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氏家訓》流傳千年,孕育千年第一世家,究竟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錢氏家訓》流傳千年,孕育千年第一世家,究竟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朕聽

」(zhentingwx),給小主講講你不知道的奇聞趣事




「富不過三代」是我國的一句俗語,這句話的完整版應該是

「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良好的家風、家訓、家規在家族傳承方面的重要性。如果一個家族有良好的家風、家訓、家規傳承,族內有整體氛圍地熏陶,對內講求自省修鍊,對外講求愛眾親仁,且代代相傳,奉為圭臬。那麼這樣的家族往往就會人才輩出,長盛不衰,源遠流長。











在中國,這樣的名門望族自是不少,如孔氏、孟氏、李氏、王氏、張氏、曾氏、梁氏……而其中最為有名的當是吳越錢氏。




自一千一百多年的吳越王錢鏐以來,錢氏歷朝歷代皆有俊傑,諸多狀元,無數進士。到了近代,錢氏更是人才「井噴」,各行各業人才大量湧現,海內外「院士」數以百計,吳越錢氏家族被公認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錢氏家族為什麼會成為千年望族,人才輩出呢?




追根溯源,這與吳越王錢鏐留下的家規有一定的關係。




錢鏐(公元852年——932年),字具美,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




錢鏐在位四十一年,廟號太祖,謚號武肅王。




錢氏家規由「武肅王八訓」、「武肅王遺訓」和《錢氏家乘》三部分組成。其中「八訓」是錢鏐於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正月親自訂立。「遺訓」(也叫「武肅王十訓」)是錢鏐臨終前向子孫們提出的十條要求。《錢氏家乘》是清末舉人錢鏐三十二代孫錢文選,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根據「武肅王八訓」和「武肅王十訓」總結歸納而成的。




現在流傳半白半文的《錢氏家訓》就是錢文選采輯整理過的,很適合現代人閱讀理解。










《錢氏家訓》充滿「修齊治平」智慧,錢氏後人代代相傳,世世遵循,使得錢氏輩輩人才湧現,源遠流長。




《錢氏家訓》共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個篇章。




深讀熟思悟透《錢氏家訓》,對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有裨益。



個人篇: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謹嚴。臨財不可不廉介。處事不可不決斷。存心不可不寬厚。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後看者眼界寬。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權。讀經傳則根柢深,看史鑒則議論偉。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




個人篇給我們的啟示:

做人要堂堂正正、坦坦蕩蕩,要寬厚本分、謙遜低調,要立場堅定、內省改過,要善於學習、以史為鑒,要懂得感恩、德厚福報。做事要清清白白、踏踏實實,要知進退、善鑽研。做人做事要無愧於天地,言行舉止要符合道德法律的標準。











家庭篇:

欲造優美之家庭,須立良好之規則。內外門閭整潔,尊卑次序謹嚴。父母伯叔孝敬歡愉。妯娌弟兄和睦友愛。祖宗雖遠,祭祀宜誠。子孫雖愚,詩書須讀。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飢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勤儉為本,自必豐亨,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家庭篇給我們的啟示:

建設幸福的家庭,首先要有良好的家風,而良好的家風要從細節做起,而細節要從家長做起,且持之以恆、一以貫之。一是家庭內外乾淨整潔,物品擺放井然有序,讓孩子從小養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二是家庭成員要尊老愛幼、團結和睦,讓孩子繼承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三是家長要做孩子讀書學習的榜樣,讓子孫養成勤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習慣;四是在兒女婚姻上,家長要引導孩子重人品、重才學,而不是看家庭財富,看社會關係;五家長教育孩子要憐貧憫弱,懂得感恩,回報社會,力所能及的幫助貧苦弱小之人;六是教育子女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社會篇:

信交朋友,惠普鄉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救災周急,排難解紛。修橋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濟眾渡。興啟蒙之義塾,設積穀之社倉。私見盡要剷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見利而起謀,不見才而生嫉。小人固當遠,斷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當親,亦不可曲為附和。




社會篇給我們的啟示:

在社會交往上,要講究誠信。在鄰里糾紛上,要做到謙讓和與人方便。在對待弱勢群體上,要同情弱者,有能力及時伸出援手。在對待社會問題上,要敢於擔當,弘揚正能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達官貴人不必妒嫉。勝君子容易,勝小人難,對待品行低劣者,可以遠離,但不可結仇;對品行高尚者,可親近,但不要曲意逢迎。 











國家篇:

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嚴以馭役,寬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點,民沾萬點之恩。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先。海宇之內,以養元氣為本。務本節用則國富,進賢使能則國強,興學育纔則國盛,交鄰有道則國安。




國家篇給我們的啟示:

如果有幸當了公務員,手上有了一定的權力,在自己乾淨擔當的基礎上,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要一視同仁、公平執政;要了解民意,體恤百姓疾苦;治國先治吏,要嚴懲貪官污吏,培育弘揚官場正氣;治大國如烹小鮮,要謹慎做決策,深入調查研究,虛心聽取各方意見,集思廣益,博採眾長;要重視科教,力行科技興國,人才強國戰略;與世界各國睦鄰友好,平等和睦相處,為國家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特別主要的是: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就是要摒棄私慾,全心全意為百姓謀利益,為天下謀福祉。有「謀天下利,揚萬世名」雄心壯志。




《錢氏家訓》中的這一句曾被歷代有志之士轉化借用,引以為座右銘,以激起為國、為民、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的壯志豪情。




《錢氏家訓》內涵淵源深厚、博大精深,是錢氏家族的傳家寶,是錢氏家族人才輩出的原因所在,也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歷史遺產,更是每個中國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作者:

李昌寶,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愛寵物的國君,為養寵物建立了一座城,最終寵物亡國,死後竟有忠臣剖腹藏肝,駭人聽聞!
明朝末年貨幣貶值400%,崇禎皇帝想出奇招救市,結果被打臉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