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要讀《論語》

為什麼要讀《論語》

一、《論語》是認識孔子、理解孔子思想的最佳路徑。

這個話題在上一篇文章:國學,只需學習六本書足矣中已經簡要提到過了。中國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幹,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對他的不同評價持續至今,在這兩千多年裡,他受到過極端的崇拜,也受到過猛烈的批判,讓人真假難辨。而《論語》是唯一一部以記錄孔子言行為主要內容的書,是了解孔子生平與思想的最可信的材料。讀《論語》我們會發現孔子和我們一樣是個普通人,並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聖人,他和我們一樣會高興、會生氣、會罵人、甚至還會犯錯。

孔子的一生其實是很坎坷的,雖出身在宋國貴族家庭,追根溯源,還是商湯皇室的後代,但後來家道中落,被迫移民魯國,地位大不如前。

小時候,「貧且賤」。三歲喪父,17歲喪母,迫於生計干過很多社會底層工作,如看倉庫,喂牲口……但孔子很好學,跟很多人學,孔子活著的時候,曾明確講,他不是「生而知之」的人,他只承認自己好學,勤勉刻苦,持之以恆,並不認為自己多聰明,正是這樣,到30歲時,孔子開始有點名氣。

他做學問的黃金時代在36-50歲,這段時間他一邊修訂詩書禮樂,一邊教書育人,學問增長很快。

孔子51歲開始出仕,先在魯國從政三年,不得志,54-68歲開始周遊列國,到過宋、衛、曹、鄭、陳、蔡六國和楚的邊境,除短暫服務於衛、陳兩國,哪個國家都不肯用。他這樣顛沛流離的到處跑,好像無家可歸在喪家狗。公元前492年,60歲的孔子,在鄭國和學生走散。和獨自站在郭城東門外等候,有個鄭人跟子貢說,東門外站著個人,腦門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有點聖人氣象,但下半身卻像喪家狗,垂頭喪氣。子貢把他在話一五一十告訴孔子,孔子並不以為忤,反而平靜地說,形象,並不重要,但說我像喪家狗,很對很對。孔子為什麼承認自己是喪家狗呢?這裡就要看看喪家狗的定義,所謂喪家狗是指: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就是喪家狗。孔子周遊列國想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卻處處碰壁,就是「累累若喪家之狗」。北京大學李零教授就曾以《喪家狗》為名寫過一本解讀《論語》的書。

68歲時孔子返回魯國,在最後幾年卻不斷經歷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69歲時兒子孔鯉去世,71歲顏回去世,72歲子路去世,接二連三的刺激終於擊倒了孔子,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73歲。

以上這些我們都可以通過讀《論語》來了解,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不僅不會影響孔子在我們心中的形象,反而會讓我們對孔子更加敬佩,更加願意去認識他、了解他。所以讀《論語》是我們認識孔子、理解孔子思想的最佳路徑。

二、《論語》是中國的文化基礎

美國當代著名女漢學家,中文名字叫伊佩霞,出了一本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中國通史教科書《劍橋插圖中國史》,在書中她這樣評價《論語》:《論語》為中國的社會、政治和倫理的主要思想提供了基礎。它成為後世的聖書,要求學生必須背誦,因此它的很多段落成為格言,甚至沒有文化的農民也會不知不覺地引用。

據統計常用成語中,有一百多個出自《論語》,如:不亦樂乎、巧言令色、見義勇為、溫故知新、既往不咎、任重道遠……等等,另外還有無數俗語、格言:四海之內皆兄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成語、俗語,後世中國思想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在他們的著作、散文及詩詞里,都不斷地在引用《論語》里的詞、句子。熟悉《論語》,對看懂其後的古書、古文和詩詞,都會帶來很大的方便。

不僅如此,中國人在給人取名字、給書取名字的時候也喜歡從《論語》中選定。

著名作家郁達夫,原名郁文,出自《論語 · 八佾》(3.14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著名雕塑家、文藝理論家、美學家、藝術教育家王朝聞先生的名字出自《論語·里仁篇》(4.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因「朝」是多音字,經常被人念錯,王先生還特意為自己的名字寫過一篇文章正名。

毛主席為兩個女兒取名:李敏、李訥,引自《論語·里仁篇》(4.2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明代王陽明的《傳習錄》出自《論語·學而篇》(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清代袁枚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出自《論語·述而篇》(7.21子不語怪、力、亂、神。)

清代顧炎武的學術筆記《日知錄》出自《論語·子張篇》(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中國大學在選定校訓時,大多喜歡從古聖先賢的智慧中吸取力量,因《大學》之名,從曾子的《大學》中選定的較多,但也有從《論語》中選定的,比如:以前的輔仁大學校訓: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出自《論語·顏淵篇》(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復旦大學校訓: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就出自《論語·子張篇》(19.6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所以有人把《論語》比做中國的《聖經》也是不無道理的,不讀《論語》不敢稱自己是中國的文化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啟蒙 的精彩文章:

TAG:國學啟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