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每年給幾萬人講敦煌的故事,卻少有人知道她自己的故事

她每年給幾萬人講敦煌的故事,卻少有人知道她自己的故事

黑眼睛匠人訪談系列

絲綢之路線路的反饋表裡,有一個問題,「你對行程中哪個點記憶最深刻」,很多人都寫了敦煌畫院李老師的壁畫臨摹課程。

為什麼在敦煌的這一堂體驗課會給大家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李老師和敦煌之間又有怎樣的一段緣分呢?於是就有了小黑和李老師這一次交心的談話。

回到敦煌

Q

李老師您好,很榮幸有機會給您做一次採訪,您能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嗎?

李老師:大家好,我叫李藝 。畢業於常州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國企任職。受到家人和朋友的感染,回到敦煌,現任敦煌畫院研修中心主任。

Q

能講一講您和敦煌的緣分嗎,是什麼契機讓您再次回到敦煌呢?

李老師:我是在敦煌生,敦煌長大的姑娘。之所以放棄大城市穩定的工作,回敦煌畫院任教,主要是被周圍人守護敦煌的精神所打動。

首先是我的先生,也是一位畫家和敦煌文化的傳播者,我當時對我先生這種痴迷特別不能理解,他告訴我:」我可以一天吃一頓飯,三年不買新衣服,也要在傳播敦煌文化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次是接觸了很多畫院的老師,他們在畫經變畫之前,會一起讀經,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在冬天的莫高窟,臨摹壁畫從早上到晚上,不辭辛勞。

敦煌壁畫在技法上不是太難,但是難的是畫出那種意境和內心的虔誠。所以我決定回來了,和大家一起。並且發願,要終身傳播敦煌文化 。

古法臨摹

Q

從敦煌回來的遊客對您的這個講座評價都非常高。覺得生動有趣還有很多知識點。體驗之後再去莫高窟,完全是不一樣的感受。您能介紹一下這個臨摹體驗課的設計嗎?

李老師:古法臨摹的體驗是為了讓客人來到敦煌,不是走馬觀花的看旅遊景點,而是更深入的了解敦煌這座城市的氣質和溫度。

所以我在設計這個體驗活動的時候,前四十分鐘是詮釋和解讀敦煌文化,和大家分享敦煌的歷史,文化,地理地貌,敦煌的人以及敦煌的精神。

後面的時間讓大家在泥板上親手繪製一幅敦煌壁畫。把心靜下來,我會鼓勵大家把在敦煌看到的想到的,都畫出來。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他們最後呈現的畫作常常出乎我的意料。

客人現場臨摹的壁畫

Q

有哪些讓您印象比較深的畫作嗎?

李老師:感受最深的,是去年八月十五,講課的時候,會場有一個人一直站在遠處聽,講座結束之後,她走上來說自己也想要一塊泥板做一次臨摹,這個時候我才發現是一位老人,她和我媽媽年齡差不多大。

而當她畫好之後,我就驚呆了,這幅畫不僅色彩豐富,而且充滿童趣。她的畫就是她純真的內心。

老人臨摹的壁畫

傳播者

Q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敦煌感興趣,您希望大家來到敦煌能收穫到一些什麼?

李老師:我期待大家有機會都來我的故鄉敦煌看一看,一年四季來敦煌都特別合適。只有親身來到這裡,你才有更深的體會,這個是你聽廣播看紀錄片都無法替代的。

來敦煌不僅僅是一次遊山玩水的旅程,而是一次整心之旅,在這裡我們能真正感受到美,我們能用純凈的眼光來欣賞藝術,心境也能豁然開朗。

我很開心,敦煌文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我還有個更大的夢想,通過我們一小部分人的傳播力量畢竟是有限的,不一定說堅守在敦煌才能傳播敦煌文化。

就像跟著你們黑眼睛旅行來到我們課堂的每一個人,在聽完我的課程,在親手臨摹過壁畫,在莫高窟欣賞過壁畫之後。回到自己的城市,都願意和周圍的人去講在這裡的所見所想,那麼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敦煌文化的傳播者。

《採訪筆記》

發願終身守護敦煌是容易的,但是真正堅持下來卻不容易。李老師和她周圍的一群人,正在做著這樣的事情。和李老師聊天的過程中,苦和累她一次都沒有提到過,提到過最多的就是收穫和感恩。

李老師說,很多人覺得我紮根敦煌這麼偏遠的地方,很同情我,但是如果你來過這裡,你們可能要羨慕我呢。

黑眼睛獨家定製—敦煌研學體驗。讓你遠離走馬觀花,深度體驗敦煌文化。

黑眼睛將和手工匠人以及當地文化傳播者一起,

帶給你最具人文感的旅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眼睛人文旅行 的精彩文章:

李健:請不要叫我段子手,其實我是個旅行家

TAG:黑眼睛人文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