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唐名將留下的文物被農民當成農具,現成為美國博物館鎮館之寶

大唐名將留下的文物被農民當成農具,現成為美國博物館鎮館之寶

原標題:大唐名將留下的文物被農民當成農具,現成為美國博物館鎮館之寶


由於認識上的不足,文物外流,是近代中國最令人心痛的憾事之一。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就館藏了數以萬計的中國文物,其中有一件名為「石堡戰樓頌碑」(又稱「八棱碑」)的中國文物的流出,很能體現那個時代的特色。


那是一這件質地為紅砂岩的石碑,呈八面體,碑文記錄的大唐軍隊收復石堡城的故事。當時,吐蕃屢次向大唐發動戰爭。後來,吐蕃成功入侵石堡城,石堡城就此成為吐蕃的邊境要塞。

在大唐的皇帝系列中,唐玄宗也算是個有所作為的皇帝,除了開創了開元盛世外,對外還發動多次開疆拓土之戰。天寶六年,他就曾命河西、隴右節度使王忠嗣攻打吐蕃據守的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因與友軍配合不力,攻城失敗,遭人陷害,被召回長安問罪,攻打石堡城的任務就落到王忠嗣曾經的副將哥舒翰身上。


哥舒翰,突騎施(西突厥別部)首領哥舒部落人,因治軍有方受王忠嗣賞識,在王的手下一路升遷,由大斗軍副使,遷左衛郎將,後擢授右武衛員外將軍。接棒王忠嗣的隴右節度使後,哥舒翰不敢有絲毫懈怠。748年(天寶八年),哥舒翰一舉收復石堡城,並俘獲了一名吐蕃重臣。


哥舒翰在天寶六年任命為隴右節度使,治鄯州(今青海樂都縣),而八棱碑出土地點遠在唐蕃交戰後方洮州臨潭縣。碑文中記述的正是唐將哥舒翰收復石堡城的戰績。那麼,這樣一塊破具文物價值的記功碑,是如何流落到美國人手中的呢?


由於年代久遠,當年的記功碑也在歷史的風風雨雨中被掩埋地下。據相關史料記載,直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這塊唐碑才被洮州老城(今臨潭縣)的周肇南在自家農莊挖出。但是,一個八棱狀的石柱,老鄉們並不知道它有何價值,就來個廢物再利用,稍一改造,就變成了打麥的碌碡,又叫石磙子、石碾子。

宣統元年,美國傳教士勞塞爾途經此地,偶然發現了碾場上的這件碌碡,奇特的形狀和密密麻麻的碑文引起了他的注意。勞費爾的另一身份是美國德裔漢學家,1874年生於德國科隆一個猶太家庭,柏林大學著名漢學教授顧路柏的大弟子。1908年,勞費爾應邀赴芝加哥市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任職,歷任東亞學部助理主任、東亞民族學部副主任以及人類學部主任。


勞費爾了解這塊唐朝記功碑的價值,於是找到碌碡的主人,重金收購,運回美國。「石堡戰樓頌碑」至今陳列在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被當成鎮館之寶之一。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活著走出野人山:她是唯一倖存的遠征軍女兵
這些奇葩的地名,要麼讓人笑出內傷,要麼令人想入非非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