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賺來的,小心還回去
1
前幾天,一場大雨,讓燥熱的北京有了立秋後的絲絲涼意。
反觀廈門,仍被高溫籠罩著,但比其高溫還火熱的是它的房價走勢。
有自媒體聞風後,一時間「廈門樓市神話打破」、「廈門樓市崩盤」的字眼兒充斥著大家的眼球。
看到這些私銀君笑而不語。
與其說它「神話被破」和「崩盤」,不如說人家是回歸理性。
相比之前,廈門樓市熱度確實有降溫,這波降溫也預示一波炒房客伺機退出的過程。
自18年以來,廈門平均樓麵價2.18萬元/平,比17年下跌近20%,比16年下跌近30%。
島內房價普遍跌了1萬元每平方米,島外跌了5000元到10000元每平方米左右。
回想以前,中介門店是門庭若市,人聲鼎沸,好幾個人搶一套房子。
如今,卻是看房的人少之又少,一個月也難成交幾套。
有朋友在中介掛賣一套六十多平房子,明碼標出議價空間很大,旁有一優質小學。
但數月以來都無人問津。
2
有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廈門二手房共成交10479套,與2017年下半年相比下跌28.63%。
其中,二手住宅共成交6465套與2017年上半年20012套相比,同比下跌55.3%;與2017年下半年相比,環比下跌25.42%。
從數據看,廈門樓市成交量的確下降,這意味著一向火爆的廈門樓市從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房市場。
有人說,廈門作為準一線強二線,這次下跌為全國樓市的下跌開了道口子!
私銀君則不以為然。
今年6月28日,住建部等7部位發布整治30城房地產亂象,廈門也在其中,隨後廈門市便出台「遏制房價投機」的政策。
這是廈門下跌的政策原因,儘管政策見效快,但市場因素也不可忽略。
大家都知道,廈門近十年來樓市暴漲,但土地供應卻並沒隨之增加,商品房供大於求,價格又被炒到高點,如今加上調控,應聲而落合情合理。
從庫存去化周期數據看,今年上半年,廈門市一手住宅成交下降58.5%,周期延長為23.8個月。
有比較就有傷害,反過來看下杭州就知道,同樣是准一線,杭州的去化周期僅為2.8個月。
而房地產去化周期的合理區間在12個月—16個月之間。
這樣看,廈門的庫存積壓在准一線里非常少見。
所以杭州是典型的賣方市場,而廈門成了買方市場。
3
有趣的是,兩個准一線,一個在暴漲,一個卻在暴跌。
那到底未來房價會如何呢?
對於准一線和二線,很多人持看好態度,因為有大量人口流入這些城市。
房價長期看人口,不斷流入的人口勢必對未來市場有了支撐。
再加上如今很多二線對新房限價,對二手房卻沒限制,導致嚴重的房價倒掛。
以至於新房價格要比同地段的二手房價格低20-30%。
這種情況下,一是開發商不願意開發新盤,供應減少,而是炒房客套利行為,買了新房到二手市場賣出,穩賺不賠。
所以真實房價自然上漲。
對一線來說,如今存在著不確定性。
現在一線幾乎沒什麼庫存,如果一旦因經濟下滑,財政收入下降,導致調控放鬆,供不應求之下,勢必再次上漲。
如果一切穩定向好,房地產稅如期而至,加上國家「房住不炒」、「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可能「只漲不跌」的預期被破了。
再者就是穩定壓倒一切,這種「冰封」的調控將繼續下去,在不敢放鬆調控和「房產稅」的出台中反覆斟酌,繼續僵持,但這並非長久之計。
而三四線城市樓市的危險程度要遠高過一二線。
三四線城市一直都不被看好,但沒想到的是17年卻成了三四線的「黃金時代」。
但這一時代,也終將因為棚改貨幣安置政策的收縮而歸於平靜。
再加上老齡化加劇,人口不斷外流,支持其持續性上漲的因素都不具備。
試問以後誰還會來為炒房客接盤?
總體來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最好時期已經一去不返,市場的未來和政策都會做出重大調整。
對個人而言,以房產為主的財富配置也要及時調整,不然在房地產下行時勢必會遭受重擊。
出來混遲早要還,不懂的順勢而為的人,在樓市賺來的,恐怕終將會還給樓市!
PS:我的朋友二小姐,最近做了個垂直保險號——二小姐說險。
上面會聊到關於保險的專業知識、怎麼買保險、怎麼花最少的錢找到最合適的保險、坑貨產品有哪些......。
保險是用小錢抵禦高風險,也是一種低成本投資。
可以長按上面二維碼,關注此公眾號。


TAG:私銀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