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學告訴你: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心理學告訴你: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小柑桔成長樂園

品讀了很多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文字,有很多很好的建議和方法。但就如馬克·吐溫說過一句名言:對於一個手中只有榔頭的人,他所看到的問題都是釘子。我現在看到的問題,都是孩子心理層面的問題。那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從孩子的心理角度,讓孩子愛上閱讀。

一、需要一個愛閱讀的朋友圈

父母愛孩子,是物種延續的基本要素,是固化到基因里的一種本能。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我們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有一組數據,是80%,15%,5%。這是對孩子影響的權重,也就是影響力。那我們家長是哪組數據呢?讓很多家長失望了,那5%才是我們家長影響孩子的權重數據。15%是老師影響孩子的權重,剩下的80%全是孩子的同學、朋友的影響權重。(此數據來源於小學生,各年齡層的影響比重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們會發現,老師說的話,比我們家長的話更有效果。老師的要求,孩子會不帶折扣的去完成。而對父母的話,更多的是頂嘴、叛逆。這就是這5%和15%的差別。

那5%和80%,差別豈不更大?天氣變熱,大卓媽對大卓說,別穿長褲子校服了,穿短褲子吧。說了一個星期,沒有效果。有一天早上,大卓忽然要穿短褲子,問其原因,大卓說他的同桌開始穿短褲子了。

閱讀也一樣。現在每個假期,老師都會給閱讀書目,家長都會在孩子面前叨叨:孩子,該開始閱讀了。這些,都不如孩子有一個熱愛閱讀的朋友,一個喜歡閱讀的圈子。當他的同齡人,他的同學,他的朋友開始閱讀,自然而然的就會帶著孩子開始閱讀。

這就是這80%的威力,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深層原理。縱然使盡千種方法,不如給孩子尋找一個愛閱讀的朋友圈。

二、以遊戲的思維去閱讀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初宣布,該組織將在今年發布的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將「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ICD編碼為6C71)。

我們不探求遊戲成癮與精神疾病,我們探求遊戲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

遊戲背後有一個維護心理生存的考慮:人們也想在心理上戰勝現實。這樣,活在這樣一個心理上真實的虛擬現實中,人們獲得了在現實世界中所沒有獲得的滿足,而且可以創造出在現實世界中所沒有的東西。在這裡有社交,有個人的發泄,有階層的逆襲,有各種刺激的挑戰,有非常逼真或夢幻的場景,有各種可以產生心理快感的體驗。(來自「石勇心理圈」)

遊戲上癮的最大的潛在原因是主觀體驗的成就感、自豪感和滿足感。

我們可以讓孩子以遊戲的思維去閱讀。一個好的閱讀朋友圈,可以讓孩子在圈子中獲得閱讀社交的功能。採用多種模式,如闖關的模式、你問我答的模式、講故事的模式,等,讓孩子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自豪感和滿足感。

三、以競爭的形式去閱讀

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競爭是推動生物進化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界中的基本法則。種族通過族類競爭和族間競爭,才能讓種族生存延續下去。

競爭的意識,是固化在基因內的一種本能。就像孩子想取得更好的成績,得到老師更多的表揚,就是堆個積木,也想比別人堆的更高。孩子們津津樂道的,是今天又有什麼事情,做的比同伴們更好。

我們可以合理利用這種固化在基因中的本能,在閱讀中引入適當的競爭機制。比如說,講故事大賽,閱讀數量的比較,閱讀打卡的競爭等方式,讓孩子因為競爭而去更好、更多的閱讀。

當然,競爭有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我們需要對競爭的程度進行控制以及孩子的負面情緒反應的規避。

四、及時反饋的重要性

反饋增加了知識的精確性,改善了孩子對自己行為的知覺和評價,從而提高技能的水平。及時的反饋系統能夠及時的激勵孩子不斷調整自己下一個動作及行為,這樣就能夠使你不間斷的去進行下一個動作及行為。

為什麼我們嗑瓜子的時候,能連續不斷地嗑,嗑得口感舌燥了還是嗑?

原因是,嗑瓜子的過程很短暫,3秒嗑一粒瓜子,馬上就能品嘗,付出時間很短,收益來得也很快。也就是說,嗑瓜子是一種高效的即時反饋系統,容易讓人上癮,或者說容易讓人跟隨慣性而為。

但是,為何看書時卻沒有這樣的動力?

而讀一本書,你不知道這本書上的內容何時給你帶來收益,也許是5年後,也許是10年後,抑或根本就沒有收益。

這反饋,需要我們家長及時的給孩子。每一天、每一章、每一本的閱讀,我們都需要及時的反饋給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收穫,自己的成績。更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愛閱讀的人,自己需要更多的去閱讀。通過反饋,給孩子一個正強化。

五、由依從到內化的重要轉變

依從是由於外在壓力而改變自己的態度或表面行為,是一種權益之計。而內化是孩子改變自己的認知,獲得一種新的價值觀,是一種完全的態度改變。

孩子要真正愛上閱讀,需要由外在依從轉變為內化的習慣。讓閱讀成為孩子自己的態度,成為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

這需要幾個重要的步驟,第一步是孩子依從家長的態度,不排斥的開始閱讀;第二步是一個長期的閱讀行為,由行為改變態度;第三步是讓孩子在閱讀中有所所獲,在閱讀中品嘗到樂趣,在閱讀中生成新的興趣。

要讓孩子真正愛上閱讀,而不僅僅是一個表面態度,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合理使用這些心理層面的方法,結合家庭閱讀氛圍的營造,父母的身教言傳,提供更多的閱讀書籍等,孩子是會逐漸愛上閱讀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南小豆伴電影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濟南小豆伴電影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