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這種性格的孩子,長大後很難成大器!可惜很多爸媽都不知道

這種性格的孩子,長大後很難成大器!可惜很多爸媽都不知道


點擊標題下的

親子派,

關注後每天閱讀

親子刊物!





來源|父母學習課堂(ID:xiaodianFRY8)


1


讓孩子聽話

只是滿足了家長的控制欲





幼兒園:孩子,要聽話哦,不聽話媽媽不愛你了!




中學:別和那些孩子做朋友,會耽誤你的學習的!



大學:相信媽,女生學老師專業更好,輕鬆又穩定。




工作:聽爸的,一定要進國企,一輩子的鐵飯碗。




結婚:那個男生不錯,條件也還可以,就他可以了.......沒感覺?過日子要啥感覺?




這些親子對話是不是很熟悉?




從孩子出生開始,每一條人生的岔路口上,父母熱切的為孩子指明方向,諄諄告誡,讓孩子難以拒絕。




每個這麼做的父母背後都有著看似完美無缺的理由:我是為你好、我是過來人、我是你媽啊,我能害你嗎?




結果,在本該無憂無慮、嬉笑玩耍的年紀,孩子卻因為家「懂事、聽話」,變得不像孩子,更像一個小大人。




那麼我們是不是都忽略了:

不管是彎路還是康庄大道,孩子自己走才是最重要的!






2


每個聽話的孩子背後都是一張哭泣的臉




我有個同學成績很好,但她父母總要求她考的更好。每天的日常學習生活,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下,稍微沒按父母的執行,就會被罵不聽話。




不過朋友倒也爭氣,一路名校,從沒下過前三,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她性格怪異,從不和別人交朋友,因為她媽媽會覺得我們在拖後腿。結果,同學博士畢業留在美國定居,再沒回來過,朋友圈裡寫著:「十年一刻,孤獨的小鳥追求的就是那片自由的天空。」




這樣的教育,無疑是失敗的。孩子確實優秀,但親子關係一塌糊塗。




還有一個朋友,從小到大都是被父母安排好了一切,上學、工作、結婚、生子。每個人生重要的環節,都被父母手把手操刀著,生怕孩子走了彎路,前功盡棄。




可是最近,朋友每天被父母責罵:「三十多歲的男人了,錢掙不來,還什麼都不會,以後沒了我和你媽,你可雜活?」




朋友也哭唧唧的委屈說道:「我知道自己沒什麼主見,抗壓能力差,能力也一般,可我從出生起,就被他們當寵物養著,現在突然要求我獨立有主見,怎麼可能?」




因為太聽話,媽寶男和啃老族的人特別多。


那這樣的教育,能說成功嗎?






3


太聽話的孩子不懂得拒絕




幼年時期對家長的討好,長大會變成人了對周圍人的討好。缺少與周圍人的界限,不懂得拒絕別人,只會說「好好好,」漸漸就成了我們口中的「老好人。」




這樣的孩子不懂拒絕,在日後工作中也許會受人欺負,做著別人不願意做的臟活累活。更讓人擔心的是,如果由於不懂得拒絕別人,而遭人誤導,稀里糊塗走上彎路,那可就一輩子都毀了!




長期的「聽話」洗腦讓他們形成了「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肯定」為目標的討好型人格;

即使在婚姻中,他們也無法擺脫父母對自己的控制與干預,難以在小家庭中形成真正的獨立。



4


太聽話的孩子不獨立




幾年前,我的一個表弟高考,向我問起如何選專業的問題。表弟一直在說我媽說、我爸說、老師說什麼專業好。




我問他:「你自己喜歡什麼專業?」他卻茫然地沖著我搖搖頭。後來想想也是,他從小到大都是按照父母規劃的路線走得順風順水,如此不知所措也在所難免。




從小就被要求做個「聽話」的孩子,將選擇權拱手讓給父母,成年後便會不知自己的喜惡,不清楚自己的需求。




長期下來,或許小到在面對幾雙鞋子幾件衣服的時候無從選擇,但更多時候它又會大到關乎你的人生,比如對事業、婚姻、家庭的選擇等等。






5


太聽話的孩子活的小心翼翼




知乎上有一位抑鬱症患者是這樣描述聽話的:





到底什麼是聽話呢?




當我被弟弟妹妹們欺負、頂撞,甚至拉扯的時候,我不能反抗;當大人們在無意識地說出我小時候的糗事時,我還得笑臉相迎;當同學們說我壞話的時候,我應該虛心接受,畢竟那是我的不足。




這一切都只是因為,大家只喜歡聽話的孩子。所以,我盡量地,使自己變得完美。這樣,我的存在就有意義了,我也不會被大家討厭了。




可是為什麼我的醫生總說我「太好人了」,難道當一個好人是壞事嗎?




雖然有時候會委屈,會難過,會痛苦,會失落。但是只要不表現出來,我不就還是乖巧的孩子嗎?




因為我是完美的孩子。




但是又是為什麼,這樣完美的孩子,會哭泣,會流淚,會難過呢,為什麼連呼吸也變得痛苦了。




看完這段獨白,忍不住淚目。貼切的表達了一位從小就很聽話的孩子,內心無限的苦楚。




也不由地讓人聯想,他的抑鬱症也許和這樣的乖巧性格存在一些關係。






  • 太乖的孩子沒有自我,他們不懂如何反抗。



  • 在「要聽話」的要求下,孩子們很難活出自我。



  • 太乖的孩子,往往就會把負面的壓抑情緒都留給自己。




別再一味地要求孩子聽話了,太過乖巧真的像是一劑毒藥。


它會毀掉孩子們的童年,甚至會為將來埋下不知何時引爆的地雷。






父母最難能可貴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你自己怎麼想」。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要孩子聽話,卻很少願意去聽孩子說話。

但其實,真正的教育是從心對心的對話開始的,而這樣的對話是從認真傾聽開始的。




父母學習課堂(ID:xiaodianFRY8),一個和家長一起守護孩子成長的平台,最溫暖的陪伴,最有愛的教育,每晚8點,筍乾老師與你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派 的精彩文章:

13歲女孩在抖音上發不雅視頻:別讓手機毀掉你的孩子
高情商的孩子,到底有多賺?

TAG:親子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