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保健品到底有多保健?看完後你還會買保健品嗎?

保健品到底有多保健?看完後你還會買保健品嗎?

提到保健品,首要問題不是為什麼要買,而是為什麼不買?維生素、益生菌。歐米伽3膠囊、抗氧化藥丸:它們並無害處,對吧?在每個日漸老去的時光角落,潛伏著若隱若現的苦惱——關節炎、癌症、老年痴呆症……也催生了一個試圖阻止病痛的龐大產業——保健品產業。

2010年,美國人花在保健品上的錢約為280億美元,比購買健身房會員卡的錢還要多出50億美元。但保健品真的有用嗎?

保健品介於食品和藥品之間,是種定義模糊、覆蓋廣泛卻缺乏監管的消費品。有了它們,不吃食物和藥物,就能同時擁有營養和健康,因此又稱營養保健品。

科學還是信仰?

在邁入不惑之年後,筆者決定親身試一試保健品的效果。在五個月里,我每日服用22粒藥丸,還有蛋白棒、粉狀沖劑,以及足夠餵飽一頭大象的膳食纖維。2011年1月,在我開始服用保健品之前,我做過一次血液檢查,測量血液中鈣、蛋白質、鈉、膽固醇和其他物質的基準水平。在堅持五個月服用了3000多粒藥丸後,我再次做了血液檢查,看看身體是否發生了變化。

保健品能否改善健康,以及如何改善,是一個重大科學課題。新研究此起彼伏。2011年6月27日,《臨床腫瘤學雜誌》上一篇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鈣和維生素D可能會降低患皮膚癌的幾率。同一天,公共科學圖書館報告,在草莓中發現了一種名為非瑟酮的化合物,能夠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嚴重程度。6月30日,來自法國和美國的8位研究人員宣布,每日攝入一定量的白藜蘆醇(葡萄中含有的一種物質,大受釀酒師的吹捧),可能有助於防止骨密度流失。然而,上述3項研究都存在保健品研究中常見的不足。斯坦福大學的論證僅僅是依據176名女患者做出的,因為她們都有特定類型的皮膚癌病史。公共科學圖書館和法美科學家的研究對象均為嚙齒類動物。總而言之,關於保健品研究的臨床數據很少。此外,由於一些保健品含有10種或更多成分,難以確定究竟每種成分能起何種作用。

相對於科學來說,保健品更像是信仰問題,就像宗教領域的一個經典討論:即使每周去教堂都遇不到上帝,對你也沒什麼壞處。所以,只需吞下藥丸即可,對嗎?

裝在箱子里的健康

就在我第一次去驗血之前,我訂購的保健品送到了。每一個箱子都用膠帶密封完好,裡面裝滿藥丸、纖維粉、營養棒。箱子太多,我只好將它們堆到床下。

我填寫了優莎娜健康科學公司的健康表,這是一家位於鹽湖城的保健品製造商,素來以高品質產品享譽世界。該公司在過去12個月共收入5.65億美元,也只算是保健品業界的小玩家。據《營養商業雜誌》統計,世界上最大的製藥廠商輝瑞公司每年的保健品銷售收入為680億美元,2010年在美國銷售的保健品價值約4.63億美元。

在為憂莎娜公司所填的健康襄中,我列舉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從農貿市場買到的粗茶淡飯,偶有暴食惡習)、日照時間(每天少於10分鐘)、日常鍛煉(熱衷)和酒精攝入量(狂飲)。遞交表格後,優莎娜的軟體進行了數據運算,列出一長串我需要服用的補品:早晨8粒,晚上8粒,中午6粒。早晨的健康套裝包括兩粒健骼寧、兩粒超級抗氧化劑、兩粒螯合礦物質,一粒超級心臟寶和一粒加強型葡萄籽精華。

這些物質究竟是什麼呢?我發現,政府機構目錄中沒有保健品這一分類(更不要說檢測)。按照1994年的一項法律,美國政府對保健品的定義是:促進飲食的可吞食維生素、礦物質和草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沒有權力為保健品提供安全性或有效性認證,甚至不能限制被認為有風險的產品上架。自1994年以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只禁止過一種保健品,即減肥藥物麻黃鹼。然而,安全並非保健品的真正問題,反正它們大多無害。相反,療效才是關鍵:一些補品可能根本不值那個錢(優莎娜為我5個月服用的保健品開出的賬單高達1200美元)。

產業的誕生

食品、藥品和保健品的界限在科學上一直模糊不清,使得是否應該服用保健品的問題變得非常複雜。維生素C藥丸究竟是食品還是藥品?目前,我們只能說它是極受歡迎卻監管不力的保健品世界的一部分。

1912年,波蘭裔化學家卡西米爾.馮克創造了維生素的概念,即維持生命健康至關重要的非礦物質營養素。他將其標註為「B1」。1932年,維生素C在化學上被認定為抗壞血酸。20世紀60年代,生物化學家萊納斯.鮑林開始提倡大量食用當時仍存在爭議的維生素C來防治常見的感冒。自此,維生素C的銷售開始火爆。1989年,美國營養學博士史蒂芬·德菲利斯正式提出「保健食品」(nutraceutical,直譯為營養藥物)的概念,能量棒、富含維生素等的保健食品遂開始發展成為數十億美元的大生意。優莎娜每周生產超過2200萬粒保健品。與眾多保健品公司一樣,優莎娜採取直銷模式銷售產品,有多達20萬人的獨立分銷商網路——夫妻團隊能夠在家工作,私人教練可以賺些外快,失業的人有望過得更好。

2011年7月,堅持服用保健品5個月後,我再次訪問了優莎娜公司位於鹽湖城的總部,一位名叫布萊恩·迪克森的分子生物學家接待了我,並查看了我的檢測報告。迪克森和我一起審視我的兩份檢測報告副本,包括1月的基準檢驗結果,以及6月加入保健大軍後的驗血結果。每一份報告顯示著31項測量指標,其中第一項是「血糖」,我的測量結果是:1月為83毫克/分升,6月為88毫克/分升。在統計學和醫學上,均沒有顯著變化。事實上, 即使服用了3000多粒藥丸,外加日常飲食中的纖維粉和蛋白棒,變化也不大。兩份報告中,我的腎臟健康狀況(血尿素氮和肌酐的數值)完全相同,鈣、蛋白質和鈉的數量都沒有太大變化。

現在醒來時,我不再有被迫大口吃藥的感覺。但我做了更好的食物選擇。在保健品方面,我已經開始認識到,健康不是幾片葯,而是一些必須兌現的責任:用白開水代替蘇打水,用蘋果代替炸薯片,用魚代替魚肝油膠囊。如果你相信維生素能讓你活得更好,那就吃點兒,但請記住:只有當你正患有維生素缺乏症時,它們才會真正起作用。在獲取維生素的另一種方式背後,仍蘊含著科學,那就是,要吃得正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趣 的精彩文章:

尿毒症的早期表現都有哪些?

TAG:生活趣 |