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購買翡翠到底怎麼去鑒別翡翠A,B,C貨呢?

我們購買翡翠到底怎麼去鑒別翡翠A,B,C貨呢?

了解翡翠,懂翡翠,是需要許許多多知識的積累。購買到好的天然翡翠更是需要一定運氣更加需要翡翠知識的積累、、、切忌自作聰明。下面一起來學習我們購買翡翠到底怎麼去鑒別翡翠A,B,C呢?

目前市場上的翡翠,主要按照A貨、B貨,C貨等區分真假。

A貨為天然翡翠。一般可經過雕刻打磨拋光。沒有經過任何化學處理,高熱、高壓等人工處理。是天然色澤,未經染色或注色,人稱「正色」或「原色」。肉眼觀察質地細膩,顏色自然,石紋明顯;輕微撞擊,聲音清脆悅耳;手掂有沉重感,明顯區別於其它石質。其特徵為密度應在3.32-3.34g/cm3之間,折射率應為1.66,顯玻璃光澤,放大觀察呈纖維交織結構,紫外燈下不起熒光。鑒定證書標明:「翡翠A貨」或「天然翡翠」。

翡翠B貨顏色過於鮮艷 、泛黃,但綠色大多沒有色根,色與地對比強烈,不自然。一般用強酸浸泡、腐蝕,破壞玉石的分子結構,去掉石頭原有的顏色,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或替代充填物注入因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結裂隙、增加透明度作用,在看顏色的分界線,天然A貨翡翠的顏色分界線明顯,B貨翡翠由於被酸泡過,導致顏色分界線變模糊。輕微撞擊,聲音發悶,沒有A貨的清脆聲。B貨初看顏色不錯,但仔細觀察,顏色發獃發邪,燈下觀察,色澤透明度減弱。由於強酸對翡翠原有品質的破壞,B貨在兩三年內會逐漸失去光澤,出現裂紋,長期佩戴對人體有害。鑒定證書標明:「翡翠(處理)」。

C貨完全人工注色。經過染色處理的翡翠,也就是說這種翡翠飾品艷麗的綠色是用人工方法進行著色處理的。所以,C貨也稱,「染色」翡翠,一般所加的顏色為紅色、綠色或紫色。顏色集中分布在裂隙,很容易觀察到顏色呈絲狀分布,一定時間後其色質均會變差顏色不正,發邪,仔細觀察,顏色不是自然地存在於硬玉的內部,而是充填在礦物的裂隙中,呈現網狀分布,沒有色根。因注入染色劑,長期佩戴不利於健康。鑒定證書標明:「翡翠(處理)」。

天然翡翠證書的看法

在證書的下方,可以看到網站,在線查詢,填入編碼,序號就可以查到了。還應有一些翡翠的基本物理、化學、光學特徵標明在證書上。

1.折射率:1.66(這是翡翠本身特有的與其他寶石不同的折射率);

2.密度:3.33(也是翡翠與其他寶石區分的特性);

3.放大檢測:纖維交織結構(這是翡翠特有的一種結構);

4.吸收光譜:437nm 吸收線(是翡翠特有的吸收光譜);

5.濾色鏡檢查:無反應(有些染色翡翠在濾色鏡下會變成紅色);

6.光性:集合體(翡翠是微礦物集合體);

7.熒光性:無(有些B貨在注膠後會有熒光反應);

8.外觀特徵:玻璃光澤(有些B貨會呈現蠟狀光澤)。

9.最後,要有檢測人員的簽字,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證書上要有鋼印或防偽標誌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Zan

小編給漲工資一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名坊翡翠 的精彩文章:

翡翠的歷史有哪些?

TAG:玉名坊翡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