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會主動傾聽,你也能在社交中掌握主動權

學會主動傾聽,你也能在社交中掌握主動權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曾提出著名的「150定律」: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只能維繫大約150個人的穩定人際關係,其他都是「泡沫社交」。虛擬平台上的「泡沫社交」使人更容易患上社交焦慮症,在線下交際中顯得局促。這種社交焦慮並不單純體現為迴避、取消社交活動,而是在社交場合里的傾聽方式和思考方向。

心理學家說,社交焦慮型人們容易過度思考在一個社交場合里如何接話,因而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主動傾聽。

心理治療師說,對社交感到焦慮,使人們難以留意到那些能夠將談話打開到更廣和更深層面的信號,潛意識只想儘快完成談話,與此同時還要試圖表現出感興趣的樣子,並提出熱門問題以避免冷場。這樣容易造成談話浮於表面,無法通過深層次談話完成心理連接,找到恰當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如何做到在談話中主動傾聽,使雙方感到舒服,並達到解決問題的效果呢?

主動傾聽

主動傾聽,找出對方拋出的有效信號提建設性問題。

比如女友向你抱怨周圍的人不理解、不認同她,話語里的信號可以引導你思考:當時女友的感受是什麼?比如女友除了怨憤之情,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哪裡做得不盡人意?是否詢問過同事、領導對自己的評價並進行對比和總結等。

從那些觸動過自己並與話題有關的內容聊起。

在聚會上,有一個很常見的聊天情景:聊到近況時,社交焦慮者回答通常是「都挺好,你呢?」對方說今年真是頭緒紛雜,感覺沒停下陪家人。焦慮者會表示很理解,然後開始苦思接下來該說點什麼。其實焦慮者如果及時留意到,對方很想休假、跟自己一樣很珍惜家庭時光卻很難放鬆的信號,完全可以討論旅行計劃、家庭休假時光,以及能否找到調整工作的辦法等。

設定好談話目標,要有所期待而不是急於抽身。

感覺自己有社交焦慮的朋友,不妨從親密的朋友開始有意識地練習一下,在雙方的談話里,自己能找到多少個信號並鋪開話題,讓雙方從中獲得趣味和解決問題的靈感。可以把自己主動傾聽、接下話題信號的過程用日記、手賬的形式記錄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完美中國 的精彩文章:

青花瓷藍+嶺南風味,完美人手中的娘惹粽大有名堂!
VR體驗、人機互動,中山禁毒科普館約起

TAG:完美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