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莫說人生風波惡,只是未懂蘇東坡!這三首哲理詩體現了大智慧!

莫說人生風波惡,只是未懂蘇東坡!這三首哲理詩體現了大智慧!

蘇東坡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全才,他不僅是宋詞豪放詞的開創者,其實他在詩歌這一塊的貢獻也是巨大的。一般來說,在宋朝以前的詩歌,多是言情言志,少有說理的詩歌,因為那樣有可能會陷入了無生趣的境地。但宋朝興起了哲學熱,文人詩人們寫詩都會說一些哲學道理和人生智慧,否則你都不好意思寫詩。這個風氣應該是從蘇東坡開始的。蘇東坡對自己開闢的哲理詩的詩風相當滿意,他自己說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從而影響並形成了宋朝詩歌的一個主要特點,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好玩的國學精選幾首蘇東坡的哲理詩,奉獻給朋友們。

莫說人生風波惡,只是未懂蘇東坡!這三首哲理詩體現了大智慧!

1.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好玩的國學:前兩句是實寫,整個詩歌的重點在後兩句,為什麼看不清楚廬山的真面目呢,是因為自己就在這個山中。從哲學意義上來說,蘇東坡是在告訴我們兩個道理,第一,屁股決定腦袋,你的想法往往和你所處的環境有關,但絕不會永遠正確,因為你會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所以做人還要能夠換位思考推己及人。第二,高度決定眼界,眼界決定境界。人生就是要努力站在高點,提高自己的境界。

莫說人生風波惡,只是未懂蘇東坡!這三首哲理詩體現了大智慧!

2.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好玩的國學:這個類似於屈原的天問了。蘇東坡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琴聲和彈奏的人的手指到底是什麼關係。其實這是一個禪機,也是一個高深的哲學問題。蘇東坡崇尚佛學,且對佛學有很高的造詣。佛家認為,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事物與事物之間有了因緣才得以存在。《圓覺經》說:「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用今天的話說,大家都是互相依存的存在,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莫說人生風波惡,只是未懂蘇東坡!這三首哲理詩體現了大智慧!

3.慈湖夾阻風

宋代:蘇軾

卧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得半帆。

且並水村欹側過,人間何處不巉岩。

好玩的國學:前兩句說躺在船上,看到天邊月落的地方雲橫千丈,天將破曉了,老船工急急爬起來,呼喚得半帆清風,加緊開船。後兩句是詩的重點,意思是說暫且傍著臨江的小村,傾斜搖蕩地駛過險段,這當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人世間又有何處不是峭壁危岩呢!蘇東坡曾經遭遇過常人難以承受的磨難和挫折,但他始終對生活充滿期待,該吃吃該喝喝,管它命運怎麼說。蘇東坡認為,人生有艱險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以何種心態去對待。在另外兩首詞中,蘇東坡告訴我們了答案。一是也無風雨也無晴,二是心安之處是我鄉。用一種達觀的、隨遇而安的態度,去對待挫折。這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人生的大智慧。可以說,莫說人生風波惡,只是未懂蘇東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玩的國學 的精彩文章:

唐詩宋詞中八首最孤獨的詩詞!品味孤獨,其實就是觀照自己的靈魂!
中國人為什麼重視朋友之道?看看孔子和老子怎麼說!

TAG:好玩的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