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是他們的節日——向中國醫生致敬

今天是他們的節日——向中國醫生致敬

他們是守候在你我身邊的白衣衛士

在遭遇病痛時

他們總是能夠給你帶來慰藉

他們是迎接新生命的人

替這個世界接住小小的你

帶來細緻的呵護

他們是為你抵禦病魔的人

手術台就是他們的陣地

他們是替你守護的人

無論多晚也能夠安心

他們是醫師

今天是8月19日

是首個中國醫師節

向他們致敬!

去年11月,國務院批複國家衛計委,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

醫師節是繼護士節、教師節、記者節之後,國家設立的第四個行業性節日。它的設立也意味著醫療行業同時擁有兩個行業性節日。

之所以將醫師節選在這一天,是因為在2016年8月19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明確了衛生與健康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此為標誌設立「中國醫師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1100多萬衛生與健康工作者的關懷和肯定。

醫師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尤其是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增強,醫療行業在當今社會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醫師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截至去年底,我國衛生人員總數達1174.9萬,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39萬,鄉村醫生90.1萬。無論是奮鬥在科研一線的專家,還是紮根在基層的醫師,抑或是往返與鄉鎮的鄉村醫生,都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人民的健康,詮釋了「醫者仁心」。

01

2018年1月21日凌晨4點25分,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產科病區,一名產婦胎心變慢,懷疑臍帶脫垂。該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陳珣立即跳上產婦病床,跪在床尾,以最快速度用手托舉住孩子脫出的雙腳和脫垂的臍帶,同時緊急指揮醫護人員推著病床奔向產科手術室。20多分鐘後,胎兒終於通過剖宮產手術順利分娩。此時,陳珣已是渾身僵硬、大汗淋漓。她告訴記者:「臍帶脫垂如果不立即松解臍帶,胎兒可能在幾分鐘內就會發生胎死宮內。當時出於基本醫學素養或者醫者的本能,只能以這樣的姿勢才可以松解臍帶,減少對臍帶的壓迫。」

02

2017年5月19日凌晨,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一名患者服用敵敵畏中毒,緊急送醫。患者的搶救工作需要使用大量的阿托品,然而阿托品每支規格卻僅為0.5mg/1ml。情急之下,ICU值班醫護人員集體出動,與時間賽跑,一方面開展搶救工作,另一方面手掰裝有阿托品的玻璃安瓿。經過近12個小時的奮戰,直到次日早上8時交班時,ICU的8名值班醫護人員足足徒手掰了8000支玻璃安瓿。連夜奮戰,全體值班醫護人員甚是疲憊,有的醫生在手掰玻璃安瓿的過程中還被玻璃劃傷手指,他們,跑贏了死神。

03

2014年5月11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醫生錢曉東趕回醫院參與一例心肌梗塞病患的急救。病人的心電圖一度呈現一條直線,程曉東穿著30斤重的鉛衣,和同事不停地對患者進行心肺復甦,最終病人的心跳回來了,他也已經汗流浹背。「患者心臟停跳超一刻鐘,但經我們搶救,活了!值!」

04

2016年2月27日凌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位多發骨折的患者正在接受手術,因為手術中需要大量用血,前面的血漿就快輸完,而要輸的血細胞溫度上不來。眼看來不及了,急診科醫生張潤一急把從冰箱拿出來溫度只有4度左右的血袋摟在懷裡,嘴裡還念叨著「求求你,快點升溫,快點升溫,救命呢」。

05

2016年5月19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醫生陳磊在連續工作12多個小時後,有點發冷,打寒顫,就坐在了手術室外的牆邊,同事給他拿來了葡萄糖補充體力。陳磊說:「這是我們工作的常態,真的沒有什麼特別。」

06

2017年10月16日,海口市中醫院,連續工作了23個小時的骨傷科主治醫師劉利濤出現了頭暈、眼花、渾身乏力的情況,他臨時躺在了地上進行休息。半小時後,他終於緩了過來,並起身繼續手術。他的同事說,對外科醫生來說,一台手術六七個小時是很正常的,體力上完全沒問題。主要是劉醫生值班一天了,照看11位病人,工作量比較大。

07

2016年,41歲的醫生趙炬在援藏醫療工作中,出現頭暈、頭痛癥狀,病情危急。經診斷,其顱內靠近腦幹的部位夾層動脈瘤突然破裂,導致呼吸心跳失常,生命危在旦夕。轉至安徽省立醫院南區進一步治療後,醫院多次評估其已經接近腦死亡狀態。9月26日,悲痛欲絕的趙炬妻子提出終止治療,並且簽署了器官捐獻同意書。9月29日凌晨5時,趙炬最後一次被推進手術室,他的肝臟、腎臟等多個器官移植給急需的患者。

還有許許多多的醫生,就像他們一樣,在守護健康的一線辛勤工作著,他們是「白衣天使」,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對醫療行業的需求在持續增長,醫務人員面臨的工作壓力、心理壓力也越來越突出;與此同時,一些暴力傷醫事件也讓醫患關係蒙上了陰影。在這樣一個節日,希望所有的醫師們能夠為自己的這份職業感到光榮,這是他們應得的。在尊重醫師,感謝醫師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對他們多一份理解和信賴,因為他們一直在負重前行,一直在為健康、為生命保駕護航。

謝謝你們一直在守護,辛苦了!

有你們在,真好!

編輯:楊森

綜合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新聞、新華網、中新網、人民日報、人民健康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