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道妙方:寶寶不肯學走路怎麼辦?
寶寶剛學會走路,可能走著走著就不願意走,或摔倒後因害怕再次摔倒而不肯走路,其實這可能是寶寶感到無助或害怕後的一種抗拒和防禦做法。但是,很多家長會有疑慮,我該不該放手讓寶寶學走路呢?看著寶寶跌跌撞撞,甚至還會把額頭摔破,很是心疼……在這裡,眾道妙方建議父母積極應對,幫寶寶一起克服這個困難,迎接來自成長的第一關考驗。
寶寶為什麼不肯學走路?
1、舒適現狀的改變
寶寶學會走路之後,可以感受到走路之後視野的開闊,給寶寶帶來許多驚喜。不過寶寶也會感覺到舒適的生活現狀發生了改變——走路之後就不再像以前那樣總被抱在懷裡。此時有的寶寶可能就開始懷念父母的懷抱,還想多依賴父母,因此可能會抗拒走路。
2、意外的疼痛記憶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難免磕磕絆絆,而學步期的寶寶記憶力也是驚人的。可能一次摔跤或一次沒站穩,他就牢牢記住了那種疼痛的感受,此時的寶寶已經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聯繫起是走路摔跤的原因,當然就不肯再「冒險」了。
3、恐懼心理
學步期的寶寶已經是一個敏感的小傢伙了,由最開始學步的探索到漸漸視野開闊,可能過程中他會遇到自己無法理解的人和事,需要寶寶自己去應對,這對寶寶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此時寶寶就會變得謹慎,也許是害怕陌生人,也許是恐懼走路過程中遇到更大的挑戰,也許是害怕某種傷害。總之,寶寶對走路產生恐懼心理,也是學習走路過程中突然不肯走的一個常見原因。
眾道妙方推薦應對策略
策略1:鼓勵+興趣引導
留心學步期寶寶的變化,如果發現寶寶不願走路後,眾道妙方建議父母可以在寶寶睡覺時多抱抱、多哄哄,白天還是應該多鼓勵寶寶自己走路,用玩具、遊戲等逗寶寶走路。
策略2:為寶寶營造安全的環境
如果寶寶摔跤後不願再走路,父母一定給寶寶營造安全的學步環境,可以先牽著寶寶的一隻手,讓他一邊走一邊扶著一個東西,給寶寶安全感。等寶寶完全掌握平衡後,再慢慢鬆開手,給寶寶走路的信心,也讓寶寶有安全感。
策略3:給寶寶布置小任務
凡事從易到難,眾道妙方建議先讓寶寶進行短距離行走,給他一個小任務,比如拿一樣東西,送一樣東西,寶寶自己獨立完成後,一定要大力表揚。經過幾次之後,寶寶建立了走路的信心,而且完成任務會給寶寶帶來成就感,漸漸加長距離,鍛煉寶寶獨立行走,激起他走路的興趣。
策略4:鼓勵寶寶獨立行走
寶寶學步後期,父母可以培養寶寶獨自走路的膽量。可以提前和寶寶溝通好,獨自走路並不恐懼,離開父母的懷抱也沒什麼害怕的。父母可以在不遠處觀察寶寶獨自走路,也讓寶寶感覺到安全,漸漸可以讓寶寶自己走路,自己去和小夥伴說話溝通,不斷提高寶寶走路的信心和社交能力。
寶寶學步是一個漫長而驚喜的過程,眾道妙方提醒父母一定要給自己的寶寶耐心和信心,切勿心急。父母用積極的心態應對,有針對性的訓練,寶寶一定會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夏季寶寶上火該如何調理?眾道妙方小兒推拿專家溫馨提醒
※眾道妙方健康:晚上睡覺總是腳抽筋?可能是這些原因!
TAG:眾道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