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只有中餐廳才能拯救中國胃,王俊凱和趙薇下廚為證!

只有中餐廳才能拯救中國胃,王俊凱和趙薇下廚為證!

往年暑假小燕子和五阿哥都在芒果台霸屏霸道海枯石爛,今年也不例外,一樣的配方,不一樣的地方,倆人攜手穿越到法國的科爾馬小鎮,開起了中餐廳。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

五阿哥:小燕子,我真的好喜歡你,不管是那個刁蠻任性的你,活潑可愛的你,還是現在這個做沙姜雞的你,我都好喜歡好喜歡!

比起第一次在象島開中餐廳,店長小燕子明顯有了「過來人」的氣場,不光靠一盤沙姜雞征服了老外的舌尖,還在沒有一個正經廚子的情況下靠養生枸杞、四川辣椒、火鍋調料撐起了一個中餐廳。

事實證明,有四川人的廚房從來就不怕沒有廚子。

法國科爾馬小鎮不比在泰國象島中國遊客多,這次算是徹底把中餐廳開到了國外,來店裡吃飯的大多數都是久居國外的中國人或者只能說法語的法國人。不光要滿足挑剔的「中國胃」,還要適應老外的口味。

比如這位一再強調自己去過四川可以吃辣的大叔,「我吃過中國菜,我去過四川,沒得怕的,你只管放。」

結果菜上來之後,辣的滿臉通紅也不肯放筷子,自己誇下的海口,紅著臉也要吃完。

除了對中國菜上癮的外國人,還有在法國上學的留學生,久居法國結婚生子的中國人。和每一個海外漂泊的中國人一樣,不管是東西南北的哪裡人,一口椒麻的水煮肉片、一口醬香茄子、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都可以在筷子送進嘴裡的那一刻找到回家的感覺。

「民以食為天」,不管走到哪裡,能吃到家鄉菜就是晴天。一年長期在外的小凱提到老家重慶不免傷感起來,外頭的小面很多,可我只念家鄉那一碗。

不要提一年回不了幾次家、長期在海外生活的人,出門旅行十天半個月吃不上一口噴香的大米飯,沒有了火鍋燒烤串串去哪都是「行屍走肉」,唯有中國菜能讓我還魂。前陣子酥餅被發配到沙漠國家阿布扎比,在吃了三天的中東菜之後,突然在一個夜晚坐在了東北「鐵鍋燉」面前,看著升騰起來的熱氣,我恍惚了。

雖然是同樣的大鍋,不一樣的配方,但管它有沒有玉米豆角土豆茄子排骨的,一鍋紅湯的腐竹木耳青菜豆芽混血東北「鐵鍋燉」吃的我一把鼻涕一把淚,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坐在東北老家的熱炕頭。

這大概就是海外中餐館的魅力,雖然和家鄉的不一樣,但卻是漂泊在外的人的唯一精神寄託。縱使萬般不像,但只要能吃到萬分之一的味道,都會感激涕零的吃完。

在海外生活的中國人,一輩子改變不了的是中國胃。有人說:「中國人走到哪裡,中餐館就開到哪裡。」華人在異國他鄉站穩腳跟靠的就是「三把刀」:菜刀、剪刀、剃頭刀。而最早走出中國的人靠菜刀在海外「殺」出了一條街,叫唐人街。

新加坡唐人街 牛車水

每個華人心中都有一條唐人街

《落葉歸根》里有句歌詞「背包塞滿了家用,路就這樣開始走」大概就是很多第一代華僑打拚的寫照。一條唐人街在他們心裡不僅僅是異國他鄉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更承載了對故國親人的思念與牽掛。

唐人街也被稱為華埠或中國城(Chinatown),是華人在其他國家或地區聚居而形成的社區。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故此多數唐人街是海外華僑發展歷史的一種見證。

英國 倫敦唐人街

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因為唐朝對海外的影響很大,所以在宋代的時候,「唐」就成了東南海外各國對中國的代稱。再加上中國人的歷史情結很深,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強盛的朝代,所以在海外的華人往往稱自己是「唐人」,他們聚居的地方便稱為「唐人街」。

最早的唐人街是出現在唐代日本的,《明史·真臘傳》中提到:「唐人者,諸蕃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後來還有清代才子納蘭性德在《淥水亭雜識》中留下了有關日本唐人街的記錄:「日本,唐時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謂之『大唐街』,今且長十里矣。」

在16世紀以前,唐人街主要分布在中國周邊的國家。後來隨著戰爭和貿易往來,19世紀初期,唐人街在美國和加拿大形成。19世紀中葉的時候,唐人街基本上遍及全世界。到21世紀,據統計,較具規模的唐人街約有60多個,分布在近30個國家。

由最初的城市破落荒涼之地,到變成華僑的精神支柱,再到如今的中國文化象徵之地。一代代華僑在海外的每一步都是艱辛的,對他們來說,唐人街延續的是他們精神上的「根」,而對外國人來說,唐人街是認識中國的第一步。

悉尼唐人街

海外中餐的生存之路

19世紀美國「淘金熱」興起之後,橫貫美國東西的鐵路還沒有修築,從東部前往西部要經過3至6個月的艱難旅程,而從香港前往舊金山卻只要2至3個月的航程。顯而易見,從中國招募華工的成本遠低於從美國東部招募勞工。於是,招募華工就成為解決美國西部勞工不足問題的主要途徑。

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華工開始大批湧入美國,隨著華工不斷湧入,來自廣東一帶下層民眾的日常飲食也進入了美國。身處底層的他們,生活非常艱苦,一道以雞肝、雞胗、蘑菇、筍尖、豬腸,還有豆芽配以各種作料烹制而成的菜不僅能吃飽而且價格低廉,這道菜就叫「炒雜碎」。

這不難讓人聯想到現在風靡海外的「李鴻章雜碎」,據說1896年李鴻章訪美時,由於可用的中式材料有限,他的隨身廚子就炮製了用各種蔬菜碎料搭配而成的一道菜,名為「雜碎」。從此,依託著李鴻章當日之盛名,「雜碎」這個菜式從上層餐桌流向民間,成為當時美國中餐館一道招牌菜—李鴻章雜碎。

20世紀早期,洛杉磯報紙上開始刊登「雜碎」的菜譜,寫明烹飪所需的各種材料,如豆芽、什錦醬油、荸薺等。報紙還向讀者建議:去找自家的華人洗衣工、清潔工談談,嘗試說服他們把自己珍藏的材料拿出來賣。

也是在20年代,「雜碎」這個詞悄然融進大眾文化中,1925年,有首民間小調就叫《我走後誰幫你剁雜碎》;著名的爵士歌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還有首歌叫《雜碎圓號曲》,這首灌錄於1926年的爵士歌曲曾風靡一時。

繼「雜碎」之後,又一風靡全美的美國化中式菜也誕生了。何謂左宗棠雞塊?這估計是很多中國人都是一頭霧水的菜式。這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主料為雞。這道菜起因其實源自1973年,一名叫做彭長貴的廚師前往美國發展,在紐約曼哈頓開設了彭園餐廳。一次著名建築師貝聿銘邀請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到彭園用餐,結果基辛格甚為喜愛其中的一道叫「左宗棠雞塊」的菜,後來經常前往。又加上ABC電視台報道此菜的特別節目,使此菜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中國菜之一。

從家庭餐桌,到廉價飯館,再到高級餐廳,20世紀早期,中餐一步一個腳印走來,融入了美國社會的主流飲食文化。

川菜和粵菜的戰場

當你在海外找中餐館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川菜和粵菜的戰場。粵菜的精髓深植於東南亞各國,尤其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為代表,可以說去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吃中餐才是正經事啊!

這是由於早期大批量的移民都是廣東人,且嶺南人居多,華僑中的同鄉會、宗親會等民間社團組織的大集合,在籌辦酒席時更是不能沒有粵菜,使得粵菜在國外形成大菜的局面。在馬來西亞或者新加坡,隨便走進一家粵菜館子基本都不會踩雷,早年到外創業的華僑將不少美食帶到了南洋,甚至保留了不少國內已經失傳的風味,真正的古早味在國外也可以吃到,說的應該就是南洋了吧。

雖然粵菜曾是西方人眼裡的中餐代表,但最近兩年,它在歐美地區「美食江湖一霸」的地位也越來越坐不牢了,2016年美國一份商業刊物《中餐通訊》年度統計,中餐廳里的31%主營的是川菜和湖南菜,原本「獨霸江湖」的粵菜館所佔的比例反而只有18%。

而近些年,隨著去海外學習、工作生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讓一個20年前生產的四川辣醬風靡美國的社交網路。被歪果仁稱為中華美食的「國際主義精神」的「老乾媽」從某種意義上掀起了21世紀最大的海外「中國味」狂潮。

於是在如今的歐美男人之間,有著這樣一句傳言——當你和中國女人結婚的時候,等於娶兩女人:你的未婚妻和陶華碧。

老乾媽其實是貴陽特產,而在海外,只要是「辣」就註定與川菜掛了鉤。隨著在海外的人越來越多,中餐館也越來越細分化。在海外做中餐,食材不如國內豐富新鮮,而講究用材用料的中國菜,辣味則是一劑猛葯。「辣」是中國人味覺里難以根除的記憶,辣味可以喚醒百分之八十的「中國胃」,不管東西南北人,誰在海外吃一頓四川火鍋的時候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在海外,只要你走進一家中餐館,都能在菜單上聞到川菜的味道,不光中國人愛吃,歪果仁對川菜也是欲罷不能。《生活大爆炸》中,四個宅男每周都過「中國食品日」,他們聚在一起用筷子吃中餐吃了整整8季,謝耳朵甚至為了萊納德擅自換了一家中餐館買宮保雞丁而「負氣」離家出走。

外國人吃川菜就是一個味覺進化的過程,從初戀到現任到靈魂伴侶,欲罷不能!

中餐廳是海外華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十年前我們唱「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而現在「全世界都愛吃中國菜」。

You May Also Like

你在國外吃過最好吃的一頓中餐是怎樣的?

通過留言和評論分享給我們吧~

只要你連續一周有三次以上出現在評論區,

就有機會獲得來自《時尚旅遊》的神秘禮物 。

每周一將公布上周名單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旅遊 的精彩文章:

這些赫赫有名的古代學霸,都是在這「生產」的,考取功名真不容易
日本的這塊土地,已經被美國「佔領」,每天都有戰機起飛

TAG:時尚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