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傷寒論》:桃核承氣湯

《傷寒論》:桃核承氣湯

《傷寒論》第26篇文章

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中醫方劑名。為理血劑,具有逐瘀瀉熱之功效。主治下焦蓄血證。少腹急結,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則煩躁譫語,至夜發熱;以及血瘀經閉,痛經,脈沉實而澀者。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盆腔炎、胎盤滯留、附件炎、腸梗阻、子宮內膜異位症、急性腦出血等屬瘀熱互結下焦者。

中文名

桃核承氣湯

功用

逐瘀瀉熱

主治

下焦蓄血證

分類

理血劑-活血祛瘀劑

出處

《傷寒論》

歌訣

桃核承氣五般施,甘草硝黃並桂枝,淤熱互結小腹脹,蓄血如狂最相宜。

組成

桃仁、大黃、甘草、桂枝、芒硝。

用量

桃仁(去皮尖)、大黃、甘草(炙)各12g,桂枝(去皮)、芒硝各6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前4味,芒硝沖服。

功用

逐瘀瀉熱。

主治

下焦蓄血證。少腹急結,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則煩躁譫語,至夜發熱;以及血瘀經閉,痛經,脈沉實而澀者。

方義

證屬瘀熱互結下焦,治當因勢利導,逐瘀瀉熱,以祛除下焦之蓄血。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破瘀;大黃苦寒,下瘀瀉熱。二者合用,瘀熱並治,共為君葯。芒硝咸苦寒,瀉熱軟堅,助大黃下瘀瀉熱;桂枝辛甘溫,通行血脈,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黃寒涼凝血之弊,共為臣葯。桂枝與硝、黃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黃則溫通而不助熱;硝、黃得桂枝則寒下又不涼遏。炙甘草護胃安中,並緩諸葯之峻烈,為佐使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丶中丶醫丶 的精彩文章:

《傷寒論》:瓜蒂散

TAG:愛丶中丶醫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