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溫庭筠洗盡鉛華與濃艷的一首詞,那千年前的雨聲一直滴到了今天

溫庭筠洗盡鉛華與濃艷的一首詞,那千年前的雨聲一直滴到了今天

每年秋季來臨時,我不喜歡觀看楓葉的紅火,青松的蒼翠,菊花的綻放,卻喜歡一株株讓人無法抹去記憶的梧桐樹——葉大、空心。

秋,這個季節,南方還是多雨的,綿綿細雨,一個害羞的女子。聽到「疏雨滴梧桐」,這一「滴」字,不僅滴到了梧桐葉上,更是滴進每個有心人的心田裡。因為凄涼,所以李清照寫出了:「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因為離愁別緒,讓這位「女中豪傑」產生了愁心、愁意。

也因為離情,所以溫庭筠吟唱出了:「梧桐樹,三更雨,道是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幾句深情卻也簡短的話,讓詞人的心中有處話凄涼。那就是秋季里的梧桐。

更漏子·玉爐香

唐代: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的作品風格,可用艷絕加愁絕來概括。可是這首作品卻很特別:它沒有過多的艷麗,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秋天的夜晚,一個孤獨的少婦,不梳理,少粉黛,在空空的房子里對雨難寐。這裡一洗過去的穠艷和鉛華,用淡妝下的秋思秋景、秋雨秋夜來實現「愁絕」。人物的妝淡,是因為情濃;景物斷斷續續的淡描,也是為了烘托愁情的濃重。尤其是秋夜無寐、卧聽夜雨滴桐聲這一長期繚繞的意象,把女主角愁腸寸斷、淚流不止的形象凸現在人們的面前。這種以景物烘托形象的寫法,正如前人所說的,是書畫家「無垂不縮」高超手段的借用,其結果是含蓄蘊藉,藝術感染力極強。

古往今來,人世間最難以割捨的莫過於一個情字,它令多少痴男怨女痛斷肝腸。霸王別姬,凄美纏綿的愛情在冰涼的劍刃下使得風聲鶴唳的四面楚歌聲竟也成了凄楚蒼涼的哀鳴;黛玉葬花,那點滴縈繞的相思、孤獨、無語凝咽的傷感演繹著綿長哀怨的情韻籠罩在暮春的落英繽紛中,黯然魂消;彩蝶翻飛,千古傳頌,繾綣悱惻,不離不棄。這些凄美感傷的人事終究為了一個情字:為情痴迷、為情囚禁、為情讓生命之花過早的凋零。「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恨月長圓。」 傾注全身的心血去追求生命中唯一的真摯完美的愛情,如同疲憊的旅者在茫茫的沙漠中,尋找維繫一線生命的清泉,明知那是海市蜃樓也狂奔不停。

秋雨,梧桐,二者兼得,營造出秋季悲涼的氣氛和凄清的意境,讓有心人滴入梧桐雨。

秋,這個季節,也必須與月同在。月是有心人寄託情感的心靈場所。月亮,月暗,月圓,月缺,真正的是月涼。

蘇軾的「缺月掛疏桐」,會不讓人產生遐思嗎?

朱淑真的「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不知又有多少人體會到呢?

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那月如鉤,何人能不感到秋的冷清呢?

多麼凄涼的秋季!多麼讓人有情感——傷感的秋季啊!秋季,與梧桐,與綿雨,與缺月合照出一張照片,那張照片只能存在我們的心中方能永存。這張照片是對秋季的真實寫照。那梧桐,也許寒鴉也不肯棲;那綿雨,也許大雁也羨慕;那缺月,也許文人墨客在寄託情感。

沒有秋季是不完整的四季!

但總覺得,梧桐、綿雨、缺月這張照片需要一顆文人墨客的心,那情感才能真正得到體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勘破生死的的一首詩,更讓我們明白活著的價值
唐伯虎的絕命詩,你讀過嗎:生命本是一場漂泊的旅行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