的那段話而激情澎湃呢?過好多年後才明白,那是文學!那是書中主人公的人生選擇,而我,可以選擇,也可以不做到,我只是我。因為別人的需要,比較,眼光,觀點,我做個假裝的自己。

   經典的方世玉電影,雷老虎說,我雷老虎以德服人,看完電影,一笑了之。然而,很多年後想想,德不配位者少嗎?無德之人少嗎?德對於一個人該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有一次看《蔣勛細說紅樓夢》書中說,智慧就是慈悲,我好似一下就打通了以往的種種關卡,人一下子就輕鬆了,我一直追求的智慧就這樣得到了。之後很長時間裡,自己是沒有進步的。有一天聽倪海夏老師的音頻節目,倪師說中醫是有德的醫學,中藥是慈悲的,一下心生感動,又一次遇到慈悲。盡然冥冥之中一直在前方等我。

   做個真實的自己很難,難在對自己沒有慈悲心。常聽影視劇中大和尚說「我佛慈悲」。現在想來,理解太淺。佛是有般若智慧的,他能看到世事無常,變化規律,所以對無常感同身受,而生慈悲。佛只是此時此刻,和你,和我,共情。佛,確實是慈悲的,這麼多的世俗無常,那得有多大的體量才能容納。

   慈悲心即是智慧,對世人是,對自己亦是,當自我能感受到自我的慈悲,即是真實的自己。

 不為了逢迎而逢迎,不為了享樂而享樂,不為了欺騙而欺騙。

   中醫思維里,更多的不是治病,而是不做病,告訴我們什麼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果此刻說我要做真實的自己,追求真理,追求生命的真諦。恭喜!很有勇氣,因為很多人都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這註定不是平坦的路,更多的會懷疑為什麼要上路,明白了生命的真諦又能怎麼樣?還不是自己。佛說看山是山,這是普通大眾都能看見的山;看山不是山,這是追求路上人們看到的山;看山還是山,這是追求真理,生命真諦有所悟的人看到的。

   至始至終,我們都是普通人,變化的是我們的靈魂,站立的靈魂是那麼的清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生命 的精彩文章:

TAG:自在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