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刺痛、發麻,治療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用哪些葯能緩解?
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是高血糖導致的神經損傷,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一種併發症。神經損傷會累及全身各個器官,如腸胃、眼睛以及性器官,導致胃輕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性功能障礙等。
除了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外,如胃輕癱的糖友會服用胃復安等增強胃動力的藥物,還有五類藥物是可以幫助糖友緩解不適,對抗神經病變。今天,「問上醫」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常用藥物。
擴張血管的藥物
引起神經病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神經細胞缺血、缺氧,因此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可以增加神經細胞的血氧供給,幫助神經細胞修復和再生。
1. 尼莫地平
尼莫地平是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首選藥物,屬於地平類降壓藥。它可以阻止一部分的鈣離子進入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細胞,減弱血管的收縮、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增加神經血流、改善神經傳導速度。
常用藥物:尼膜同(尼莫地平片)
服用劑量:每次60mg(2片),每日6次服藥間隔不少於4小時
服用禁忌:尼莫地平的代謝產物具有毒性反應,肝功能損害者應當慎用;尼莫地平會引起血壓降低,高血壓患者應當減少或停用降壓藥物,或減少尼莫地平的劑量。
2. 已酮可可鹼
已酮可可鹼可以提高紅細胞及白細胞的變形能力,組織細胞聚集,從而改善微循環,還能抑制血栓素合成,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
常用藥物:貝通(已酮可可鹼腸溶片)
服用劑量:口服0.2~0.4克,1日2~3次
服用禁忌:
該葯在與抗高血壓葯、抗糖尿病尿以及抗心律失常藥物聯合使用時,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血壓下降,糖友們應當注意;
正在應用華法林進行血栓等疾病的治療的患者應該減少已酮可可鹼的劑量;
這種外周血管擴張藥物的代謝產物還能改善血管粘度以及血管微循環。
3. 山莨菪鹼
山莨菪鹼是從山莨菪中提取的生物鹼,可以鬆弛平滑肌、解除血管痙攣、改善微循環,而且有一定的鎮痛作用。
常用藥物:民生(消旋山莨菪鹼片)
服用劑量:每次5~10mg,每日3次
服用禁忌:顱內壓增高、腦出血急性期、青光眼、友們梗阻、腸梗阻以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
營養神經的藥物
1. 甲基維生素B12
長期、大劑量服用二甲雙胍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缺乏這種維生素就容易引起糖尿病神經病變。甲基維生素B12是維生素B12轉化形成的一種輔酶,能夠幫助修復損傷的神經。
常用藥物:彌可保(甲鈷胺片)
服用劑量與方法:成人1次1片(0.5mg),一日3次,飯後服用。
服藥禁忌:長期服用彌可保會造成低血鉀,高尿酸血症,誘發痛風。沒有確診為神經病變的糖友不可擅自服用。
2. 依帕司他
長期高血糖病人的體內醛糖還原酶會增多,這種醛糖還原酶會將葡萄糖還原成山梨醇,而山梨醇過多會使神經細胞腫脹變形,從而引起神經病變。依帕司他這種醛糖還原酶抑製劑,就可以醛糖還原酶的活性,保護神經細胞。
常用藥物:唐林(依帕司他)
服用劑量與方法:每次50mg,每日3次,飯前口服
服藥禁忌:服用依帕司他後尿液可能出現褐紅色,此為正常現象;有過敏史者慎用。
疼痛治療
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緩解疼痛是當務之急。臨床上常用於緩解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普瑞巴林
普瑞巴林所代表的的鈣通道調節劑是國際公認的治療神經疼痛的一線藥物。
常用藥物:樂瑞卡、萊瑞克
服用劑量與方法:每次50~100mg,每日3次
服用禁忌:
普瑞巴林完全通過尿液排泄,腎功能減退者需要減量使用;
普瑞巴林同其它的抗癲癇葯一樣,停葯前需逐漸減少劑量。
2. 阿米替林
阿米替林屬三環類抗抑鬱葯,但被廣泛推薦應用於治療神經性疼痛。
常用藥物:洞庭(鹽酸阿米替林片)、常州四葯(鹽酸阿米替林片)
服用劑量:成人開始一次25mg,然後根據病情和耐受情況增至150~250mg
服用次數:一天2~3次
服用禁忌:肝、腎功能嚴重不全、前列腺肥大、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患者慎用;服藥期間不能開車,操作器械或高空作業,出現躁狂傾向時應該立即停葯
其它藥物
阿片類藥物
阿片類藥物是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二線治療藥物,一般與抗驚厥葯或抗抑鬱葯聯合使用。阿片類藥物像嗎啡、芬太尼、曲馬多等,容易上癮、濫用,國家的管制較嚴格。服用該類藥物會產生噁心、便秘等不適,長期服用會產生依賴性。
局部止痛——辣椒素
辣椒素是一種從紅辣椒中提取的生物鹼,每天塗抹3~4次可減輕疼痛。但是,塗抹部位會出現紅腫、麻刺、燒灼感。


※擺脫糖尿病的唯一機會,一定要抓住!
※糖尿病患者最應該做的這4件事,比吃藥還重要!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