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識時務還是牆頭草:吳三桂為何對「咒水之難」後的永曆帝動手?

是識時務還是牆頭草:吳三桂為何對「咒水之難」後的永曆帝動手?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申向洋

指順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緬甸國王給逃到緬甸境內的南明永曆帝帝捎來口信,讓他明日過河,同飲咒水盟誓,以結友好。後被三千緬軍團團包圍大小官員42人全部被殺。隨即緬軍趕往朱由榔住處,追殺隨從300餘人。史稱咒水之難

南明 永曆帝

1659年初,清軍攻佔滇省中心昆明後繼續西進,永曆帝一行自芒允進入緬甸,而當時守關緬兵見大明皇帝至,紛紛下馬以禮相待,但要求須解除武裝後方可入境,走投無路的永曆帝不得不同意繳械。入緬後的永曆帝及群臣被緬方安排在蠻莫,居住在幾間用竹編建造的房子里,唯一的生活來源就是與當地人交換貿易,生活極為艱難、悲苦,長期的奔波勞累及生活的困頓拮据亦使王皇后病榻於床,永曆帝及群臣被緬方羈於孟坑城外的者梗,李定國、白文選雖曾率師去營救,但沒有成功。流亡在緬甸的小朝廷結局是悲慘的,永曆十五年六月十九日、緬方詐邀永曆朝臣飲咒永立盟,結果誘出一個便殺一個,其中有黔國公沐天波等共四十二人遇難,家屬自殺的不在此數內,史稱「咒永之難」。

吳三桂

1661年,緬甸發動政變,國王之弟殺兄篡位,自立為王。此時,清軍吳三桂部進入緬甸,向緬甸新國王索要朱由榔君臣,新國王剛弒兄自立,害怕政局不穩,急於得到清政府承認,只得答應吳三桂的要求。於是,緬甸新國王聲稱與南明大臣「飲咒水盟誓」為借口,公開殘殺永曆官員,襲擊永曆駐地,永曆王朝馬吉翔、沐天波等 42 名隨行人員盡被殺害,永曆帝雖然倖免,但其行宮中的財物女子盡被緬軍掠去,最後緬軍把永曆帝、皇后、太后、皇子及其皇族25人集中於一所房屋內,對其餘人員和官員家屬盡情侮辱,致使永曆帝的諸多貴人、妃妾等 100 人懸樹自盡。

永曆帝

永曆十五年(1661年)十二月,吳三桂迫剿永曆帝,駐兵緬甸的舊晚坡。永曆帝給吳三桂寫了一封詞句哀憐的書信。信中說:其自以為「與人無患,與世無爭」,「聊借緬人以固吾國」,得「苟全性命於蠻服,亦自幸耳!」赤裸裸地道出其苟且偷生的意圖。但沒有想到吳大將軍碎至,於是向其哀求說:「仆今者,兵力衰弱,載載子立,區區之命,懸於將軍之手矣……倘得與太平草木同沾雨露於聖朝,仆縱有億萬之眾,亦付於將軍,惟將軍是命」。

毫無疑間,這是一封搖尾乞憐的投降書.直到為吳三桂所俘,大臣鄧凱勸其「行一烈事」時,還認為「吳某世受國恩,未必毒及我母子」,尚存貪生之心。但終於在康熙元年(1662年)其父子被吳三桂絞於市。

參考文獻:

1、 錢海岳:《南明史》,中華書局。

2、 顧城:《南明史》。

3、 趙仲英:《南明永曆帝走騰越記事》,《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2期。

4、 韓繼偉:《從亡國悲情視角看南明永曆王朝存在的三個時期》,《雲南開放大學學報》,2018年第1期。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明朝時期,東北屬於明朝的領土還是藩國?
顧誠先生之代表作《南明史》,一部貨真價實的學術著作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