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閱巴渝:遇見山城

行閱巴渝:遇見山城

初見山城,已是七年之前。那時我理解的重慶更多的是停留在別人的描述之中,因為老家距離重慶的距離是一天一夜的長途火車。車上遇到的老鄉跟我侃侃而談,說不盡的重慶火鍋、美女和夜景,所以,我懷著慢慢的期待下車了。在重慶北站下的車,看到學校組織車輛在迎接新生,排了很長的隊,臨上車才發現我該去沙坪壩,暈暈乎乎到重師老校區,破舊的宿舍和校園是重慶給我的第一印象,當時想收拾行李直接去買回程的車票。

北緯29.35東經106.33

那時,小面還不是網紅,去買了一碗,特意叮囑老闆娘少放點辣椒,但是我依然被辣得淚流滿面。那時,洪崖洞也不是網紅,就因一個同學說他從一樓上去,問路人解放碑怎麼走,人家給他指路說坐電梯到十一樓再坐公交車,所以也去體驗了一下,然而我喜歡那裡是因為一家魷魚絲做的比較好吃。那時,朝天門片區還沒有拆遷,坐了一個多小時車,沿渝中半島山脊線搖搖晃晃才到碼頭,俯瞰兩江交匯,遙望美國人設計的揚帆起航。印象最深的是陝西路那一頓巴適的午飯,打銅街吵架的重慶嬢嬢,交易市場熙熙攘攘的碼頭景象。

因為學的是風景園林專業,走過了市區大大小小的公園。當然,沙坪公園離學校最近,光顧的時間和次數也是最多。西永和大學城片區園林綠化建設要比東部落後一點,但有自己獨特氣質。對於公園,感情是複雜的,以遊客視野,看看花草,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打望發獃是很好的去處。以專業角度,畫速寫、認植物、做設計、學工程,感覺壓力山大,厭惡它的存在。

那時候感覺重慶的山不高,爬到歌樂山山頂,找到了重慶市坐標原點,才知道原來自己心目中的高山海拔才四百多,嚴格意義上看,連中山都算不上。山上的植被看著條件不錯,但是總感覺種類單一,缺乏那麼點生氣。重慶的樹很有特色,大葉榕、小葉榕在來山城之前從未見過,他們是那麼頑強,那麼隨處可見。曾經一個人從松樹橋走到鴻恩寺公園,然後翻過山,那裡可以看到嘉陵江,看到繁華的城市。記得那天陽光很好,草坪花木山水。

大學的時光精彩而短暫,還沒好好過就結束了。遇到一群朋友,逃過課、兼過職、醉過酒、撒過歡,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人。這裡的人,就像這裡的天氣和辣椒耿直熱情,自由奔放。偶爾跟朋友打打牌,偶爾去吃個燒烤或者串串,夜啤酒也經常整起。如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重慶的大街小巷,火鍋味道,燒烤的煙味,這是一座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節奏沒那麼快,也不帶半點拖沓。

後來,我走出了小重慶,有幸到重慶的一些區縣走走,民俗、民風都有很大區別。曾經走到一個山溝溝里,完全聽不懂在說什麼。同時,也體驗到了跟主城不一樣的風情。萬州的格格,巫山的脆李,巫溪的臘豬蹄,不少的美味佳肴。酉陽的綠豆粉,黔江的雞雜,其實味道跟學校周邊吃的有那麼點不一樣。有一次假裝老師的研究生出去,主人家還用土家族最尊貴的「三巴湯」迎接我們。也是後面才發現,在重慶的區縣,是真正的大山大水,長江、烏江、金佛山、仙女山、四面山、巴爾蓋等,還有黑山谷,金刀峽,大小三峽,還有各種溶洞。

都說重慶沒有文化,但其實,是我們不夠關注她,亦或是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設,生生地割裂了我們的城市記憶和我們的鄉愁。磁器口,我們的千年古鎮,又有多少人是去體驗她的歷史呢,我們習慣了把她作為周末休閑的地方。渝中區,作為抗戰時期的首都,後面的永遠陪都,有多少文人墨客曾經匆匆走過,有多少知名建築淹沒在繁華的燈光之下。曾經走過很多街道,也坐過很多路公交車,以沙坪壩為圓心,輻射了很多地方。有意思的,諸如:503路最美觀賞夜景公交路線,最長的莫過於陳家灣到洋人街(它經過銅元局的最高立交橋),皇冠大扶梯和凱旋門電梯,黃葛古道山城步道,鵝嶺到佛圖關的成渝古道,有重慶的各種橋,嘉陵江邊的燒烤,菜園壩到珊瑚島彎彎曲曲迷宮一樣的路,從站西路直接走小鐵路到川外和西政。

這幾年,兜兜轉轉,走過重慶的很多地方,體驗和閱讀了她的大氣和俊美。曾經,因為一個人和一座學校來到這個城市,現在因為一個人更愛這座城市,如果再讓我來一次,也許不會這樣選擇,但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就是我現在的山城印象。

(作者:趙軍勇,浙江麗水人,重慶師範大學地理與旅遊學院2016級人文地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慶研學旅行 的精彩文章:

TAG:重慶研學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